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内向的人共性是没有太多主动表达的迹象。表象区别不大。可是内向区别巨大。 抑郁症患者是有强烈表达、表现的,而顾虑重重、不敢表达。抑郁症患者强烈表达的多半是表白自己,希望通过表达化解他人对自己的误解,希望通过表达伸展自己的委屈,希望通过表达改变他人对自己的不好印象,不再否定、非议自己……可是,由于抑郁症患者心力不足,极度自卑,顾虑重重、无法客观的预判外界,将自己的想法拦截在心门内,而没有表达。
内向的人是没有强烈表达的,不屑表达,不需要通过表达,得到他人的认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内向的人常常心理水平高,不随便被人左右,也不太需要获得他人的肯定,却常常能够获得外界的肯定和赞赏。
抑郁症患者容易被误解,内向的人难以被误解; 抑郁症患者自卑,内向的人自信; 抑郁症患者茫无头绪,内向的人胸有成竹; 抑郁症患者心理缺失,内向的人心力十足; 抑郁症患者难以接近他人,内向的人容易接近他人; 抑郁症患者急躁,内向的人平静; 抑郁症患者内心痛苦,内向的人内心愉悦; ……
人们常常将抑郁与内向混为一谈,误以为不表达就是内向,内向可能是抑郁。抑郁与内向表象区别不大,实为两重天。关注心理,关注我。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自责、自罪、自我厌恶、自我否定,自我抵毁、自我贬低、自不如人、自我评价低、敏感多疑⋯⋯在遇到到重大挫折和丧失件(如父母离异、去逝或自己下岗、失业、失恋、身患严重的疾病如癌症及无法治愈的其它疾病⋯⋯)将原因归罪于自己、超强的自我约束、道德自律性特强,对自己要求极高、一般表现为优秀、听话、懂事等,甚至卓越到华裔科学家张首晟这样的特殊人才。
那么这些自责、自罪、自我厌恶、自我评价低认知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根据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及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模型分析,形成原因应与早年经历有关。
父母早年对孩子的严苛的教育如打骂、惩罚造成了孩子自我满足与外在惩罚的心理,从而内化为“一切错误归因于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当然这种教育可能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来自于学校,也与文化有关。
举例来说,在的传统文化中婚前性形为是绝对禁止的(是传统文化不是现在),情结(比如前几年有女研究生为了证明自己是专门到医院作了证明,晒在网上征婚),男权社会更不允许(就是绝大多数男性对另一半的要求也是)等原因造成女子失贞会严重的自责、自罪、自我厌恶、甚至发展为抑郁症而!一一这里讲的是文化的影响。
另外一个原因来自于家庭早年教育及后期学校持续的类似教育。要求孩子学习好、听话!为了这一切甚至父母釆取乞求、耍赖、苦肉计等让孩子感到内疚的办法迫使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
更有甚者,不惜釆用诈尸式教育(指的是父亲或家中其他成员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却又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指责孩子和母亲。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交给母亲养,之后因为看不惯,管了几天,然后又交给母亲,这样的虎头蛇尾的教育,反而给孩子以及母亲带来更大的伤害。)
这一系列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习得了自责、自罪的思维,一切的不好都归罪于自己。父母离异甚至丧父、丧母等家庭的恶件都是因为自己。这种思维模式固化(负性自动化思维一一心理学家伯恩斯提出)形成了错误的归因。
还有第三种情况是自卑感造成的超越自我的行为,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巜自卑与超越》中写到人之所以卓越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自卑而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我达到优秀以获得自尊,也就是自我实现。这也就说明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大多优秀、善良、善解人意……
所以,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自动化思维是在早年经历中习得的。过度自卑(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中)也是习得的结果。可见,早期严苛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甚至违背孩子年龄特征的各种培训如钢琴演奏,各种早教机构严苛的训练及学校过度的考试等)是负性自动化思维的习得性主要途经。
也正因为如此,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会如此严重!
口语中的“精神病”和医学上的“精神病”不是一个概念。普通人一般把一切不正常都统称为精神病。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正常,能不能算作病,要看“程度”。
抑郁症也分轻度、中度和重度,还分单向和双向抑郁。那种需要去精神病医院去治疗的都是重度抑郁。而精神病也并非只有“精神”才能被关押在精神病院。如果轻度抑郁或中度抑郁,只要坚持看心理医生,做药物调理是可以不进一步变成“精神病”的。但如果不接受心理治疗,拒绝药物治疗,很容易就迈进“精神病”行列。
我本人得抑郁症已经有4年之久,所以比较有发言权。要告诉大家,抑郁症根本不是心情郁闷,不是因为你事不遂心心情不佳,或者遇到重大事件造成心情抑郁,那些在网上回答问题自测抑郁症指数的都是假的。
抑郁症首先是身体机能引起的,是因为激素分泌不平衡,导致植物神经紊乱造成的生理现象。比如长期失眠,我长期失眠4年了,这种失眠是你明明特别困,但就是睡不着,每天都必须吃安眠药。严重的时候,吃安眠药都无法入睡。这是最基本的特征。
抑郁症的症状不是“失恋”“失业”之类的事情造成的。而且失恋和失业这种事,还会因为让人精神聚焦,反而有助于远离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除了上述说的失眠外,还有心悸,无端端的心脏狂跳,像心脏病一样。然后是呼吸不畅,有窒息感。这些还都是初级症状。
更高级的状况是失去吞咽能力,你无法咽下自己的口水,自然也就无法吃饭,厌食症就是这个反应。当然因为肠胃功能已经紊乱了,你永远也不觉得饿。但胃酸会不断的反流到你的食道里。那些姐减肥的小姐姐们要注意,你们如果坚持下来一直不吃东西,就会有机会赢得“抑郁症”。
这里要说明一下,辟谷的人为何不得厌食症,也不得抑郁症。是因为道家不吃东西的同时,还会吞咽空气到胃里,保持肠胃蠕动,这才是所谓气功真正的功能,并非啥搬运打发,于无形之中。而普通人如果参加辟谷活动,因为没有吞气控气的功夫,依旧每天会摄入少量的食物和“孝素”保持身体内脏健康运行。
人体分有两大神经系统,一个是中枢神经,也就是脊椎骨那一条线,它控控制我们的躯体和四肢,如果断了,就变成了了瘫痪。另一个是植物神经也称之为“自律神经”,它负责控制我们的大脑激素分泌和内脏运行周期。
所谓自律神经,就是不受我们主观控制。你剧烈运动的时候心脏就会狂跳不止,增加供血量,大口喘气,增加供氧量。这些不受你控制,你无法通过冥想让心脏停止跳动。但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心脏会降低速率,让你的血液循环减慢,你才能安然入睡,如果保持兴奋,你无论如何睡不着。
不仅如此,你的肠胃什么时候蠕动,什么时候分泌消化液,你根本不会知道,你只知道饿了要吃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肝脾肺肾的具置,但他们的工作周期都按照他们的“生物钟”去工作,这就是自律神经的作用。
抑郁症为何会导致,不是因为失恋,不是因为生活压力大,因为失恋和生活压力大的人是因为缺乏应对生活困难而死的。而抑郁症的是身体造成的每一秒钟的呼吸都很困难。
我曾经在2016年到2017年的跨年,因为私自停药,抑郁症复发,导致春节连续三天心脏每分钟180次跳动,而且一刻不断的跳了三天,由于当时在国外的酒店,窗户是封死的,否则我真的会跳下去。我想只有得过心脏病的人才能有些许的理解。心脏病吃一片药能压下去,而我去医院打了三针降低心脏跳动的药,都没过去,你的耳边时时刻刻听到心脏高速跳动的声音,连续72小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坚持不。我可能更怕死吧,又去了医院,内心还留存一些希望,所以熬过去了。
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我写了一大堆,算是久病成医了。我每个月都会按时去看心理医生,国外的心理医生见到我都会例行公事的问一句话“你此时此刻有要或者的倾向吗”,我说“没有”,他说“好,我们开始治理”。
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困难境地都依然不会抑郁,而有的人没有原因就得了,因为抑郁症是疾病,不是单纯因为心理因素患病的。
就像你说的,有些人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都不会抑郁,而有的人没有任何原因还是会发病,这一点就无法单纯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因为如果是单纯的心理疾病,起码要存在心理、精神压力、或者精神刺激。
真正的抑郁症的病因,在医学上还没有定论,但目前的医学界广泛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遗传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多种因素叠加而成。
遗传因素
抑郁症的遗传不同于我们既往认识的遗传疾病,而是一种遗传易感性,就是说遗传的是更容易患病的几率。就像你说的面对同样的问题下,为什么有的人会发病,有的不会发病。这一点前苏联著名的双生子研究和寄养子研究都证明了遗传与是否发病,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一般说与抑郁症患者关系越接近,患抑郁症的几率越大。所以说“遗传” 并非是绝对的,只是发病概率提高了,也就是我在前面说的遗传易感性。但要确定的是遗传易感性只是一种遗传倾向,与真正的遗传不同。
生物因素
抑郁症是存在明显生物学特征的医学疾病,这一点是医学界通过数百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的结果,这一结果也被医学界广泛用于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之中。比如目前主流抗抑郁药物,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SSRI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是一种可以使人感到愉悦的神递质,而SSRI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使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水平明显增高,从而达到使人感到愉悦感觉,减少抑郁症状的作用。
这一点也是明显有别于心理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是心理疾病的主要病因,主要包括童年负件、应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刺激”)、婚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等。
其中要着重提出的童年负件对于成年后的发病率影响尤为重要。曾经有研究表明,存在童年负件的人成年后患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至少5倍以上。
而这一点往往是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因为式教育是棍棒下出孝子,而且我们的父母总是忽略对于童年经历的保护,为今后的精神障碍提供了发生发展的优质土壤。
所以说抑郁症是医学疾病,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抑郁症患者也不是什么小心眼、矫情、想不开。
相较于我们日常遇到的困难,孩子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