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症困扰着很多患者与家庭,他们面临着各种迷茫与绝望......今天我针对《曾患过精神症的人,应该怎么生活?》这一主题,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述。1. 精神症的成因精神症的成因,概括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定论,只是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的后代患病的概率越大一些,也就是说患者及其后代是精神症的易感人群;心理是人在生理与环境长期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患者往往因为生理上的易感性与后天不良事件的刺激,造成心理的扭曲,从而对外界事物产生错误认识,进而使患者远离,其意识成长出现放缓、停止,甚至倒退,心理正常发育的进程遭到破坏;人的生存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也少不了与环境交互。环境的刺激,通过心理会间接影响生理,而对人环境做出的反应又会带来环境对人的新的刺激。这些刺激有良性的,也又破坏性的,具体某一刺激是良性的还是破坏性的,一是看事物本身,二是看人当时各方面的状态以及其对这个刺激做出什么样的反应。2. 精神症患者的特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缺少他人意识与组织意识精神症患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他人意识与组织意识。而人要生活、要工作,就不可能不与他人、不与机构打交道。缺少他人意识,就会缺乏同理心,不会为他人着想,甚至冷漠、绝情等;没有组织意识,就很难与他人进行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难以形成共赢局面。3. 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确定性和安全感社会非常庞大、非常复杂,涉及各色各样的人,会发生千奇百怪的事情,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但是社会之所以可以正常运行,甚至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地向前稳定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确定性与安全感。确定性与安全感是信任的基础,而信任又是合作的基础,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互补长短、放大能力,共享成果等。精神症患者,由于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不顾他人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问题,表达情绪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矛盾和误会,甚至悲剧,从而破坏了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石确定性与安全感。4. 个性的先天性、长期性与稳定性(难以改变性)文章第一部分已经讲了,精神症的病因具有一定的生物因素,也就是先天性。而先天性的影响通常是长期的、稳定的、难以改变的,“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包括人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改变起来也绝非易事。因而,精神症患者的生活注定与常人会有所不同。如果用常人思维来限定患者,通常会适得其反,那将会不仅对患者不利,甚至对家庭、对社会也会造成一定损失。其实,常人之间的生活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相当较小,彼此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起来相对容易。5. 发现兴趣,发现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由于精神症患者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通常他们的社交能力都会不足,因此轻社交类的技术、学术、艺术、体力劳动等通常更适合患者。也由于患者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通常他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常人更缺乏耐心,因此尊重和培养患者的兴趣,非常重要,甚至是他们康复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帮助患者发现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也有利于他们找到人生的更大动力,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乐趣。6. 家庭是患者的港湾,家人是患者的依靠不能说患者发病是因为家庭存在问题,但在这件事情上家庭肯定有一定的责任。既然了解了疾病的成因与患者的特点,家庭就要多理解、包容、支持患者,并引导其逐渐成熟起来。患者进步了,与他同庆,并鼓励再接再厉;患者受挫了,给他拥抱,一起分析过程,让其清楚是继续坚持,还是止损放弃。患者的生活变好了,家人的生活也会慢慢地轻松愉快起来。家庭温馨、理解与包容,也会使患者在社会上具有更好的表现,承受更大的压力或不如意等。7. 创造机会,推动意识成长推动意识成长是维持患者健康生活的根本途径。人的成熟,主要是意识的成长。固步自封的人,必然被社会抛弃。要逐步创造机会、营造环境,循序渐进的对患者因势利导,帮助其培养、扩展他人意识、组织意识,乃至发展出更高层次的宇宙意识。让他有能力看透世界的本质,看清事物的,用平稳的心态与人相处,用豁达的心胸看到各种人事物。8. 不同程度、不同阶段,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生活其实每个患者的家庭都不同,得病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患者所处的阶段也不相同(潜伏期、患病期、治疗期、康复期、痊愈),他们选择的生活自然也不同:在家修养、机构托养、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独立工作,独立生活,还包括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是追求物质的买房买车还是注重精神的简洁充实。因此,没有统一的生活模式适合所有患者。9. 当前社会环境对精神症患者整体上很不利由于目前医疗水平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所限,再加上历史原因,社会对精神症存在大量的偏见、歧视和污名化,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非常严重,精神压力巨大。这些都不太有利于患者公开个人病史。也正因为上述原因,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如果患者公开个人病史,那么他的发展通常是异常艰难的,也是相对有限的。10. 最后的说明每个人都是一个系统,每个家庭更是一个系统,除非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否则不要轻易给他人建议。因为没有一定的把握,真的很难预料你的建议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更不知道这个连锁反应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要解决问题,最好找专业人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感谢邀请,我是精神科医生,肯定的告诉你,可以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上学,上课,甚至高考都可以,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自律,你的未来还是可期的,起码经过治疗后上学或者高考的患者还是有一些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转归有些人可能会说精神障碍患者都是好了犯,犯了好,好好犯犯,没有以后,但作为医生我并不认可这句话,绝大部分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患者,大多都是没有规范服药治疗,或是治疗不充分,缓解期自身准备不足。其实很多精神障碍疾病的缓解期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比如抑郁症,比如双相情感障碍,比如分离转换障碍。即使最严重的精神症,也是可以达到完全缓解症状的程度的。比如我之前的一名精神症患者,读高二的时候发病,办理了休学来住院治疗,在缓解了所有的精神病性症状后,回家坚持服药,第二年复学,经过紧张的学习和复习,第四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双一流高校。虽然是令人谈之色变的严重精神障碍,但坚持服药的情况下,还能学习高中课程,能参加高考,能考上一所让别人羡慕的好大学。所以,如果疾病缓解的彻底,缓解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当然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上课,可以学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缓解期最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坚持遵医嘱服药,在我的病区,所有反复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中,有80%都是因为没有规律服药,或者私自减药,或者干脆停药。所以精神障碍患者缓解期最大的敌人就是不规律服药,只要坚持遵医嘱服药,一定会将复发的几率降低到最低的。另外,作为患者,尤其是精神症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我的建议是要有足够的自己所患疾病的健康知识,知道自己的病是怎么回事,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当精神症状再次出现的时候不要完全受精神症状的支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科有一句话:“学会带着症状去生活”,就是让缓解期的患者及时偶尔再次出现幻觉或者妄想,但因为自身有足够的辩证能力,可以识别幻觉或妄想,不听从幻觉和妄想的影响,就可以做到“带着症状去生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精神患者不等于没有未来,只要你能坚持科学治疗,对自己的疾病由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就一定能够做自己的主人。
我的专业就是神经内科,每天跟脑梗的病人打交道。作为医生,我的建议是:首先,不论是脑梗急性期(两周内),还是恢复期(半年内),或者是后遗期(半年后),如果患者出现“疲惫不堪”,千万不要强行继续活动,以免出现意外情况;第二,分析出现“疲惫不堪”的原因,是活动过度还是身体出现问题比如低血糖,低血钾等?最好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除外躯体本身的病变;第三,如果检查没有发现身体的器质性问题,就要注意是否合并“卒中后抑郁”,这种合并症发生率很高,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疲乏无力,而且上午更明显。总之,脑梗患者虽然需要康复锻炼,但是如果出现疲惫不堪,那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切不可大意,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