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常识

人们为什么不理解抑郁症患者(如果一个男人得了抑郁症)

如果一个男人得了抑郁症

谢谢邀请,我想你的问题应该是一个男人得了抑郁症,反复跟家人沟通还是不能得到理解,经常刺激患者导致抑郁症加重对吗?

为什么家人不理解抑郁症患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于抑郁症的不了解, 和网络上一些关于抑郁症错误的言论。一些不明就里的人认为抑郁症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心眼,想不开,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作自受,认为所谓的抑郁症想开就好了,过去了自然就好了。这样的观点不足以描述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更是严重的伤害了患者对家人倾诉,妄图寻求救助的希望。就好比负重前行的骆驼,走着走着,像他的主人表示实在无法再承受如此的重担了,主人笑着对骆驼说“矫情”,然后骑上了骆驼……

其实这一类人犯的错误是将单纯的抑郁情绪,当成了抑郁症。两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抑郁情绪可以出现在任何人的身上,是普通人经常会出现的情绪反应,抑郁程度不会很强,持续时间也往往很短暂。但如果持续超过一个月,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则很有可能是抑郁症了。

抑郁症是我们最常见的精神医学疾病,我国的发病率在6%左右,也就是说起码有几千万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奇怪的是我国精神专科医院中的抑郁症患者并不多,起码要远远少于精神症患者。究其原因,一是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特点确实没有精神症那么鲜明,也没有精神症患者那么迫切的住院治疗需要。二是我国国民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度实在太差,绝大部分人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上存在上述提到的偏差。以至于我们这个世界上抑郁症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抑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几率还不足患者总数的十分之一。

也许你会想,不一定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接受药物治疗吧?很多人不愿服药,更喜欢心理治疗。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单纯的心理治疗是完全无效的,这一点常年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科医生显然是最有发言权的。

作为抑郁症患者不被理解该怎么办?

首先,不能因为不被人理解就自暴自弃,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病程在接受科学治疗后有可能单次发作,也有可能慢性反复发作,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自救的信心!抑郁症是完全可以痊愈的,如果你自己先放弃了,别人就没办法帮助你了。

再有一定要到精神专科医院接受正确的治疗。这个社会上宣传自己能治疗抑郁症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所有的宣传都比真正的医院做的好……再说一遍,中医治不了抑郁症,心理咨询更不能治疗抑郁症(法律规定),宗教对抑郁症的帮助也无从考证。抑郁症既然是医学疾病,就应该用医学的手段治疗。

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对于患者的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多个神经递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愉悦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至于很多人担心的药物副反应问题,完全可以不用担心,你的主治医生会为你选择适合你的药物,病情为你第一时间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抑郁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二大疾病,有着十分庞大的患病群体,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他不是一个人。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不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能量低的到极限了,怕别人看向人挖能量会更痛苦。

一个人心情长期不好,特别悲观,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很有可能,你可以通过以下标准自检以下:

抑郁症症状:情绪持续伤感想哭、焦虑、郁闷,或者内心里有“空荡荡的”感觉;感到没有希望,生活没有意思,看不到前景;有罪疚感,总觉得对不起身边的人,或者丧失自尊心;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疲惫无力,行动迟缓;对曾经喜好的活动不再感兴趣,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细节,难以做决定,说自己“脑子不好使了”;睡眠紊乱:嗜睡,睡十多个小时不叫不起,或者入睡困难、易醒、早醒;食欲紊乱:暴饮暴食或者厌食导致了体重过重或者过轻;有的想法或者有企图;各种疼痛:头疼、痉挛或者出现无法治愈的消化系统问题;甚至出现了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的5种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星期,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有抑郁症也不可怕,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心病心医,得了抑郁症需要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

一般人都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这很正常,但如果抑郁情绪因为没有及时疏解,持续时间长了就成为抑郁状态,符合症状标准就诊断为抑郁症。所以,在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平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不良情绪要及时想办法排解,不能拖扛、忽视,以免时间长了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做为一个中度抑郁症患者,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你,大多时候都会被误解。如何自救

你好,自我接受一下,我是治疗抑郁症的精神科医生,你说的情况我十分理解,也十分痛恨,这种现象绝对不是偶然现象,起码我遇到过太多太多,这也是我在网上努力进行精神医学科普的主要原因,可能作为旁观者的偏激的言语,就会成为将抑郁症患者推向深渊的元凶!

讲一个去年峨眉山跳崖的女孩的故事

2018年9月4日峨眉山一位年轻的21岁女孩在舍身崖上纵深越下,后来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的时候发现了她的遗书。遗书上写道‘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女孩还呼吁,‘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吧’”。

去年只是知道这个消息,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头条上看到了女孩当时的遗书,给我的感触很深,很深……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明明我确定能救助她,却让她的人生最终停留在了如此年轻的年纪……这其中,周围人的不理解,冷漠,无知,偏见,才是女孩的病情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进而发展为决绝的念头,就像女孩在遗书中说的那样“终于我要撑不住了,终于,我崩溃了”。

在这封女孩的遗书中,我真真切切的听到了一名抑郁症患者因为偏见和冷漠而发出的呐喊!听到了对于周围人不负责任的言论的控诉!听到了女孩在尝试了所有的,相关人提供给她的所谓“自我调整抑郁症”的方法,并确定无效后放弃的无奈!

原本可以治好的疾病,却倒在了无知的偏见面前,年轻的生命,无声的呐喊,这样的结果是沉重的,无法挽回的。

作为抑郁症患者应该如何自救

树立科学的观点,积极增加所患疾病的医学知识,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的治疗。不要听信外面闲杂人等的所谓经验,即使一个人说用什么样的走出了抑郁症也不要听信,他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于你,而且他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你可以尝试那些非医学类的调整,这是你的自由,但在确定这些无效的时候一定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开展系统医学治疗。对于院外的心理咨询,我是不建议的,因为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本身就是健康的普通人,在确诊抑郁症或者疑似抑郁症的患者是不适合接受心理咨询的,这一点国家已经立法规定,受法律约束的,但是总是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心理咨询师喜欢打擦边球,建议进行个十次八次心理咨询无效之后再去精神专科医院。这样的结果本身就是消耗患者仅有的治疗和精力的情况。

抑郁症本身就是医学疾病,治疗的主要是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这是全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对于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患者在抗抑郁药物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起到缓解抑郁症状的目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在60%-80%,首次系统治疗足剂量足疗程的情况下,起码有50%的患者今后不再复发。抑郁症状完全消除后,坚持维持期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减少复发最有效的方法,首次发作的维持期6-8个月,二次复发维持期2-3年,三次复发建议长期服药。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不再经受无知和偏见的影响,希望人们真正认识到抑郁症这一世界第二大疾病。

抑郁症分生理和心理吗

你好,你的问题很好,抑郁症其实不分所谓生理和心理,我们可以把生理和心理看做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的内容,而抑郁症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结果。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之前有提到过多次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这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一定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这一点要首先确定,因为即使再大、再严重的精神压力下,还是有人在同等压力下发病,有人承受同样的压力却能保持心理健康。所以由此可见,单纯的心理因素不能直接造成抑郁的发作。这里就要考虑发病机制的其余两个主要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是一定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的,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疾病,这里的遗传指的是遗传易感性,举个例子,一级亲属中有抑郁症患者的人,比普通人患抑郁症的几率大概高10倍以上,但仍然不是绝对发病。

我自己的理解:你说的心理指因为明显的心理因素产生的抑郁症,如果持续时间足够长,抑郁症状足够多,达到医学诊断标准,那就是抑郁症,不是什么心理性抑郁症。不管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患的抑郁症,只要真的达到了抑郁症的诊断,你就会发现,及时解决了抑郁的缘由,抑郁症也不会消失,病因没了病症还在。所以抑郁症根本没有生理和心理之分。

抑郁症的大脑无法恢复吗?

严重的抑郁症是有可能达到你所说的这样的表现的,因为抑郁症的本质是慢性致残性疾病,长期得不到控制的抑郁症状持续存在,会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改变,认知功能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大脑的主要功能,所以严重的抑郁症是可能造成大脑无法恢复的损害的。

当然一般的抑郁症缓解期是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比如首次发作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可以有50%的患者达到彻底治愈的结果,即使无法做到彻底治愈,也会在不同药物的帮助下达到缓解症状或者完全消失症状的地步。有时候可能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但临床医生一般会在3-4周后更换疗效不满意的治疗药物,也会在一种药物不理想的时候考虑选择两种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

只要坚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科学治疗方法,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不可逆改变。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手打不易欢迎关注,谢谢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