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姐姐,谢谢有你。昨天我正好看到一档电视节目,其中就提到不要去鼓舞,鼓励她,这样会导致她越发觉得自己不正常,我觉得还是带她去医院看一下。或者就像你说的那样,多带她出去走走,让她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不要让孤独悲伤吞噬她。
首先表示对你理解,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时确认病情,别在网上查来查去,网络毕竟不是解决抑郁症的地方,胡乱猜测只会加重病情,如果确实得了抑郁症应主动治疗,尽早摆脱病魔,祝早日康复。
精神症真的可能“痊愈”,当然,这个“痊愈”的定义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像外科病那样,有个伤口,或者骨折之类,伤养好了当然痊愈了,但精神症的痊愈更多的是看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和社会功能缓解程度。如果一味的追求今后不再发作,如果有人肯定的告诉你未来的事情,你真的会信吗?信了真的会准吗?任何一个严谨的医生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保证,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未来会遇到什么。起码到目前为止,精神症的病因研究都还在继续,并没有医学界认可的单一病因致病,所以也就不太可能从病因入手彻底根治这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但这样的情况也不是精神症所独有,我们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血压血糖控制好了并不代表以后也会正常。所以,慢性病的疾病特点就是有可能慢性迁延,反复发作。但并非所有的精神症都会反复发作,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喜人的。完全消除精神症状,完全恢复社会功能,出院后完全回归到原本的学习、工作和家庭中去,这样的患者朋友和身边的普通人没有区别,那我们为什么要去区别对待他们呢?就因为他们曾经罹患过精神疾病?还是因为他们需要药物维持治疗?或者是因为社会中的长期存在的偏见,让我们去远离这样的患者?其实关于精神症患者严重程度的区分,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做出规定,对于完全缓解精神症状,完全恢复社会功能,与正常人无异的患者,给与的诊断应该是精神症完全缓解,他们是完全可以正常生活的。我最聪明的一名精神症患者,曾经研究生毕业那年发病,住院治疗。最初的治疗也是反反复复,但患者和家人一直没有放弃治疗的机会,也一直积极的康复,积极的融入社会。6年了,现在她已经达到完全缓解,并且成为了一名教师,虽然还小剂量的服用药物维持治疗,但工作完全没有任何影响,甚至还要比同事表现的更优秀。她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病情,也从未有人将她和精神症联系到一起,她的生活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和同龄人没有任何区别。你说她不算是“痊愈”吗?我觉得算,能养活自己,能教书育人,能照顾家人,能孝敬父母,在我看来一些所谓的正常人也做不到她这么好。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不依靠一个人的真实表现区分轻重,而是喜欢依靠所谓的精神疾病去带着有色眼镜去区分精神患者和普通人呢?只要你不放弃希望,精神症也当然可以“痊愈”,千万别随随便便就放弃治疗,这病确实不好治,但放弃系统治疗,就真的没法应对了。
其实有很多的抑郁症患者都会经历一个顽固不化的过程,他们固执的拒绝通过任何事来帮助自己。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动力,如果能够解决动力问题,抑郁症状一般都会开消失。那么,动力从何而来?首先是行动。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常常分不清动力和行动的先后顺序,一定要等到有心情才愿意做事,心情迟迟不来,就迟迟不行动。事实是:行动在前,动力在后。比如:对于作家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临近交稿日期稿子还没写好,写稿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无异于背着石头游泳。到了最后一天,实在不能再拖了,哪怕勉强自己坐下来开始写稿,此时内心的动力大概只有1%,逃避的冲动则有99%,但是,只要他们开始动笔写一个字,就会慢慢进入状态,写稿子也没那么痛苦了。除了行动,还有一个产生动力的方法就是建立正确的自我推动机制。不仅抑郁症患者,一般人也一样,总是用许多的“应该”、“必须”来鞭策自己,可这样却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积极性全毁掉了,以至于不想再前进一步。如果能把“我应该”换成“我想要”,你就学会了尊重你自己。现在就试试吧:“我应该振作起来!”和“我想要振作起来。”在心里默念几遍,你会发现“我想要”为你带来了自由选择的感觉,同时也肯定了你的个人尊严。这种自我推动机制比鞭策的效果更好,也更持久。那么,为什么这种步步紧逼的鞭策失败呢?根据基本的物理原理,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只要你觉得有人推你,哪怕是你自己,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你会出于本能绷紧神经,进入戒备状态。换言之,你越觉得别人或自己强迫你做事,你就越不想做。当然,抑郁症作为一个世界难题,不这么容易就消除的,但是,不妨一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