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赖性投射认同
只要被对方粘上,对方就会产生深深的被依赖。“没有你,我就。”是这种认同的最常见的表达。
被遗弃的婴儿,他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没有大家,我就,我需要牛奶和食物。
敌对共生的恋人、夫妻关系,不是一个人在依赖,而是两个人相互依赖。不见面的话非常想念对方。见了面以后,又非常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又很痛苦。
特别需要别人信任、善良,关系建立了,可以面质:“你为什么如此需要相信、信任你?”
这样的人,其实可以自己独立做事的,但是两个人在一块共事的时候,纠缠。
依赖性投射认同的表现:依赖对方,对对方很严,内心很痛苦,但是独立行事时,自己也能独立解决问题。内心必须依赖对方,而且享受这种依赖。
依赖性投射认同在咨询的表现:来访者向咨询师表达——如果不帮助我,我就走投无路;如果不关心我,我就;我要。这种来迫使咨询师在不咨询时,时时刻刻在想念着来访者。
被抛弃的孩子,在收养的家庭中不能融入,但是必须依赖。这样的人会把对方搞的很无力。如果认同了,就会时时刻刻关心、想念对方。
2、权力性投射认同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就没有你,你就”,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的。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个案:
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进入人格的深层。这时候,来访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是在争夺的权力。
个案无意识的表现出强势、总是否定咨询师的意见,让咨询师产生无力感、无助感、感受到压力,这是来访者的投射权力的争夺。一个人自卑、自负,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就会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
这样的人容易让人产生权力性投射认同,实现自己了控制欲、权力欲。我们感受到无力、压力,产生的是认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表达出来,有利于治疗展开。
3、性投射认同
使用这种投射认同的人,性是其生活的主题。在交往中,这种人往往性的,来建立、控制关系,使用的性,来诱导别人的性反应,。,当来访者让咨询师满脑袋中都充满了,是来访者这种投射的表现。
个案:
被男人抛弃,但是感觉自己不离不弃,见面后,没有感觉,就分手。
不能和别人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关系。不会建立友谊、事业、金钱、同事、伙伴关系。
对这样的来访者来说,所有关系的底线,就是提供了的满足。
治疗:
一般的,让来访者表现三次,然后就把咨询师的感觉反馈给来访者。
反馈:
说话给人的感觉比较硬、冷,没有亲和力,如何来认识?这个问题很复杂。
老师讲课,看到学生的回应,就感觉很亲和,而面对电脑讲课,自己感觉自己很生硬。
4、迎合性投射认同(牺牲性投射认同)
回答学员每一个问题,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就是迎合性投射认同。
母亲对女儿的话:我与你父亲的婚姻,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这是以牺牲婚姻为代价,来对女儿进行投射,而女儿则会以后的与自己先生的婚姻关系不和来对母亲进行认同。女儿的婚姻如果比母亲的好,就会产生内疚感、内心不舒服。
与父亲关系不好的女儿,也很难与先生建立起满意的关系。恨爸爸的女儿,是妈妈教会的。家庭的魔咒。这是家庭无情、悲惨的一面。这样的人,一般的对别人都很好,但是得不到别人很好的对待,甚至在关键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牺牲自己,照顾别人,结果别人对他不好,这是对牺牲性认同的描述。
牺牲性认同,表现出过度认同、假性认同、夸大认同,都是压制自己的不满,害怕自己被拒绝的防御,渴望被接纳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