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社会是怎么了,你会心的一笑,别人的回馈首先是疑问,然后是思考,最后是不见了,或者也是笑。
也许社会的黑暗面造成了人们的焦虑,怀疑和紧张,做好人时并没有人认可,做坏人时候厉害的姿态反而被人效仿。
没有人是完美的,社会和人应该多一些包容,传递人间的真善美,而不是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这样做的意义只能走向人类的灭亡
但是作为自己,想笑就笑,笑容可掬,只有你强大了,才能带动别人的笑容,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笑,对自己是好的。
这种人是来还上辈子债的
这种人无论如何都不能亏欠别人
这种人总是面朝阳光心朝黑夜
这种人对于别人的一点馈赠都能感激涕零
这种人对别人不小心的伤害都是歉意无比
这种人希望周围人都能过得好自己却无所谓
请关心一下这种人
因为他们实在太苦太苦
你只要问一句"你过得累吗"
他们的眼泪就能夺眶而出
真的,这种人不!
家庭教育中,父母在适当的情况下和适当的场合多一点“逗比”,可能会与孩子的交流更顺畅一些,也会让孩子的情商变得更高一些,孩子的各种问题、错误也会在不尴尬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解决。
网络上可能关于“逗比”的解释很多,它从一个贬义词到如今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很多时候,我们将人身上的幽默、真实、乐观、向上等特点所表现出来的具体事例看成是逗比。当一个人的身上散发着不可思议的、与众不同的豁达、开朗与包容时,我们也会把他视为一个“逗比”。
从这个角度讲,“逗比”是一种与世无争、积极向上、有容乃大的生活态度。一对逗比的父母,会在孩子没考好时看得更开,对孩子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责难;会在孩子犯错误时莞尔一笑,转而教孩子怎么把事情做正确,而不是揪着错误不放;会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孩子怎么去坦然面对,怎么去拆分化解。
逗比会让父母变得不再高高在上,而更加平易近人。也会让孩子不再面对父母时畏手畏脚,而更加信赖到毫无保留。因此,它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庭始终变成孩子最终的安全阵地。
我们会发现,逗比的父母一般都会有一个逗比的孩子。或者那些时刻保持微笑,脸上充满阳光和乐观的孩子,其父母也多半是待人温和,慈眉善目的。
孩子在逗比父母的感染和熏陶下,从小就容易形成一个有趣的灵魂,其所遭受的挫折和磨难总是在父母的积极引导下轻风细雨般化解了,也就很少有困难和挫折能够难住他们了。
所以,逗比可以让孩子的逆商更强大,在人生的很多选择上,在很多大事情上不至于被压到崩溃。
我们发现,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斤斤计较。学历很高的人多数是两个极端,要么更加计较,要么就是个逗比。
所以,你想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快乐,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不妨多读书多看报,充实自己的内心,增强自己的灵魂。少吃点零食,多注意休息,让自己时刻保持在精力充沛的亢奋状态。逗给世界看,逗给家人看。
她的压力大,你就别和她计较了;再说她已经高三了,啥道理都懂,所以你也别经常说教了,免得她听着心烦。我女儿经历过两次高三,同样是经常对我无缘无故发脾气,我都不予计较。特别是她复读的那一年,她的脾气焦躁不安,频频回家流泪哭诉,原因我也知道,她的新班主任老师严重排外,非常不喜欢复读生,天天骂他们“外来物种、体面东西、不要脸不要命”什么的,她的原班生犯了天大的错,她也只会赖复读生,孩子们不敢当面发作,就只得回家对父母倾诉啰!记得那时候我女儿每天晚上做作业时都是边做边哭,嘴里一直埋怨我不该让她来这个学校复读(她想回母校复读,我们没同意,因为这个新学校教学质量好得多),把她害惨了什么的……为了不刺激她,我只得小心翼翼地开导她,好言好语地安慰她,劝她多忍一忍,毕竟班主任又没有指名道姓!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