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建议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一、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可进行行为治疗,以反应阻抑法的疗效较佳。1.心理动力学的治疗。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2.行为治疗。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依照这个模型,治疗者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1)采用驱力降低模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各种降低焦虑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技术在恐怖障碍的治疗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2)榜样学习技术也经常被运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主要有参与示范和被动示范,其中参与示范运用最多。和系统脱敏一样,实施参与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级。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治疗者逐渐示范暴露在相应的情景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去逐渐面对这个情境,知道能够完全独立面对为止。被动示范也是让患者观察治疗者从低到高地接触各种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让患者介入情境。此外,这两种治疗都采用反应阻止法。譬如,在治疗强迫性洁癖的时候,治疗者可以借助于某种协议来阻止儿童的所有洗手行为。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此外,示范学习经常可以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效果会更好。(3)暴露疗法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许多人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渐暴露于各种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焦虑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是否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要比较长一些,大约在2小时左右。(4)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3.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1)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2)配合精神分析治疗或行为治疗对于患者进行"自我"强化咨询辅导;。(3)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4)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
二、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可减轻焦虑,有助于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进行。
三、电抽搐治疗适用于强迫观念强烈,并伴有浓厚消极情绪者,对症状顽固、久治无效,极端痛苦的患者,可试用精神外科治疗。如需我的帮助,可与我联系,祝早日摆脱你的困扰!
强迫症怎么自愈? 强迫症可以通过积极调整心态、学习如何应对压力、增强自信等方法达到自愈。 强迫症如果不进行治疗,通常会表现为慢性病程,症状时好时坏,只有约5%~10%的患者会自愈,而另外5%~10%患者的症状会持续加重,也有少量儿童青少年患者表现出发作性的病程。 强迫症患者应努力学习对付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对学习、工作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情绪;增强自信,不回避困难,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学会享受每件事的过程,不要总是过分追求完美的结果,接纳欣赏自己、从而体验生命快乐。对自己强迫和反强迫的思想和行为采取容许的态度,但生活中的责任仍应履行;生活中的享乐也不可或缺,最后对“疾病”到达无为而治。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杨贵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强迫症犯了的时候,能用什么比较有效的去克制它?就像发生火灾一样,在及时、在有效的方法,也会造成损失,造成伤害,最好的方法是预防,扑救是迫不得已的事。强迫症也是一样,对于大多数的强迫症患者,发作的时候非常害怕,觉得大难临头,焦虑很高,别人告诉怎么办,方法再好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非常怕,所以他会不停的强迫某些内容,知道焦虑慢慢下降,症状逐渐消失,这一次的发作结束,等以后到了某些情境,是下一次的发作开始,形成循环。强迫症的预防,实际就是治疗,通过消除焦虑,让本人明白,那些事其实并不可怕,转变认知,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再通过肌肉绷紧放松、深呼吸等,让焦虑始终高不起来,在到了那种情境的时候,焦虑不高,人的思维就能控制,在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假的,根本没必要害怕,反复的练习,反复的体验,症状就能消除。
如果已经确诊了强迫症和焦虑者,建议还是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进行自我改善。
如果强迫症是轻微的,自我调节是有帮助的,这意味着告诉自己一些行为是不必要的,你可以强迫自己离开环境,或者找其他事情做。例如,锁上门,只要动作完成,强迫自己即使再着急也不能回来;例如,检查你的身体,告诉自己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亡,但现在自己的身体很健康;例如,反复数地板,问问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