自残不应该简单地被贴上脆弱、幼稚等标签。
自残不是个别现象,国外有研究表明,大约17%的青少年报告至少有一次自残。发生自残时,往往是个体面对着内心和外部人际等困扰。从某种角度来说,自残的行为是个体想要摆脱负面情绪时采用的一种,尽管这是不恰当的。这在临床上很常见。通常抑郁症病人会说,“当刀割在手上,心里会有一点点开心。”
高水平的内心的痛苦感受是自残的一个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长期处于高水平内心痛苦的人更可能才去自残。
因此,与其简单地贴标签,更重要的是留意到这个人群的内心感受,给予支持。如果已经发展到病态程度,就要及时送医诊断和治疗。
是遇到什么事了吗?进食情况如何呢。是因近期遇到事情而失眠,恨自己,失望。比如失恋了?如果近期没有明显的事情发生,而是在通常生活现状出现这些症状,头痛难忍并食欲下降。应该可以判断是忧郁症倾向,否则可排除。忧郁症患者一般是不自觉的,不知自己状态改变的只是觉得自己被困住了,灵魂于世隔绝般痛苦,一切都无意义般绝望,轻者有自救意识,严重者感觉自己没必要存活与世上,想寻找解脱。这时身边亲人的关爱陪伴照顾特别重要。记着要爱自己,亲人不在身边也要努力的爱自己,好好吃饭让自己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勇敢点,没有战胜不了得困难,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自己可以的,如果是一定可以从阴霾里走出来。希望不是,祝将康快乐!
嗯,心理问题。而且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如果不抓紧医治调整,很有可能发展成心理障碍,那就难收拾了!
自残行为并不一定就是抑郁。
出现自残行为是存在多种的可能性的:
1.用痛苦转移注意力,用以缓解精神痛苦。
(有一些人比如说正在戒烟,为了克制自己的吸烟冲动,可能就会出现自残的行为)。
2.为缓解一些难以忍耐的痛苦,用更强烈的痛苦去覆盖。
(曾见过有女性来时难以忍耐,把自己掐的青一块紫一块的。)
3.由于强烈的自恨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
(这种常见于抑郁患者,对自己强烈的攻击性,导致的自伤行为。)
4.通过自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操纵别人。
(常见于表演型人格,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中心而出现的自伤行为。)
5.精神障碍发作时无意识的自残,不一定有特定目的。
6.适度痛感可能会引起少部分人的欣,此类行为类似成瘾。
(英剧《黑镜》中有一集的内容就是痛感共享,通过共享患者的痛感使医生更好地诊治病症,某个医生从患者濒临死亡的痛感中感受到了,便开始了自伤行为。)
7.作为强烈的知觉感受,在一个人与现实逐渐脱节时,痛苦可能可以帮他清醒,甚至确认自己还活着。
8.个别人有模仿成分在里面,如看到某个片子觉得痛苦时这样搞一下很酷,自己也试一下,但这一般不引发持续的自残。
所以根据对方自残的原因,我们可以得知对方是否属于抑郁情绪的自残。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