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不容易治愈。多动症主要是注意力缺陷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症。主要表现在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好冲动,认知障碍,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障碍等表现为主的一组症候群。一般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能够达到很好治疗的效果。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1)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2)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动症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 家长和老师应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 1、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养活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也会减少。因此,该药也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不过,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可酌情增量,药物有效剂量,因人而异家长应经常与老师联系,密切观察反应,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失眠等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可稍减量,2-3周后,患儿即可适应,反应消失。为避免产生耐药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学习时,可以不服药,寒暑假也可停药,但如假日须要学习及做作业,可在学习前半小时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6小时,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才有效果,随意停药,症状又复出现。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可服用1-5年,但随年龄增长,情况好转,药量可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2、教育方法 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教育多动症的患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如有条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内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这类儿童应从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儿童的兴趣而让他们看电影、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这类儿童,应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父母应和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况,征求医生关于治疗上的指导性意见,有条件时,应争取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如果药物治疗和教育措施配合得当,在部分患儿可在短期内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3、行为治疗 行为疗法是利用学习原理来纠正孩子的不适宜行为的一种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适宜行为时,就及时给予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改进。并求巩固;而当有些不适宜行为出现时,就要加以漠视或暂时剥夺他们的一些权利,这样就会促使这些行为逐渐消失。如教师把患儿在上课时间内屁股扭动的次数记下来,倘使减少了,就加以表扬,并且每天给家长带一份报告去,扭动次数减少了,家长就根据报告给予奖励。而奖励的办法可根据各家的具体条件确定,如准许其晚上看电视,或假日去动物园,或奖励给玩具等。 4、饮食疗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大量进食含有酷氨酸、水杨酸盐的食物以及进食加入调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铅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发生多动症遗传素质的儿童发生多动症,或者使多动症状加重。相反,多动症的患儿只要限止这类食物,症状可明显减轻,因此,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是、柑榄等食物。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
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会特别爱动,但是不是多动症一定要通过专业的医生进行完备的检查后确诊。不要家长觉得孩子特别爱动,就是多动症,而有的孩子喜欢动,是孩子对外界新事物的探索不一定就有疾病。
而如果真正确诊了,治疗方法主要有中医中药推拿针灸以及西药治疗,此外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治疗。而最重要的在于家长,一定不要过多的批评指责孩子,而要帮助孩子给孩子信心。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小儿多动症一般能治疗的。小儿多动症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
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当患儿的父母和校方确定患儿的病情或行为已经影响患儿参加学习的能力时,则患儿可以在学校里接受干预治疗。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发现中学生心理可能有问题,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是否有用,或许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哪一类?
(1)成长类咨询: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会有许多成长类的困惑(例如:需要完成自我同一性的任务、情绪波动大、同伴关系的处理、职业生涯规划、逆反与父母沟通不畅)等等,这些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相对而言是阶段性(短期)问题,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能够得到绝大部分的解答,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走;
(2)神经症类咨询:中学生由于面临学业压力、父母期望、社会竞争、校园欺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等,当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症状时,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有需要则应前往医院由医生做专业诊断,遵医嘱服药(心理咨询不能代替药物治疗),所以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先通过药物缓解症状,再辅以相应的心理咨询效果更理想;
(3)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期)是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一方面没有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风险);
总结1:中学生成长类的心理问题占多数,咨询效果相对会比较好;而神经症类或精神病性症状需要先遵医嘱服药,待症状缓解后再做心理咨询,否则效果甚微。
适合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种类有哪些?
(1)团体咨询:中学生非常注重同伴关系,在团体中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通过团体咨询可以给到孩子们启发,在团体中由于同龄(同质),或许有许多共同的困扰,孩子们也更愿意表达,同时对他人持有的不同观点也抱以更开放(接纳)的态度;
(2)家庭咨询: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父母的教养,亲子的沟通模式,家庭背景和环境等等,那么在家庭咨询的过程中,在咨询师的专业引导下,家庭成员能够呈现出原有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共同探索改变与调整的可能性;
(3)一对一咨询: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或者有些心理困惑中学生认为比较私密(比如:青春恋),并不想在团体或家庭里做分享,他(她)可能需要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环境,通过一对一的咨询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倾诉出来,把困扰说出来进行讨论和探索,那么一对一咨询就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结2:根据中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具体问题、程度、影响因素等等来选择适合的咨询种类;更私密、更深层的心理问题一对一咨询更为适合。
影响中学生一对一咨询效果的因素(需要注意的几点):
(1)自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有问题,就强制或诱骗孩子来做一对一心理咨询,中学生原本就处于逆反期,咨询需要遵循自愿原则,所以这种强迫性的可能最终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理想,当然也就没太大的用处了;
(2)保密:中学生强调的是独立性,会有自己许多的小秘密,有些父母会询问咨询师,孩子说了什么?但咨询需要遵守保密原则,否则将失去孩子的信任,成为父母的“同伙”,咨询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3)参与度:咨询的效果并不由咨询师个人而决定,还需要中学生(当事人)的积极参与,例如:在一些认知行为治疗的咨询中,咨询师会给来访者布置作业,那么中学生是否会去完成,投入的程度如何?总的来说就是咨询的效果是由咨询师与来访者一同努力作用的结果;
(4)咨询周期:许多人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咨询一、两次就会马上见到效果!但实际往往是很少见的,心理咨询并不能一蹴而就,立马改变或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它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中学生与咨询师要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具体的问题、共同探讨咨询目标、探索各种方法、去执行及执行调整中可能出现的反复、改善后的维持与巩固)等等。
总结3:一对一咨询的效果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关系(信任度)越好、治疗的积极性(参与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同时咨询效果需要时间,毕竟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那么解决问题自然也有一个过程(不要轻易中断或放弃)。
结语
中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把它视作一个契机,无需担忧做心理咨询是否就意味着自己有“病”,成长类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阶段性的,及时解决(疏导)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未来的发展,不要等到问题越来越严重(积压时间长了),那干预起来则会更困难。
希望每一个花季的孩子都能身心健康! @青云计划@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