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题主所说的不像是抑郁症,而更多的像是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也可以称为“社交恐怖症”及“社会焦虑”。有些人在挤满人的房间内,思想会过度紧张,从而感到焦虑不安。有些人甚至会害怕在课堂上讲话,总是感到不自然。说话恐惧症的原因在于说话时感觉每个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了,因此而不安。
解决恐惧症的关键就在我们在各种场所中能否准确传递信息。我们经常会希望他人可以理解自己的观点,甚至会用很多方法吸引或影响别人。可是紧张过度就会变得呆滞,太在意所见所闻,就会导致自己无法准确传递信息。
应该树立一个目标:克服社交恐惧症。很多方法值得一试。可以深呼吸、自我催眠,也可以进行自我对话。同时,给大家推荐几个自信讲话的要点,只要平静及放松,自信面对听众,就可以滔滔不绝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说话。说话的内容组织方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了,我们会说些什么以及怎么说。我们可以先不用在意观众是否可以接受自己的讲话内容。
其次,要明白我们的观众是谁。焦虑的原因多数在于讲话过程中太专注“自我”了,认为对方肯定也会在意自己。其实,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都放在观众及旁人的身上。
多说一下,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这个涉及的方面主要是社交,类似的还有广场恐惧症,余光恐惧症等等。
心理治疗一般都要求来访者面对和接纳自己目前的问题,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本身的问题,才可能有有动力和意愿去改变。
精神分析流派,一般认为社交恐惧症是来源于, 过去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羞辱性的事件,当过去的羞辱事件能够被现在所认识,接纳,从潜意识中意识化,那么恐惧症的根源,就会被认知,就能够正确的意识到社交恐惧症的问题。
认知行为流派,同样认为社交恐惧症,根源可能来自于过去的压力性生活事件,又称为导火索或者板机事件,是这种事件导致了来访者功能失调性的想法,从而导致了社交障碍。认知行为流派,认为社交恐惧症,可以使用替代一闪念,自动想法来逐步改善,同时也认为,社交障碍会随着社交功能的退化而逐渐严重,故而认知行为疗法流派中,提出认知排演和社交功能培养,两种方法来提高来访者的社交能力。
认知排演,认知治疗干预中,尤其是对一些无法实现的付诸行动的人际互动,可以通过认知排演技术先在意象实行排演,它是一种准备状态,是一种心理操练,同样能够产生效果,为实施现实调整打好基础。
而在进入社交状态之前,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来使自己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
社交恐惧的来访者需对其在社交技巧方面提供训练,避免直接介入方法后导致问题而失败,
自体心理学认为,社交障碍的来访者缺乏理想化客体,从而导致其自卑,懦弱,充斥不安全感和混乱感,因此,在治疗的时候,需要社会资源辅助,心理咨询师充当其理想化客体,为其构筑安全感,从而使之自我向好的方面发展。
目前来说,对于社交恐惧症认知疗法,效果会好一些。
为什么要这样呢?他已经如此不幸了,还要排斥他,赶走他,生活于他也太不公平了吧?
我因为是精神科医生,每天和精神病人打交道,我反而觉得精神病人多数都是善良单纯正直的人,因为他们心思单纯,所以遇到许多不公正的事会想不开,会走直道,也才会郁闷发病。别看他们疯狂癫痴,可是他们也是有一颗温暖的心,你对他不好,歧视他欺负他,他有时就会做出自己也控制不了的反常言行,可是如果你对他好,关心他,帮助他,他即使生病也会慢慢懂的你的好。
几十年前我就曾经治疗过一个警察送来的年轻男孩子,他被送来时骨瘦如柴,身上到处是溃破的伤口,血迹斑斑,头发都脏成了毡帽,的样子,他是一个到处流浪多年因为伤人毁物被警察强制入院的男孩子,我和同事们给他剪掉头发,缝合头上的伤口,他并不配合,而且把包扎的纱布都扯下来,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把伤露着…他也坚决不穿衣服,只肯披着一块破床单御寒……我和同事们都非常同情他,经常有人把家里的旧衣服拿来给他穿,把零食拿来送给他吃,慢慢的他的病逐渐好转,他出院的时候已经胖了许多,还挺帅气的。原来他还有一个哥哥,在当地开了一家小饭店,他出院后就去他哥哥家帮忙了。一直听说病情很稳定,可是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目光有些呆滞,我和他说了一些话,原来他父亲去世了,他来看看我。我安慰了他许久,买了方便面让他吃,又要了他哥哥,嘱咐他哥哥去车站接他,告诉他哥哥他病情有反复,需要按时督促他服药。
多年后我听说他回去后没几天就失踪了,再也没有找到,我一直觉得即使他犯病了,可是他的心里还是没有忘记对他好的医生,哪怕过了好多年他还是知道来和医生告别,虽然他已经不会表达。我真庆幸那个下午我病人不是很多,陪他聊了很久,还看着他吃完方便面,还把他送到回家的车上。
精神病人是一群特别不幸的群体,他们都有一颗敏感善良的心,身边有这样的人一定不要歧视排斥,要多关心多爱护,我们要让人世间的真情温暖他们伤病的心。
抑郁症是长期情绪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爆发的。不去见人,脱离社会并不会治愈抑郁症。如果是轻度,随着有家人、朋友的关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慢慢缓解;中度、重度即使强迫自己,也很难做到,即使做了,也很难缓解这种抑郁的感受!
中度、重度抑郁症需要探索它形成的根源,在根源上转化,不是一时半会儿就马上能治好的,只有正确认识其规律,才避免不客观期待(以为几个小时、几天的课程就能治好自己)带来的失望感!
谢邀!
若是平常的人际关系退缩,循序渐进的拓展身边的朋友圈倒是挺好的解决方法,但从你的只言片语中窥见的是你的人际交往已经回退,现下是不敢见人,不敢见人是一个讯号,代表着寻常的方法对你而言行不通。
真希望有所改善,需要进行专业治疗。 不敢见人,没问题,也不敢见咨询师的话,可以先从文字或者语言咨询开始,往后关系建立之后可以讨论是否要转成视频。
当咨询进入到一定的阶段,大概是10-20次左右吧,再开始辐射到周围的人际关系,从熟悉的圈子开始,约见老朋友,最后再结交新朋友。当然这个过程里面,跟同事或者同学的关系也仍然值得讨论。
当咨询中所学已经用到社会生活,就可以结束咨询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