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绪管理 > 情绪调节

什么动作可以缓解焦虑症(吃什么药能使人产生焦虑)

吃什么药能使人产生焦虑

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咨询科

总是感到焦虑和恐惧的人该怎么办

一、焦虑猛于死神

死神来到一座城市,决定带走100人。一个人知道了,赶紧去提醒这座城市的居民:「死神来了,要带走100人!」。

结果死了1000人。这个人问死神这是为什么呢?死神说:「我的确带走了100个人,但焦虑带走了其他的人!」。

【公子点评】:焦虑对身心有害,比死神更甚,没啥事就别瞎合计;①淡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②从容:按照自己的节奏,过好自己的日子,珍惜当下,不虚度光阴。③勇敢:遇事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是处处担忧,心怀恐惧,那还活个什么劲啊。

二、乐观的心态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哥哥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弟弟则像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他们 8 岁那年的圣诞节前夕,家人希望改变他们极端的性格,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给哥哥准备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给弟弟的则是一盒马粪。

拆礼物的时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们的反应。哥哥先拆开他那个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来:「你们知道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大雪!」,弟弟打开了他的礼物———房间里顿时充满了一股马粪的味道,「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儿了?」

【公子点评】人活着,就是要快乐,总是焦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消极;乐观的人,下一顿有的吃,就开心。

现在的人真是太容易焦虑了,收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否则就焦虑,失业那就更可怕了,从绝望直到崩溃。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收获的季节让人欣喜,播种的季节也充满希望,不能因为冬天土地不产粮就焦虑。另外,这收成还跟天气挂钩,并不能保证风调雨顺每一年,难道都要焦虑?

当然,公子个人认为,尽量不要超前消费,量力而行,要让家庭的财务规划更安全一些,不要因为意外失业就面临破产的边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焦虑。

如果家庭财务相对安全,比如一年半载不工作问题也不大,若意外失业,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陪伴家人,踏青、郊游等等,不也非常难得?如同过去的农民,冬天无事时,蹲墙根晒太阳,不也挺好!

三、活在当下

有个小和尚,每天都要扫落叶,觉得很辛苦。有一天,他想到一个办法,使劲的摇树,期望把明天的树叶也一次性扫干净了,好轻松点。结果,第二天,依然满院落叶。

【公子点评】①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摇树,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如果明天有烦恼,那就等到明天再说吧,先活好今天再说!

②不要奢望一劳永逸的财务自由,未来的变数太多,踏踏实实的活在当下,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保持健康的家庭财务规划即可。或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本就没有财务自由这个选项。

四、人比人、气死人

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公子点评】很多人的焦虑,来自于跟别人的对比,但人比人,气死人,一个人应该跟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好!

何况,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成功不可复制,踏踏实实做自己,不必艳羡别人。钱挣多少才是多呢?挣的再多有马云的多么?可能马云还羡慕你的生活呢,「悔创阿里杰克马」。

五、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点评】现在大家都说大环境不好,有一句话,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来最坏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更增加了大家的焦虑感。

①大环境好不好,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改变吗?我们可以考虑,但不要焦虑,如果我们无法把握大环境,不妨抓住小趋势。

②不要拿大环境作为借口,如果大环境不好,对每个人都不好,该咋干活还咋干活,不要拿大环境当挡箭牌。

六、永不满足的沙鼠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沙鼠,每当旱季到来之时,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即使草根足够安全度过旱季,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刻不停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将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才会踏实。否则便焦躁不安,嗷嗷叫个不停。

【公子点评】与朋友谈起过这样的一个话题,一个人究竟要永远进取还是知足常乐呢?小时候学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永不满足的状态,被裹挟着,在永无止境的追求着更高的目标,这难道错了么?

公子认为,如果一辈子都活的那么累,那么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钱和快乐是成正比吗?未必吧,因为我们要考虑到我们的付出,要牺牲很多休闲娱乐的时光,要牺牲很多陪伴家人的时光。这里面有一个度,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度,其衡量的标准就是人生的体验,勿忘初心,快乐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焦虑症患者是怎样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

这个问题不严谨。

如果焦虑患者都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哪里还有焦虑症这一说呢?

焦虑症是由情绪焦虑引起的,情绪焦虑最初只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还不属于焦虑症,只有达到严重焦虑的阶段,才能称为焦虑症。

也就是说,患有情绪焦虑者,没有及时化解情绪危机,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到达严重心理问题的时候),才能叫做焦虑症了。

常言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也需要合理合适的方法,就好像对症下药一样,靶向目标错了,花再大的力气,最终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首先要知道,情绪焦虑主要来自于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害怕。因为是未知,所以紧张。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第一次经历一些重要场面,见一些重要人物,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都会有情绪紧张的表现。这是正常的。

但是焦虑症患者,却对许多事情都有紧张害怕的情绪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足无措,坐立不安,表情紧张,眼神漂浮。

这种情况下让他自我调节,那是很困难的。最好的方法是有人来安抚,鼓励他勇敢面对眼前的一切,充满自信地迎难而上。

我是老师,我就讲一个学校的案例吧。

有位年轻教师被安排给一位老教师作徒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年轻教师准备给学校领导上一节汇报课。

徒弟先给师傅试讲了一节课,整个过程都非常不错,师傅不停地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正在这时,学生指出了黑板上的一个错字。师傅突然笑了一下。徒弟觉得师傅在嘲笑自己,心里很难过,整个下午低头不语。师傅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第二天早上,徒弟继续跟着师傅学习,在课堂上,师傅的板书中出现了一个错字,学生发现后立即指出了。

师傅对学生进行了表扬,并说了道歉的话。

徒弟的脸色随即恢复了正常。而且汇报课讲得十分成功。

这个师傅采用的方法你明白了吗?叫做“以身试险”。

心理焦虑者看到了别人也会焦虑,而且别人很快调整过来了,那么,对他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所以,自我调节还需要别人的帮助,这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你很紧张很焦虑时,是怎样让自己平静下来的

过去,曾首次在2000多人老厂会议上做交流发言,没有见过世面的我,一坐在台上,只见台下黑压压的人头抬起来,看着我,本来试讲时感觉还不错,但一上台,紧张焦虑的拿发言稿的手,不听使唤,不停发抖,我努力使自己心平静下来,作深呼吸,反复几次,并将下面的人头当做一颗颗大白菜,谁知这样的效果还不错,竟让我一口气念完了发言稿,完成了任务。

过去,首次参加跳交谊舞比赛时, 看到舞台四周有六七个评委专心致志的拿着本子,看我们跳舞,也会紧张焦虑的手发抖,脚不听使唤,本来挺优美柔软、载歌载舞的动作,却跳得挺硬梆梆的,非常不尽人意,只拿了个四等奖。后经过这一次跳舞比赛的历练,在以后区几次跳拉丁舞和摩登舞比赛中,发挥正常,获得几次第二名。

如何才能克服焦虑保持头脑清醒

产生焦虑的根源是严重自卑和极为不自信,要克服焦虑就必须增强自信,积极建立人际交往,努力克服社交恐惧症,展示自我,让别人知道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一面。程度较深的自卑心理较难克服,还得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和战胜自卑,逐步提高个人多方面融入社会的能力,努力做到独当一面的社会交往,在情绪上要善于自我控利和自我调节,长此以往,终将克服焦虑之症状。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