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赖仲达事实上,关于焦虑症,我觉得网上大部分人的治疗和总结其实都不规范,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我必须要说明一下,心理学是一门规范的学科,如果不规范,是没有办法对所有人都产生效果的。心理学有许多许多的流派,目前成为共识的主要是普通心理学,即普心。普通心理学主要是以行为主义、认知神经科学、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格式塔理论、以及少数的结构主义、机能主义组成的心理学共识学科。好了,闲话不多说,接下来上干货。(如果觉得有用希望给个关注哈)首先,我们知道,在心理学领域,流派众多。但是,目前能够非常准确的描述人类心理的理论,还是要以认知心理学为主。我的角度就是从认知心理学出发的。这门学科讲的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关键在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手段非常好玩——把人,假设为一台电脑,一切心理活动和认知行为,都是电脑的输入——输出——简单来说,把人类的思维假设为逻辑运算行为。这个理论我们称之为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通过这种模式进行研究后,科学家得出了大量的结论以及治疗方法,目前与事实符合的相当好。这个理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把患者心理想什么、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问题究竟在哪,都给挖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归因。我最开始研究焦虑症,实际上是从抽动症开始出发的。因为我发现——抽动症和焦虑症拥有一模一样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别急,听我慢慢讲完。事实上,无论是抽动症还是焦虑症,经过我对大量数据的的总结,最终得出一条规律——它们有一套共同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大家可以试着比对一下:一、当我们环视四周后,周围有一个物体(或者某客体)和我们记忆当中的某东西重合了,而这个记忆存在有恐惧时,你就会对这个东西感到莫名的恐惧。二、如果这个物体(或某客体)的一些属性与恐惧记忆属性相同,你就会开始猜想甚至觉得——恐惧会再次发生。三、进而,你把一件可能完全没有害的东西,看做有害。这事实上是——你放大了恐惧!事实上,在大部分焦虑案例中,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逻辑过程,患者把恐惧放大了。甚至没有恐惧,患者也要寻找恐惧,以至于达到了焦虑症的症状。所以,事实上,放大恐惧是焦虑症的发病信息加工机制。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你长期或者多次处于危险之中,时间一长,你就觉得到处都有危险,有了危险就要想到最坏的可能性等等。所以,我认为,治疗手段应该从这个角度下手。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在晚上发病呢?我认为,是因为晚上处于黑夜中,多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许多人会自动的把晚上的“黑”属性与“可能发生的伤害”挂钩,从而产生焦虑症发作。
心理学来说,我们内心的信念的转化,ABC理论中B信念的看法,当我们内心转化了,心情会平和下来,愉悦的心情陪伴着,美好的一天在向我们招手
谢谢邀请,精神科医生给你讲一讲惊恐。你说的惊恐焦虑,其实应该是医学上的惊恐发作,这是一种焦虑谱系障碍,简单的说是最常见的急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的主要特征是在缺乏诱因的情况下反复地出现不可预知的惊恐发作,伴有对惊恐发作的预期焦虑以及相关适应不良的行为改变。举个例子,一个惊恐障碍的患者往往可能很平均的走在街上的时候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紧张、恐惧、觉得自己仿佛马上就要死了的感觉,很多患者这个时候会打120求救,被送到急诊室即使未经任何治疗都会自行缓解。惊恐发作疾病的本质并不会让人真的死于惊恐发作本身,而只是让人错误的以为自己马上就会死去。但这种濒死感反复出现确实会把人折磨的要疯的感觉。至于怎么办,当然是科学的治疗和增加对于疾病的认识。治疗主要靠抗焦虑药物,因为惊恐发作往往间隔时间不固定,而且间隔期完全正常,所以如果发作的不适很频繁的话不用长期服用抗焦虑药物,可以随身携带抗焦虑药物,比如阿普唑仑、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急性焦虑的治疗就很好,平时可以不用服药,只有感到惊恐发作的时候立即服药就可以尽快缓解惊恐发作造成的濒死感。除了服药还有很重要一点,同其他的焦虑谱系障碍一样,惊恐发作的患者对心理治疗的效果相对其它疾病也要显著一些。个人比较推崇认知行为治疗,主要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即使惊恐发作来袭,也要告诉自己现在所感受的,包括濒死感所有让人恐惧害怕的东西都不是真实存的,是疾病带来的,不会产生任何真实的效果,自己也不会真的死去,即使不接受任何治疗,也会慢慢好转的。通过心理治疗改变认知的患者,即使在发生惊恐发作也会很大程度缓解发作的程度,和发作的时间。久而久之增加对惊恐发作的抵抗力,也就不会这么辛苦了。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帮到你,还有因为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帮你解答的。
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特别难受怎么办?虽然我没能亲身体会到难受的程度,但从我治疗的患者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痛苦,有些人难受到流泪,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说说焦虑根据临床表现,焦虑可分为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精神焦虑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躁。比如一位经常咳嗽导致痰中带血的患者,就会出现过分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癌症,尽管医生已经多次解释,排除恶性疾病,但患者仍不放心,反复检查,甚至多家医院咨询,就诊。躯体焦虑可能就是题主所说的身体不适,可能出现多种症状。比如异常的疼痛、酸,痒、辣,或者麻木等。比如,某男性身体异常的针刺感,部位不固定,每次几秒钟消失;或者某患者经常会出现急性的心慌、冒汗、胸闷,感觉想要死过去一样。病理性焦虑往往具有三个特点:一,反应过高:也就是感觉阈值下降,轻微刺激便能使机体产生强烈反应,我们称之为感觉过敏;按照病理基础解释:焦虑时,大脑杏仁核区域异常兴奋,导致相邻的听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同样受到兴奋的传导,出现相应反应;二,远离现实:患者所焦虑的内容或对象往往离自己很远,比如,患者担心自己得罪了、或者吃不下饭就怀疑自己得了肝癌;三,种类变动:往往焦虑的患者,担心、紧张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件事。比如今天担心自己外出会不会被车撞到,明天担心孩子会不会遭遇不幸,后天可能又担心会不会闹自然灾害......如何缓解焦虑?一,心理和行为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者,最好通过改变自我的认知做起,要知道,焦虑对于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学会正确面对,转移注意力;同时建议保持热爱运动的习惯,因为运动本身就可以降低焦虑,起到治疗的作用;二,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正常生活,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通常1周左右起效,快速者24小时内起效,对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他可选择的药物还有某些抗抑郁药、非苯二氮卓类(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三,当这些都无法缓解症状时,要及时选择住院就医治疗,临床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疗效还是比较显著的。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继续关注,后续我将持续更新医学知识
感谢邀请!焦虑症当然可能突然发作,专业内将这称为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包括惊恐发作,也就是题主说的焦虑的急性发作。发作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心悸、冒汗,可能伴随濒死感的一种特殊体验。除此还可能存在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因为不适感明显,患者发作一次后往往便产生恐惧,害怕再次发作。惊恐障碍出现在急诊室时情况比较多见,大多数被误诊为心脏疾病,由于其发作时活动明显受限,所以,还有一部分人群被诊断成“心力衰竭”或者“急性心梗”。而检查心电图、彩超等并无明显发现。还有一些人,由于需要接受更大的医疗检查,待好转后继续回家“疗养”,殊不知一直被当做心脏的器质性疾病竟与心理因素有关。日常中,我们如何认识并区分是心脏疾病还是焦虑的急性发作?其实,这种理论说起来容易,一旦发生的话,即使是专业医生,在没有工具可借鉴时恐怕也难以下结论,不过理论还是有必要和大家普及一下的:一,看既往疾病:如果一个人既往没有心脏疾病,而此次突然出现了胸痛、心慌症状,尤其在没有劳累、激动等诱因的前提下出现上述表现,考虑惊恐障碍可能性。二,看病前性格:焦虑症的病人通常病前性格敏感,受暗示性强,自我为中心。这里解释一下如何理解受暗示性强,比如:你告诉对方,感觉你脸色不好。受暗示强的人很可能就此结下心结,总是怀疑自己有病,必须做个检查才放心。三,看诱因:心脏疾病通常由于劳累诱发,心理疾病通常由于不顺心的事情诱发。虽然急性心梗也怕生气,但结合之前我说的。如果既往没有心脏疾病,便可以初步断定。四,相关检查:心脏疾病,作为器质性疾病,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或者心肌酶检查,一定会发现相应异常的。而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缓解也快(几秒钟或者1-2分钟),发作后检查并不能发现异常。惊恐障碍的病因广泛,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治疗上,首先注重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学会放松训练,同时学会改变自我对疾病的认知。药物选择上,通常苯二氮䓬类(如阿普唑仑,等)效果立竿见影,但由于长期应用易成瘾,所以,通常临床上选择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来长期维持治疗。上面我讲述了急性焦虑发作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当然,有急性就会有慢性,也就是焦虑症的普通发作。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是个体对于自身或者外界事物的过分担心,我准备在后面章节继续为大家科普。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关注,后续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