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普外科而言,主要是腹部的癌症,做了以下三个检查,如果都是好的,基本可以排除腹部的癌症,不要再去花别的冤枉钱了。
1.全腹部平扫 增强CT
很多人不知道,腹部CT还分平扫和增强。有什么区别?全腹部平扫CT便宜,几百块钱,看个大概。进一步的细看,需要去打造影剂,做增强CT。造影剂是在检查的时候注射到血管里的药水,所以增强CT的图像,动脉和静脉血管都是显影的。因为所有的腹腔脏器都有血管去供血,所以每个脏器都能看的比平扫CT更清晰,价格也贵的多。
比如,我在门诊看病。病人先做了个B超发现肝脏上有个肿块,不能确定性质。这时候,如果只做平扫CT,可能无法去判断肿块的性质。而做了平扫 增强CT,我就可以观察不打造影剂时,这个肿块在平扫CT上是什么样的。打了造影剂后,肝脏的血管被造影剂填充后,肿块是什么样的。根据肝癌的成像特点,我就可以去判断这个肿块是不是肝癌。
把平扫和增强CT结合起来,就可以动态地去观察腹部的肿瘤。腹部的器官分实质性器官和空腔性器官。CT检查对肚子里的实体器官(如肝、胰腺、脾脏等)效果更好,对空腔性器官(胃肠道、输尿管等)的效果差一些。所以需要补充其他两项检查:胃镜和肠镜。
2.胃镜
胃在B超上看不清楚,因为胃里的气体会干扰医生的判断。用CT看的话,主要看胃的外壁。这个时候,胃镜应运而生,让医生可以在直视下看清楚胃的内壁。
胃上长东西,在胃镜下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然后,取一点肿块组织去病理科做活检,可以判断是不是胃癌。如果是胃癌,可以根据胃镜和CT结果,得出一个临床分期,看是早期胃癌还是中晚期胃癌,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
3.肠镜
肠镜和胃镜的作用差不多,也是在直视下看结肠(也就是大肠)的疾病。如果是结肠的外壁长东西了,CT可以看清楚。如果是结肠的内壁长东西,就得靠肠镜了。肠镜做的时候,从直肠、乙状结肠,到降结肠、横结肠,最后到升结肠、盲肠。同时可以看一下阑尾开口的地方和小肠末端。同样是取活检去做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以上就是普外科医生看病的“三板斧”。三斧子劈完,如果没有发现发现肿瘤,基本可以排除腹部的癌症。
为什么说基本排除呢?
第一,目前对于小肠的肿瘤,临床上仍然没有太好的办法。虽然有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第二,肚子里特别小的肿瘤,比如说小于5mm,有时是看不出来的。
第三,对妇科和泌尿系的肿瘤,有时需要去做专科检查才能找到肿瘤。
综上所述,全腹部平扫 增强CT、胃镜、肠镜,就是目前查腹部肿瘤比较可靠的手段了。
总是感觉自己得了癌症,这是“心病”,因为可能跟癌症发病率高了,身边的人得癌的人似乎很多,特别是有些名人得癌的名人效应,不知不觉潜意识中有恐癌心理,莫名地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得癌症。这种担心,如果是在适度的范围内,倒也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促使你更加重视,比如重视预防,改变不良生活,不抽烟不喝酒等,比如重视筛查。
但凡事得有个度,担心过度了,就走向反而,就成了心理负担,焦虑,甚至成了心理异常,心理疾病,就得进行心理干预。有的人每天活在恐惧中,焦虑中,走不出来,睡不好,吃不香,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这就不行了。有的人稍有点身体异常,就上网查找相关症状,于是对照着看,这对照,麻烦来了,因为怎么对照都能至少对得上一种癌,于是从此活在焦虑中,不得安宁……
总是感觉自己得了癌症,应该怎么办?正确看待癌症,认识癌症,了解它,而不是听人说,不要听传言,要去学习靠谱的科普知识,然后去采取措施,付诸行动,尽最大可能降低患癌风险。如果适龄或属于高危人群,则主动进行筛查,如何筛查?那说明你没有去关注这方面,这方面的科普很大,你不能只是“无知”式的恐慌,没有实际行动,就像学习担心考不上大学,但就是不肯去学习,那不可能克服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