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度合理化
2.孩子们认为老人付钱的行为是因为他“喜欢”吵闹,所以在老人不付钱的时候决定不再继续做老人“喜欢”的事情
启示:推动一件事情的时候,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很重要,并最好能保持平衡状态.
蝴蝶效应的案例一: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在金军南下逃跑期间由于惊吓过度,丧失了生育能力,只有唯一的一个儿子。这个小儿子,在逃亡途中,由于一个惊慌中踢翻了一个火盆,当场吓死。
谢邀:铭科心理 01最近在关注三个 “越来越”。第一个 “越来越” —— 母乳喂养率越来越低。“我拒绝母乳喂养孩子。我们单位有很多新妈妈,因为产后母乳喂养孩子,最后弄得胸部下垂了,腰上也长出一个游泳圈,太丑了,我可接受不了。”第二个 “越来越” —— 产后立即上班的母亲越来越多。“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吃好睡好就行了,等孩子上了小学,需要教育的时候,我再回去,现在趁这几年,多赚些钱。”第三个 “越来越” —— “婴童独立教育” 越来越流行。最典型的就是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不要跟孩子太过亲密,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得到太多安慰的婴儿会依赖大人,长大后会变得太黏人而无法独立。”这三个 “越来越”,让我揪心。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决定站出来放一个 “响屁”。02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所以母亲只需要给宝宝提供足够食物就可以了。华生母亲不能和孩子过度亲密,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非常依赖母亲,从而难以独立难以成才。”华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书 ——《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他在书里倡导行为矫正式儿童养育体系:“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得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尽量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这套理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了整个美国,接着又影响了西方多个国家。后来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其核心思想皆源于此。这套理论真的那么有效吗?另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质疑。这个人就是 ——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03哈洛找来了很多恒河猴,做了一系列实验。为什么用恒河猴做实验呢?因为恒河猴 94% 的基因和人类相同,它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人类非常类似或相近。哈洛做的第一个实验是 —— 代母实验。哈洛把刚出生婴猴放进笼中,然后用两个假猴子代替母猴。一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 24 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假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比较舒适和柔软。如果按照华生 “有奶就是娘” 的理论 —— 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那么婴猴一定会依恋 “铁丝妈妈”。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参与实验的婴猴,都选择了没有奶瓶的 “绒布妈妈”。几乎在所有时间里,小猴都会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有感到饥饿难耐时,它才会跑到 “铁丝妈妈” 那里吃奶。但只要一吃饱,它就会迅速回到 “绒布妈妈” 怀里。有的小猴甚至饿了也不愿过去,它们把身子挂在 “绒布妈妈” 身上,只把头探到 “铁猴妈妈” 那边吃奶。接着,哈洛搞了个恶作剧。他制作了一些发条玩具,比如恐怖的大蜘蛛、会敲鼓的小熊等,然后将它们放进笼子里。小猴害怕极了,立即奔回去抱住 “绒布妈妈”,趴在妈妈怀里,慢慢地安静下来。哈洛又将 “绒布妈妈” 移到另一间房间,然后用发条玩具继续恐吓。小猴更加害怕了,但即使再害怕,它也不奔向 “铁丝妈妈”,而是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 “绒布妈妈”。如果没有 “绒布妈妈”,小猴子就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尖叫……像极了精神病院里的病人。根据这个实验,哈洛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 ——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母爱最重要的元素。“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地满足孩子的饥饿和干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触性关怀:拥抱、抚摸、亲昵。”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的层次上,要想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接触性关怀。让他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他的心智才会健康发展。哈洛写道:“只有奶水,人类绝对活不久。”04但这批不是由真猴,而是由 “绒布妈妈” 养育的猴子,长大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当哈洛把这些猴子,放归到正常的猴群当中后,发现它们几乎无法与其他猴子相处。“这些猴子孤僻、抑郁和自闭,有的还出现了自残性和攻击性,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敌意,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也不愿跟其他猴子。”哈洛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 —— 它们具备养育后代的能力吗?于是哈里又做了一个实验 —— 繁殖实验。▲ 不理睬幼猴▲ 幼猴哈洛通过实验发现:所有公猴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而母猴呢,也根本不愿交配。把经验丰富的公猴放进去,母猴们就会拼命抵抗,公猴满身是伤不得不认怂。怎么办呢?哈洛发明了一个 “架”,以此固定母猴身体,使公猴能够骑到母猴身上。这工具果然管用,20 只母猴产下了幼猴。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这 20 只母猴中,有 7 只脐带剪断后便不再理睬孩子,有 8 只经常暴力殴打和孩子,有 4 只更是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只有 1 只笨拙地尝试给孩子喂奶。也就是说:它们几乎都丧失了养育后代的能力。05问题出在哪里呢?哈洛思考了很久后,推测这可能与 “运动” 有关,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摇摆实验。他重新改造了 “绒布妈妈”,让它可以动可以摇摆。于是哈洛又把一批婴猴放了进去,让可以摇摆的 “绒布妈妈” 养育它们,并保证婴猴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实验非常成功,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成年后基本都正常了。于是哈洛得出结论 —— 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脑功能会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为什么婴儿喜欢父母轻轻摇晃?为什么婴儿喜欢有人逗他玩耍?因为运动和玩耍能够促进脑部发育。1958 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演讲的题目叫 ——《母爱的本质》。“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母爱的本质是什么?触摸,运动,玩耍。这个演讲,不仅震动了整个美国,也颠覆了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哺婴。06哈洛的实验得到了很多验证。比如二战时的孤儿院。二战时,许多婴儿被送到了孤儿院。尽管孤儿院给予了足够的温饱,但大部分婴儿还是去世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推断婴儿可能是死于细菌或疾病传染。于是规定 —— 照顾婴儿的修女,要与孩子保持距离,并在婴儿床之间隔上布帘。但情况并未好转,婴儿依然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只有一个孤儿院除外 —— 其养育的婴儿,死亡率特别低。一位医生于是偷偷前去调查,结果发现这里的一位修女违反了规定,她每天晚上值班的时候,都会抱起一个个婴儿,进行温柔地轻抚和按摩。事情由此大白 —— 触摸、运动和玩耍,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做过一个残酷的实验,他将很多刚出生的婴儿从父母身边带走,集中在一起,然后由护工专门喂养。只给予充足的食物,但没有任何情感互动,结果,这些婴儿全都死掉了。斯皮茨在《医院制度》一书里,记录了他在育婴堂观察到的现象:“那些仅仅获得食物给养的弃婴,由于没能获得养育者的触摸和情感互动,会变得异常安静、孤僻和忧郁,很多婴儿不到一周岁就死亡了,一部分婴儿虽然活了下来,但难以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甚至不能坐、立和交谈。”那个担忧母爱过度的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家孩子身上贯彻了自己的理念:“不要亲吻和拥抱孩子。”“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结果他三个孩子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小女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07哈洛觉得实验还不够充分,于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他又做了一个实验 —— 旷场实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很多物品,积木﹑毯子﹑带盖容器﹑折纸等,都是幼猴喜欢玩弄的东西。然后哈洛设计了三种情况:房间里仅有 “绒布妈妈”,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房间里一个妈妈也没有。结果发现 ——当房间里仅有 “铁丝妈妈” 或者没有任何妈妈的时候,幼猴都非常害怕和紧张,或是抱着头缩在墙角,或是蜷缩在毯子上,对周围的玩具不理不睬。当房子里有 “绒布妈妈” 时,幼猴会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 “绒布妈妈”。过了一会儿以后,幼猴会把 “绒布妈妈” 当作安全之源,大着胆子去触碰那些玩具,轻轻摸一下掏一下,然后迅速返回 “绒布妈妈” 怀里,然后又试着去触碰那些玩具,如此循环往复,跟人类孩子一模一样。当哈洛将 “绒布妈妈” 拿走后,幼猴就会抱头缩在墙角,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给再多玩具也不要。哈洛由此得出了两个结论:● 独立并不是 “孤立” 和 “狠心” 培训出来的。恰恰相反,得到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离开妈妈怀抱去独立探索,成为更加独立、更能适应社会的大人。● 越是得到爱抚和疼爱的孩子,就越会敞开内心,变得开朗。而越是得到关注少的孩子,就越是会封闭自己的内心,漠视周围环境,孤僻不合群。08为了继续探索母爱缺失可能引发的问题,哈洛又做了一个实验 —— 长期缺母实验。一群小婴猴出生后,哈洛不让它和任何假妈妈接触,就让它们孤独地呆在笼子里,只是定时地给予食物。▲ 小猴不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在小猴 “无母” 地生活 8 个月之后,哈洛将它们放进了拥有 “绒布妈妈” 和 “铁丝妈妈” 的房间里。当可怕的发条玩具出现时,这些小猴会作何反应呢?结果它们不会奔向任何一个妈妈,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跟妈妈相处的经验。它们大都抱着自己,摇摆身子、瘫倒在地,然后发出绝望的尖叫声。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小猴长大后,完全无法融入猴群,非常胆小、非常惧怕其他猴子,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自残性和攻击性。当其他猴子欺负它们时,它们就开始自残,撕扯自己的毛,咬自己的胳膊和腿。哈洛继续做更细的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幼猴在出生后,一旦跟母亲分离超过 90 天,这种伤害就无法弥补,即使此后再跟母亲或其他伙伴相处,也永远无法成长为正常的猴子,因为某个 “关键期” 被错过了。一旦错过,那扇门就被永远地关闭了,情感纽带便再也无法建立。于是哈洛得出了结论 —— 孩子出生之后的6 个月,是建立良好母爱的最重要时期。为什么是 6 个月呢?因为小猴的 90 天,差不多就是人类的 6 个月。哈洛这样总结道:“孩子出生后,父母特别是母亲,要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09最后,哈洛做了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这个实验叫 ——绝望之井。哈洛制造了一个个漏斗型小黑屋,让小猴们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刚开始的时候,小猴会不断顺着峭壁往上爬,但发现无法逃离后,便孤独绝望地安静了下来。哈洛称之为 “绝望之井”。▲ 绝望之井两年后,将小猴放出来时,它们已经得了重度抑郁症。喜欢远离猴群,呆呆地坐着,完全失去了猴子应有的活力,且拥有极强的自闭、自残和攻击倾向。哈洛试过很多药物和利用集体生活对它们进行治疗,但都没能得到多大的改善。哈洛由此得出结论 —— 从这些小猴身上,我看到了人类最惨重的精神疾病是怎么来的。“对灵长类动物来说,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导致孩子心理残伤和死亡,这种影响直至终生。”攻击性,并非天生,而是因无回应的绝境而生。严重缺乏回应的婴儿,内心会产生两个激烈情绪:第一,绝望 —— 认为爱不存在。第二,仇恨 —— 想毁了整个世界。我想起了。10哈洛的这一系列实验,因为非常残酷残忍,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斥责,但这一系列实验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它扭转了风行欧美的育婴。所以哈洛的恒河猴代母实验,后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母爱的本质是什么?● 触摸 —— 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 —— 轻微的晃动,多与孩子互动。● 玩耍 —— 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殊不知,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触摸、运动和玩耍,长大后往往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自我价值认定低,社交能力比较弱,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和充满攻击性。现在的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 ——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大部分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在婴儿时期。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陪伴。112009 年,《柳叶刀》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已达 9000 万。2016 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个数据:每 13 人中就有 1 个精神障碍患者,青少年率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一。抑郁症的成因虽然非常复杂,的原因也涉及多个方面,但毋庸置疑,其中极为致命的一个成因,就来自于 “婴童” 和 “幼年”。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 “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回应,就是光。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推荐看这本。读大学时有不少空余时间,经常会去泡图书馆,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这么说吧,那时我对心理学还一无所知,只听人说心理学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却找不到工作的专业。这本书的10个实验,让我刷新了认知。虽然书中一些纰漏已经被指出,作者的描述也出现不妥的情况,但也不影响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下面给大家讲讲这10个实验:1、打开斯金纳的箱子——老鼠的疯狂世界把老鼠关在箱子里,通过压杆给予固定比例与非固定比例的食物,强化物出现频率改变了动物的反应。通常我们以为间隔很久才给一次食物,老鼠会停止这个动作,但事实并非如此,间歇给予食物的奖赏,反而让老鼠像染上毒瘾一样不断压杆,不管是否能得到奖赏。这个实验与结论都非常有意思,想象一下,是否似曾相识,在沉迷或游戏时,是否就是这样一个间歇性强化的过程?斯金纳的实验给了很多人启发,考斯林受启发找到了人脑两大学习系统:一是基底神经节,二是前额叶皮层,前者掌握着习惯的形成,后者掌控思考和情绪。波特则用斯金纳塑造行为的技巧得出人类对奖赏的反应优于对处罚的反应,奖赏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行为。2、 心灵暗室——米尔格兰姆与服从权威被试者要求控制一个15伏到450伏的按钮去电机他人,按钮与被电击人是隔离的,受试者并不是知道并没有人受到电击,当他们按下不同伏的按钮时,会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录音,用以表达电击带来的痛苦,当被试者担心会影响他人生命安全,由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告诉他不会。有65%的人听从了医生的话,完成了电击行为。这是一个研究服从的实验,三分之二的人会遵照权威下达的指令行事,即使会危及他人生命。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和纳粹有多大区别?此实验被质疑与现实不符,或违背伦理道德,但却影响深远。3、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罗汉森的精神诊断的实验这又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实验,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如何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精神疾病?看到这个实验时我觉得这个医生真的疯了,他要测试精神病医生能否分辨“正常”与“不正常”,冒险由此开始。他和另外8个人假扮精神病人去接受诊治,9人全部住进了医院。结果令人嗔目结舌,病人知道罗森汗神智正常,只有医生不知道。罗森汉发表了论文《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这个实验结果震惊了精神病学界,更有精神病医生对此耿耿于怀,认为这些病人在误导医生,发表文章进行反击。医生如此草率诊断,细思恐极。4、别说你不会遇到——珍诺维斯之死,达利与的助人行为五阶段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犯罪事件,珍诺维斯凌晨回家遭人尾随,歹徒刺伤了她,她大呼救命,叫喊声惊动了四周,很多人亮起了灯,然而并没有人下来救她,只有人喊放过那个女孩。然后公寓的灯就都渐渐熄灭了,歹徒并没有走远,他又掉头回来朝她猛砍,这时受害者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仍然没人施救,最终身亡。本案一共有38名目击者,却没有人施以援手,酿成悲剧。此案件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兴趣,为何人们如此冷漠?于是一个实验开始了。达利与效仿案件,被试者以为有多人被关在不同的房间,相互看不到,但能听到声音,以此来沟通,突然有人发病了,会有人就他吗?结论同样很奇特,如果被试者以为当时在场有4个人以上,就不会采取措施,如果只有自己在场,85%的人会在3分钟内采取行动。等待越久,会让人。旁观者人多反而会阻碍助人行为的出现。如果你在人群里遇到了危险,指定一个人救你,比如:那个穿黑衣服的大哥快救我,可能获救性会更大- -5、撒谎有礼——费斯汀格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实验我们往往只注意到符合自己信仰的信息,习惯与认同我们信仰的人来往,当遇到矛盾的信息时,如果危及到现有信仰体系的稳定,我们会忽略它。某人从事与其信念相抵触的行为,所得奖赏越微薄,就越有可能改变原先的信仰。人并不理性,只是懂得寻找合理解释。6、以爱之名——哈洛与亲子依恋关系这个实验可以说是很残忍,刚出生的小猴与母猴分开,它被关在只有两只代理母猴的笼子里,一只是铁丝缠绕而成,一只是布制母猴。铁丝母猴能喂食,布制母猴只是摆设。小猴在发现母猴无法出现的情况下,如果饿了,就会去铁丝母猴那里吃东西,吃饱了就会爬到布制母猴身上,发生肢体接触。哈洛认为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肢体接触在亲子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实验还没完。等这些被实小猴长大后,出现了极端行为。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元素,代理母猴会动,会抚摸小猴,小猴还被允许与其他小猴玩耍,这样长大的猴子完全正常。肢体接触,动作,游玩,同样重要。有孩子的母亲可以做个借鉴,只是这些猴子实在是太惨了。7、老鼠乐园——的颠覆性成瘾实验置身友善环境的老鼠会避免任何影响其群体行为的物质,如,老鼠喜欢有甜味的水,前提是喝下去不会让自己神情呆滞茫然。若处于舒适区,对药物的依赖就不会那么强烈。成瘾率提高,并非药物更容易获得,而是人心彷徨,不知何去何从,sad。由此引发的实验与数据,如环境拥挤,生育率就下降;人口密度越高,、谋杀、疾病问题就更多;置身狭小空间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差。这对我们的生活也会有不少启发。8、你编造了记忆——洛夫特斯与虚假记忆的实验即使是微乎其微的暗示,也会影响记忆的真实性。被试者因为受到暗示编造了记忆,细节还非常详实。这个我竟然自己也有体会,有时一件事想多了,说多了,竟然会自己加上细节,似乎就变成我经历过的事了,可怕。9、想忘忘不掉——坎德尔的海蜗牛实验科斯维尔移除了亨利的海马体,亨利癫痫发作次数减少,记性却也越来越差,几乎完全记不住事情。没有海马,亨利只能活在当下,看过电影《初恋50次》的朋友有没有,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每次遇到爱情都会忘记自己的对象。坎德尔从这个案例受到启发,开始研究海蜗牛,他观察了“感觉”和“动作”的神经元,行为定型时,神经元间的脉冲反应也变强了。神经元内部含有一种“反应结合蛋白”(CREB),如果没有CREB,记忆就相当短暂,他还联手资本家、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一起创立记忆制药公司,研究治疗记忆衰退的药物,引起了伦理道德争辩。10、切割大脑——莫尼斯与20世纪最前卫的心理治疗这个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莫尼斯因为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拿了诺贝尔奖,他为病人切除脑叶以缓解他们的精神疾病,前20例手术都存活下来并且无严重后遗症,而此方法在当时被大肆滥用,手术并不规范,也有些人产生了严重的后遗症,还有人感染致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