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婚恋心理 > 失恋

抑郁症为什么会有躯体化疼痛(为什么有时心理焦虑、抑郁会出现诸多躯体症状呢)

为什么有时心理焦虑、抑郁会出现诸多躯体症状呢

可能是心理作用下的惶恐不安,所引起的肢体反应吧!

抑郁焦虑会引起全身疼痛和不适吗

根据咨询者的描述,这种感觉疼痛的症状,经过系统的检查,在排除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在精神科,这种症状称之为躯体化症状,患者自主症状明显,但缺乏客观性依据支持。患者自知力完整,求治心切。

最好的治疗抑郁方法

三甲 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什么是抑郁症躯体化障碍

你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些帮助。

一个已经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会面临很多的心理困境和现实挫折。在罹患抑郁症期间,患者的不仅仅会感受到心理上的,也有可能会由于心理上的痛苦对自己的生理产生影响。

人的身心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一、什么是抑郁症的躯体化障碍。

(一)躯体化障碍的概念。

躯体化障碍严格来说是独立于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一种神经症性障碍。

躯体化障碍的心理学概念为:

躯体化障碍是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

躯体化障碍的具体特点为:

  • 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

很多患者会因为感觉到了自己身体不适症状,而选择患者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 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和痛苦程度不匹配。

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其严重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患者的痛苦与焦虑。

躯体话障碍患者多伴有社会、人际或家庭行为方面的严重障碍。

  •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的一种疾病。该病表现多种多样。

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起病往往在成年早期,女性多于男性。

(二)抑郁症和躯体化障碍的关系。

  • 严格来说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哪怕你并没有罹患抑郁症。也有可能会出现躯体化障碍。哪怕你有抑郁症也可能不会出现躯体化障碍。

  • 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个有抑郁症的人。

长期处于消极心境中,感受到悲观痛苦,失去自我效能感。出现食之无味睡眠不足。长期下去身体提抗力下降,导致身体疾病,如胃溃疡、偏头痛等。在这样的身心压力下。就容易衍生出躯体化障碍。

一个有躯体化障碍的人。

一开始可能并没有抑郁心境。但是,由于躯体化障碍会带来成倍的身体不适感。而往往去寻医问药也迟迟不能痊愈。

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心情低落沮丧,对自己的健康忧心忡忡,就很容易得抑郁症。

二、如果一个人既有抑郁症又伴随有躯体化障碍的,会有哪些消极影响?

  • (一)躯体化障碍加抑郁症,会导致患者感受到加倍的痛苦。

患者不仅仅会感觉到心理问题的痛苦,还会体验到身体器官带来的反射性不适。给患者的身心状态雪上加霜。

  • (二)抑郁症的严重会加剧患者躯体化障碍最后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

抑郁情绪会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当抑郁症逐渐严重,患者的神经就会变得比正常人还敏感。这个时候患者往往会产生自弃之意。不能正常的饮食起居。

哪怕患者感受到躯体化障碍的器官并没有真正的出现问题,但是长久的心理压力,就会让患者的身体机能受损,最后会真真切切的损伤其脏器。

三、当一个人得了抑郁症,如何预防躯体化障碍?

抑郁症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折磨,如果再衍生出躯体化障碍,那么不仅仅抑郁症难以痊愈,还会增加新的疾病风险。所以,抑郁症患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避免躯体化障碍的产生,努力走出抑郁阴霾!

我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一定要坚持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只有坚持治疗抑郁症,才能预防躯体化障碍的产生。

对于抑郁症,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能一拖再拖,往往抑郁症程度越重,躯体化障碍的伴随可能性就会更高。

建议务必要及时治疗抑郁症,但当地医院进行抑郁症的评估和确诊,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不要讳疾忌医,强行中断抑郁症的治疗。不要在没有主治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停止抑郁症相关药物的服用。

只有积极治疗抑郁症,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躯体化障碍的产生。

建议二:避免躯体化障碍,就一定要保证身体机能的稳定运行。

很多有抑郁症的患者都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得了心理问题以后,身体也大不如前。

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消耗了过度的心理资源,而影响了自己正常生活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

越是抑郁症患者,越要保证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健康。

所以,抑郁症患者在确诊以后,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哪怕食不知味也要保障自己的一日三餐,多使用一些提高抵抗力的食物蔬菜水果等。

要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

不要熬夜,更不要酗酒。

人的心理是软件,而身体是硬件。

硬件如果垮下去,那么后果会更严重。

建议三:抑郁症患者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减少焦虑感和孤独感。

抑郁症患者我们一般建议尽可能不要独处,一方面是独处会加剧孤独的悲伤心态,另一方面如果出现身心不适的时候有家人或者伴侣陪伴照顾会降低风险。

当抑郁症患者感觉到身体不适木僵等躯体化反应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从恐惧中平静下来,尝试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比如进行冥想等。然后去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身体机能指标的稳定。

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尽可能的保持情绪的冷静,切莫大喜大悲。

如果有必要可以向自己信任的家人朋友求助,倾诉自己的痛苦。

抑郁症千万不能一个人扛。

这样只会加重躯体化反应的风险。

抑郁症给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

我们需要重视抑郁症,并且积极的去治疗,面对抑郁症这条黑狗,千万不要因为痛苦和害怕就丢盔卸甲。

只要心怀希望,光明就在前方。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呀❤️!

请问有没有抑郁症患者有浑身疼痛的感觉

有没有抑郁症患者有浑身疼痛的感觉?当然有,而且很多,这种情况被称作躯体疼痛性抑郁症。临床统计发现,大概60%以上甚至高达76%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存在躯体疼痛。

这类患者的症状比较隐匿,有些可能会有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比如心情明显的不好,悲观,设置有轻生的想法。还有一些人群,没有这些表现,单纯就是身体症状:心口疼、膝盖疼、后背、肩膀、腰、臀部,甚至嗓子以及涉及一些隐私部位。

很多时候,疼痛性抑郁往往掩盖了原本就不是很典型的抑郁症状,造成了患者选择综合医院就诊,重者则要频繁就诊。于是,就形成了就医不及时,病情迁延,最终导致率上升。

还有一部分人群则无意中发现饮酒后可能疼痛感减轻,于是又造成了对酒精的依赖,间接增加了患去特疾病的风险。

躯体疼痛性抑郁的机制

相信经常看我文字的读者都明白,抑郁症的病因为脑内五羟色胺(5-HT)的不足,其中还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的不足。当然这二者比较起来,还是以5-HT为主。

我们的脑干背部中缝两侧有一对核群,从延脑下部延伸到中脑上部,称作缝际核群,又叫中缝核。核群内为5-HT神经元,起到上下运输、投射的作用。向上,投射到电脑皮质和边缘系统,保持着情感的平稳,向下,投射到脊髓后角,抑制外周痛觉信号传入。

所以,当脑内5-HT不足时,向下通路受阻,不能抑制外周痛觉信号的传入,就导致了疼痛的增加。

其实对于疼痛性抑郁来说,不单单是5-HT的作用,还有NE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同5-HT类似,只不过他的作用部位在于蓝斑核。

既然找到了发病机制,那么治疗当然也可以有的放矢。

临床上,在排除确实不是某种躯体疾病本身导致的疼痛后,就可以抗抑郁治疗,而且,这种躯体的疼痛会随着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缓解。

抗抑郁药物治疗:临床上,对于抑郁症以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为主,但是,对于疼痛性抑郁,则需要这类药物同时对5-HT和NE起作用才能最快速度的缓解症状,于是,SNRI类明显占据这类优势。SNRI类也很常用,文拉法辛、度洛西汀都属于此类,且对于治疗都会起到明显作用。如果将二者还要进行对比,那么度洛西汀对于文拉法辛,它对5-HT和NE的作用更加均衡,起效更快,所以临床上被应用的更多。

然后就是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乐观的心态、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促进抑郁康复的关键因素。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每日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