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社交恐惧症

怎样和抑郁症的人相处呢男生女生(请问父母怎样和抑郁症女儿相处)

请问父母怎样和抑郁症女儿相处

指导意见:您好,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建议父母对孩子多些关心,尽可能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让孩子感受生活美好,热爱生活;为孩子制定一些可行的计划,让孩子通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朋友有抑郁症,我应该怎么安慰开导她比较好

用不着开导,你越提抑郁症,她就越是压力大,表面上不要把她当病人,和她聊天、散步、旅游等等的。

如何才能更好地与非常亲密的抑郁症朋友相处

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我只想说:

1、我不需要劝说和开解

很多高知都非常清楚自己的问题,也在心里盘问了自己无数遍,对着自己自我开解了很多遍。每次听到朋友说什么你就是想太多啊,什么开心点啊,我就开始很痛苦。

2、我需要静静地陪伴

身边有人在就好,倾听,带着我出去走走看看,吃吃玩玩,像对正常人那样对我。鼓励我,鼓励我可以战胜自己、战胜疾病,鼓励我面对人生、接纳自己,积极治疗。

其他的,真的不重要。

3、当我不想接、不想说话的时候

不要强迫我、不要指责我、不要强加你认为对的和好的东西给我。


怎么和有抑郁症的女生好好在一起

现在的社会人们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有抑郁症的人也越来越多,其实这个说起来也是一种心理问题。抑郁症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自我封闭的时间太久了,受的压力和压抑的情感太多了,所以才会产生抑郁的感情,然后最后发生抑郁症这个状况。

其实也是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抑郁症和压抑压力,还有情绪的经常变化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起伏很大,而且经常会出现感情的伤害经常会有情绪高低起伏,心情时好时坏的心情,那么就会产生抑郁的情绪。抑郁症大多数都是女生,男生也是很多,但是并没有女生的群体多,反正抑郁症的女生,其实只是自己的自我封闭,但并不代表他的其他生理功能缺陷,所以跟抑郁症的女生交往时也是选用正确的就可以。尽可能的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就可以。

在和身边有抑郁症的人交流时需要注意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千万不要传达给抑郁症朋友这样一个讯息:“我这是为了你好!”
  对于抑郁症,我们并不了解,甚至望文生义。但在我们身边确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伙伴、朋友、家人......他们深受此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或许我们可以以另一种理解、关爱他们。
  Depression is a common mental disorder.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live with depression. Many of these individuals and their families are afraid to talk about their struggles, and don't know where to turn for help. We may don't know much about depression, but we can always find a way to understand and love them.
—— 致我们所爱的人
to the people that we love

抑郁症就像放大镜,会放大一个人及其周边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个放大镜在抑郁症朋友手中,那还好,一切不过是一沉不变。但如果这个放大镜落在了朋友的手中,那抑郁症的放大作用可以说瞬间提升,达到Max级别。

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那么咱们换成更好理解的真理句式。

“别跟抑郁症朋友说太多安慰人的‘好话’。

我们根据这句“真理”,反推一下有哪些“条件句”。

1. “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2. “你再这样下去,我都快抑郁了!”

3. “真够矫情的,说到底,你就是太自私了!”

4. “这么好的天,别待在家里,出门走走跑跑就会好起来的!”

5. “人们说有才华的人,才得抑郁症,你该感到高兴!”

6. “就这点事有啥好痛苦的,我经历过更糟糕的事也都挺过来了!”

……

列举到这,我估计不少人应该理解我开头的“重说三”意义为何了吧。

我们根据条件1,来推理一下上文的“真理”。

解:

这大多出自朋友之口,也许他们希望患者能知足常乐,但这种劝慰效果欠佳。“幸福的家庭有着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名言,巧合的是他在晚年也遭受了重度抑郁症的折磨。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感受也各异,因此,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什么!经过严格训练和富有经验的职业咨询师或治疗师,虽有义务,有责任,并运用包括倾听,共情等多种技巧来帮助患者,试图感同身受,但依然有差距。普通人群就更难以理解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暗无天日般的悲惨境遇。此时,患者既没精力也毫无兴趣去关注别人,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在自己丧失的部分,并沉浸在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此刻,身旁的朋友只需尝试着询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答案:就真诚的问一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真的,估计很多人不信,但答案真的就这么简单。答主的朋友中就有一位抑郁症患者,Ta和家人的关系及其紧张,周末不上班时,据其父母讲Ta在家几乎是“静音”状态,从不参与家庭交流。有时候,一家人出去,他自己在家可以一直坐在书桌旁一言不发一整天,即便是天黑也不开灯。搞得他们家人回来时以为家里没人,进门看到他从书桌旁传来幽幽的目光,还被吓了一跳。那时候他们家人最爱对Ta说的一句话就是:“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啥都不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就是这句,这也是为什么我将其放在第一的原因。作为朋友我在那件事之后问Ta当时是什么感受。

Ta说:我听到的那一刻脑子直接“嗡”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哭也不少,笑也不是。感觉自己的存在是个麻烦。

当Ta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眼角是噙着泪水的。“干嘛要这样折磨一个病人!”我在心里说。

然后,我抱着Ta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朋友突然身体僵了一下,然后整个人都仿佛融化了一样,将Ta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了我的胸口。我能感觉到Ta的心跳,那种有些急促的“砰砰声”。

现在在回念那一刻,我感觉朋友在那一刻终于感觉到了自己原来被关注,被爱着。

当然,我不是说Ta的家人不爱Ta的,是方法错了。是家人对Ta说了太多的“安慰人的‘好话’”。

所以:作为家属、朋友、爱人,照顾抑郁症患者需要耐心、爱心和恒心,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有时积极倾听和温暖呵护,比话语更有效。另外,单凭一己之力很难见效,需借助亲朋和医生的整体力量去完成。成效好坏也不能单靠我们,还要依靠患者的配合、耐心和领悟。以合理的心态对待疾病是患者本人的责任,也是他的一种生命体验。

爱虽然不能拯救世界,但却可以守护一个人的心。祝好!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