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是临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还比较多,我来回答下!
有三种可能:
出现这样是什么原因呢?
有什么预防办法?
如何治疗?
分别解答下!
看下抑郁症的定义和DSM诊断分类:
抑郁症是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即以情绪低落、做事没有兴趣、思维缓慢、记忆力下降、易怒、易哭泣、懒动,甚至出现厌世、意念以及行为为主要表现。
重性抑郁症障碍,它的特征为抑郁心境或者兴趣或者愉悦感减退的发作持续至少两周,并伴有典型的相关症状(如,睡眠、食欲或活动水平的改变,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观念或行为),必须区别于其他其他几种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它的特征至少2年的多数日子里,在一天的多数时间里,存在抑郁心境,必须无区别于重性抑郁症障碍、人格障碍(比如抑郁型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等。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抑郁症患者,看什么都是灰色的,难免表现为总把事情往怀里想!
一个患有抑郁症的画家用笔来描述Ta的内心,画面全是黑色的、模糊的,好像有各种眼里透着光的、奇怪的生物在望你。
华中师大江光荣教授在一个抑郁症公开课上讲:抑郁症会让Ta反反复复的咀嚼自己的痛苦,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心理反刍”。
这里的“心理反刍”,就是心理用把事情往坏处想的说明!
比如有些患抑郁症的人,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天还是阴沉的天,我的心情还是如此糟糕,哪一天是个头”,一天到晚脑子里就是这个回旋曲,成为生活的中心。一旦这个心理反刍跟意念相结合,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Ta又痛苦又有的念头,反复在那里咀嚼,脑子里边的主观世界一直在想。仔细想想是不是很恐怖?
抑郁症会让Ta的世界充满绝望,这是最要命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对自己、对未来,还是对生活对世界,都没有期盼。若想让一位心理学家去描述一个抑郁症患者绝望的感觉,是极其困难的。我们所说的绝望都不是ta体会到的那种绝望,Ta的绝望是无法跟人说的、非常恐怖的体验。
抑郁症会在Ta反复咀嚼自己的痛苦同时加深对世界的绝望,最后再让日积月累的时间将Ta彻底打败。对抑郁症患者而言,在有限的心理能量里,不停地反刍,时间久了以后,就产生了耗竭,直到把Ta的心理能量乃至身体能量耗干,这个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
可心理总把事情往坏里想,不一定是抑郁症(是不是还需要进一步确诊),也可能是抑郁性人格障碍,这肯定是心理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是中性词。
比如他的归因模式!
案例:一个来访者,他就是什么往坏处想,心理一直是不安,焦虑的!
他大学谈了一个女朋友,毕业女朋友和另一个有钱人结婚了。从此遇到任何女孩,他都自我怀疑。
分手后,他去学车,遇到一个护士,很漂亮的女孩,谈没多久,他感觉他怀疑,这个女孩要和别人跑,搞得对方也很痛苦,就分了。
研究生,他又遇到一个舞蹈专业女孩,很漂亮,谈一段时间,他又自我怀疑,担心女孩子和人跑了。其实那个女孩真的喜欢他。但是他不信。不信对方,就是不信自己嘛。他很痛苦。在朋友推荐下来咨询,现在好了,研究生期间就结婚了,现在毕业几年了,孩子都多大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认知?
下面分享一个非理性思维自动化表现,如果现在总是把事情往坏的想,可以参照这个治疗!
我这里不说杂七杂八的野路子,直接说最专业的办法!
因为很多偏方,想当然的方法,就算有效,那还是不科学,不具有真理的检验性!我们有科学专业办法为什么不用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总是把事情往坏了想,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恢复!
如果是抑郁症就按照抑郁症治疗方案治疗!下面图是个抑郁症治疗参考!
如果不是抑郁症,心理总把事情往坏了想,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去调整!心理咨询师会陪伴您,寻找属于您的答案!
人生五章
1、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还是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我的眼睛张开着, 我知道我在那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4、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5、我走上另一条街。
不管是过去经历什么,通过治疗,你就不会再过去那样:心理总是往坏处想!
可以!
分享两个方法去把握:
通俗的讲,就是小时候养育着,他们要足够好,你有个快乐的童年!
倘若如果孩子从父母那接收到讨厌的信号,不被善待,即使他现在不能表达,也会压在他心里,以后他就是一个一点燃要爆的炸药包,这对谁都不好。
糟糕的关系,也会在未来无意识的重复重演。
现在很多人的问题,都是童年的问题!
孩童时期的心理组成模式会一直持续到成人生活中,这就是暗示说,往昔会在当下不断重演。精神分析治疗会发现:成人无意识地重演(reenact)了过往的人际关系,却不记得曾经有过这样的关系,当他(她)在治疗当中如此表现的同时,也为过往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如果现在什么都往坏里想,可以思考下自己成长经历!如果我们育儿,就注意这方面,避免孩子成为这样!这就是育儿预防!
成年了,有自主意识,可以自我调整或主动求助,做专业治疗。
当你觉得总把事情往坏了想,就自己调解,不要继续恶化!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
这里的不幸可以指的是童年遭受的创伤,如果有心理治疗就不用一生带着创伤生活。那我们是成年了,发展自己这个情况就及时调整!
心理总把事情往坏了想,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抑郁症患者看什么都说灰色的,所以心理把事情往坏处想,不排除是抑郁症。心理问题还是抑郁症是对环境的反应,存在即合理。
出现了,我们就找专业治疗办法!
同时,我们也知道写种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从童年抓起,如果大了,就自我意识,调整或治疗,就不会总是把事情往坏里想了!
心理学家杨凤池老师说:心理美容最漂亮!
我觉得有道理,心理美容,不生气,把往坏处想,多想其他面,比如客观阳光,这样会不会好些呢?欢迎留言说出您的感受!
作者
我是 ,心理学者,育儿心理专家,儿童精神分析师,以精神分析培训和治疗为终生事业,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行走了10年时光。也是这次心理援助者。打字不易,如果朋友们看到觉得对你们有用,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先不讲大道理和大专业,讲一讲小时候的故事吧。小时候住在单位大院里,大家家的房子差不多,父母的收入差不多,学校也差不多,大家玩的游戏也差不多,没有攀比心,也没有妒忌心,那个时候大人们也很平静,互相串门,见面打招呼。那个时候,也很少听到谁谁谁有心理疾病,也许也有,但那个时候也没有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为什么大家都感到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呢?zs的大人(含富人、穷人都有)和小孩越来越多了呢?
一百多年前,工业化之后,许多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上班之后无所事事,于是酒吧、娱乐、球类、影视兴起。这是精力盈余,农民白天种地,晚上还要编草席,哪里有哪些闲功夫。
同样道理,我国近十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农村转移城市,办公条件突飞猛进,双休日实行,人们突然觉得精力盈余了,温饱思,人闲是非多,想得多了,多了,心理活动就复杂了,心理如果是机器,转得越来越快、动作越来越复杂,不出问题才怪呢?
近十多年来,世界越来越精彩,人群分化越来越严重,诱惑越老越大,越来越多,心理这架机器负荷越来越重,不累出毛病才怪呢?!
比如,我们小时候,书包就两三种类型,要么是自己妈妈缝制,要么是哥哥姐姐搞来的挎包,要么是高级的双肩背(极少),现在书包就有几百种,价格从几万到几百。服装、鞋子、钢笔、玩具,从小就面临众多诱惑,眼花缭乱。
比如我的孩子去了超市买个冰糕,半天出不来,说爸爸我实在选不出来,哪个都想买。从小孩开始就面临太多,何况七情六欲这么旺盛的成年人呢?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得到满足的那个状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不幸福,心理就容易出毛病。
刚才说,我们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攀比之心没有被诱发出来。这十几年以来,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群分化两极分化。
同学一场,毕业几年之后,有的人当老板,开宝马住别墅,有的人当上司,有权有势,吆五喝六,有的人在一线,苦苦挣扎,有的人在中间,不上不下。
当你的孩子要上好学校的时候,当你的父母要请名师开刀时候,当你应该提拔而提拔了关系户的时候,你会强烈攀比,导致心理不平衡。
就像上面写的心理就是一台机器,心理不平衡,就是内部紊乱,机器也会发生故障。
别人回答把压力放在第一位,其实,我认为压力放在最后,因为压力大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以上三点都是心理方面的。
压力大,是外界产生的,但是可以传导到心理。压力大的根源还是多和攀比心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工作压力、买房压力、找媳妇压力、生孩子压力、养孩子压力、生病治病的压力、赡养老人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就像给心理机器加上一堆一堆的负担,金属还有疲劳呢,心理机器也会病的。
总感觉自己心理不正常,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先总结一下你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心理不正常。思考一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不是周围人对你说了哪些话?有哪些话暗示你心里不正常。
或者在你与周围人的比较当中,列出你认为什么样的心理是正常的,而你自己存在的哪些心理是不正常的。
然后再比对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正常。
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可能自己的内心,真的有某些纠结的点。可能自己的心理真的有问题呀。嗯至于是否真的有问题,这个还需要去专业的机构来看。
这个现象也有一种病,对应的病症叫做疑病症。什么是疑病呢?就是各项指标检查都很正常,但是仍然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引发了一些焦虑,担忧等心理。
如果这种担心的心理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那么你就需要去专业的机构,找专业人士来检查一下,看看是自己是否真的心理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