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妈妈对不爱孩子怎么办(抑郁症治不好,想放弃了,但又于心不忍,怎)

抑郁症治不好,想放弃了,但又于心不忍,怎

快到正规的医院治疗,想信科学,更不要相信迷信,如:北京的协合医院、成都的华西医院;挂心里卫生科、或精神科(不是神经科),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要多陪孩子,让孩子高兴,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亲的人,(抑郁症们孩子都恨父母,这是自然的。不要让她有轻身或自残。要快点进医院,钱化不了多少,孩子最重要,孩子是未来的财富,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要改变,不要用正常孩子的跟抑郁症惠者交流。

为什么有些家长不认真对待子女的抑郁症

想要认真对待,首先要知道抑郁症是怎么回事。长时期以来,人只重视身体健康,知道身体有病要去医院看,心理状态是从不在意的,无非是想太多,想不开。

大家会用“神经病”来称呼一些有精神疾病的人,当然也被用来骂人。但其实“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一样的,“神经病”是指一类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疾病。“精神病”指的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连最基本的概念都弄不清的人,如何能指望他们能够认真地对待子女的抑郁症呢?

曾经有一个高中女生得了抑郁症,不想去上学,天天在家流泪,奶奶带她去找据说很灵的大仙给她算命,也没用,后来家里人都没辙,父亲气不过还打了她一巴掌,想把她打“清醒”一点。最后,还是在别人的建议下,家里人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一边吃药,一边兼顾做心理咨询,慢慢才好转过来,女生也继续回去上学,最后也考上了大学。

为什么这个女孩家里人愿意带她去找“大仙”,也没想起来带她去看医生。因为在人的意识里,只有身体出了问题才会想起来去医院,情绪问题不是问题,自我调节就行了。

这件事发生在十年之前,对比大众现在对抑郁症的了解,那个时候认知度更低。

这类家长虽然不了解抑郁症,但是好在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还是愿意配合。

最怕的就是明明孩子问题很严重了,父母还在拼命地否认。

之前有见过这样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工作能力也很强。孩子呢,原本很优秀,得了抑郁症之后,成绩直线下滑,也不想去学校,有想法,并且已经开始自残了。医院诊断是重度抑郁,需要住院治疗,但是父母不愿意,总觉得孩子只是青春期叛逆,在跟父母“作对”,尤其是妈妈,根本不愿相信自己寄于高期望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病人”。

这样的父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冒着孩子的风险,也不肯承认孩子得了抑郁症,因为承认了,也就是证明了自己教育的失败,这是他们无法承受和面对的。

得了抑郁症的孩子,本身就充满了痛苦和绝望,而无法理解和拒绝认真对待的父母,又在孩子的脆弱的心上扎上了深深地一刀。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个被父母打了一巴掌的孩子,哪怕最后她已经摆脱了抑郁症,回过头来,她还是对父亲抱有怨恨。因为当时的她那么脆弱无助,那一巴掌,让她永远无法释怀。

十年之前,抑郁症不为普通人所知。

十年之后,铺天盖地的新闻宣传,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信息获取便捷无比,但是人们的观念转变了吗?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欢迎关注 【心理壹点灵】:yidianling0

孩子有抑郁症状,每天除了玩和睡觉什么都不

首先,每天除了玩,就是睡觉的不见得就不是抑郁症,抑郁症也可以单纯的只表现出对某一种事物感兴趣,而丧失大部分兴趣,你说除了玩和睡觉什么都不干,也是因为患者的社会退缩表现,但也是因为兴趣狭窄,甚至兴趣丧失的问题。这样的孩子想要缓解症状就一定去接受系统治疗,因为只有治愈持续的情感低落,这些症状表现才会随之缓解。

孩子的抑郁症状

你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遇见过,其中的一大部分家长,甚至因为孩子就知道玩,认为不是抑郁症,是厌学,是贪玩,可家长们显然没有注意到孩子们玩的并不开心,只是在玩的时候,能够被动的忘记了那种无助无望的感觉。其实这样不能叫做兴趣丧失,而是兴趣狭窄,患者只能都有限的事物提起兴趣,对于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则表现为突然没了兴趣。

消失的兴趣包括很广,比如学习的兴趣,比如运动的兴趣,比如交友的兴趣,比如食物的兴趣,等等原本感兴趣的事情,突然都变得兴趣缺缺。整个人也会表现为一种全面的退缩表现,对于外出活动有一种天然的抗拒,不想上学,整天就想待在家里。

当然,一些孩子可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意愿,或者迫于家长的压力,会去坚持上学,但很可能会发现,脑子像突然变笨,记不住东西,集中不了注意力,思考问题也变得异常困难。所以这样负面的变化也会让孩子们不愿意去学校。

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怎么办?

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抑郁症,我们能给与的帮助依然很多,一般不会首选选择药物治疗,因为的未成年人用药有很多不确定性,在我国被认可用于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也很多少。所以如果患者的抑郁症状不是非常严重,还是应该优先尝试心理治疗为主的治疗。如果非要进行药物治疗,也要选择对青少年影响比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SSRI类的舍曲林,就是我国被批准用于未成年人的抑郁症药物治疗。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我觉得首先要取得孩子们的认可和信任。取得信任后,最好将抑郁症的疾病知识原原本本的讲给孩子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抑郁症状是怎么回事,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悲观和绝望情绪不是来自自己的真实处境,而是来自疾病,是可以治疗,可以完全消失的,自己是完全可以回到本来的学习生活中去的。

真别说,我这个医生,接触过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我发现他们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真正的抑郁症的理解程度和治疗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自己的父母。很多时候,和父母说,等于事倍功半,和孩子说反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说读治疗的接受程度,有很多小患者是自己主动要求来院就医的,甚至还有自己主动接受药物治疗的,而家长还在问,他是病吗?

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离不开家长的陪伴,有家长情感支持的孩子,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去面对抑郁症的精神压力。所以,不管怎么治疗,家长一定要多理解孩子,不要批评孩子,多用心去陪伴孩子,剩下的,就听医生的就可以了。

孩子患抑郁症拒绝治疗,家长该怎么办

其实抑郁症除了跟自己性格有关系,原生家庭也有很大影响。抑郁症患者通常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总是纠结,内耗严重,还有抗挫力比较差,这样导致心理能量低,于是就会出现抑郁、逃避的行为。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往往功能不全,父母不在其位,忽视孩子的情感,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事件。这样导致孩子得不到家庭爱的滋养,或者去补充父母的缺位,或者被束缚的太紧失去自我。

虽然这句话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听,但还是要说,要想让孩子改变,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多跟孩子建立健康的情感链接,多同理他,少讲道理少提要求,同时也要相信孩子,不要过分同情他,觉得他很弱。养孩子不是养宠物。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不愿去做咨询,家长可以先去做个咨询,让咨询师分析一下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优劣点,先从自己开始改变,慢慢你会发现孩子也在发生变化。

孩子得了抑郁症,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不想上学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考试前等多种原因,而最多的表现就是抑郁的情绪。因此作为家长也经常会认为孩子得了抑郁症。

在我的咨询中曾经有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休学在家将近两个月了,孩子的性格本身有些内向,家长在这期间的心理状态也十分的糟糕。一开始孩子会看书,也会做一些手工画。但两个月后好像对很多事都失去了兴致,情绪也十分低落。孩子的妈妈开始认为孩子得了抑郁症。甚至查阅了很多资料去证实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其实在咨询的过程中孩子的妈妈也出现了期盼得到孩子就是抑郁症的肯定。这样的期盼在生活中依然传达给孩子,会让孩子也产生自己得了抑郁症的自我暗示。

这样的想法很危险,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是抑郁情绪,这与抑郁症的差别是很

1.正常人的抑郁情绪,多在生活事件刺激之后出现,用生活事件性质可以解释其情绪抑郁的发生。抑郁情绪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是一过性的,随着生活事件之时间的推移,抑郁情绪也就淡化或消失。

2.抑郁情绪程度不重,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时时刻刻如此,一般无身体不舒服的感觉。

3.能自己意识到情绪不好,想方设法求助亲人或朋友帮助,克服这种不良情绪。

4.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对未来有打算和目标。

5.对挫折或损失能想方设法弥补。

6.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7.改变不利环境,抑郁心情会及时改善。

8.一般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抑郁症的抑郁情绪是:

1.一般没有客观不良生活事件刺激,亲人或身边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病人自己也觉得找不出原因,莫名其妙就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2.如果有不愉快生活事件发生,但这些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发生之间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用不愉快生活事件很难解释其情绪低落,或其情绪低落的程度与不愉快生活事件不相称。或不愉快生活事件已消除,抑郁情绪却没有好转

3.情绪低落几乎天天如此,且有晨重晚轻的特点,不经系统、正规治疗难以消除。

4.一般安慰劝解疏导,难以改善其抑郁情绪。

5.抑郁情绪随着时间推移,并不消失,相反,日益加重。

6.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

7.抑郁情绪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躯体不舒服的感觉,且有思考缓慢,话少,活动少,不愿交往,兴趣下降等。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抑郁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