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这两者本身的工作内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首先,治疗的方法不同。心理医生就属于医生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看病的,以患者是否有生理性病变为主要诊断标准。比如我认识的精神卫生中心的朋友,都是医学专业的。所以,他们的治疗,就是和医院对待病人的态度,权威的治疗模式,从脑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看病。治疗的结果是要么吃药,要么住院治疗。咨询师,顾名思义是会谈的,是一种双方平等的、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和理论支持的会谈。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和帮助,来访者可以找到自己的资源,重新获得自信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其次,对求助者的称谓也是不同的。心理医生的求助者,一般称之为“患者”,就是有病的人。心理咨询师的求助者,一般称为“来访者”,即前以访谈的来咨询的客户。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找心理医生的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比如精神、出现幻觉、妄想;而心理咨询师是为遇到现实的心理困扰的人提供“心药”的,比如夫妻关系或亲子关系问题等!针对不同的问题,可要挂对号哦。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和亲子咨询,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欢迎您来向我倾诉您的烦恼和迷茫!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真正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呢?”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做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时来访者会提出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心理咨询的经验来回答你的提问。同时,也借此机会普及一下心理咨询的常识,纠正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咨询认识的误区。 第一,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真正的心理咨询是这样的 首先,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要建立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区别于其他帮助职业的最大特点,也是心理咨询可以进行下去的基础。如果没有基于信任的咨询关系,来访者不会把自己的心理困惑告诉心理咨询师,也不相信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所以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始终要运用积极关注、尊重、倾听、无条件接纳、共情等心理咨询特质,已取得来访者的信任。 其次,心理咨询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去进行的,一是心理咨询有职责的限制,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的指责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可以说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各司其职;二是心理咨询的时间限制,心理咨询有时间限制的要求,每次50分钟左右,每周一次,这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初次咨询时可以延长时间,以便心理咨询师搜集来访者的资料。三是咨询关系的限制,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职业关系,即便在心理咨询结束以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也不能以朋友来往,同时,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心理咨询室之外与来访者进行任何咨询活动;四是心理咨询有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可行的,具体的,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实现的。 第三,心理咨询与聊天不同,它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而进行一是要预约,二是咨询过程结构化,三是有时间要求,四是有咨询目标,五是心理咨询要收费,六是心理咨询结束后要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七是心理咨询要布置作业,八是心理咨询有保密要求,九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协商解决问题,以来访者为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身体和心理都趋于成熟,充满活力、富于理想,但美中不足的是未真正涉足社会,缺乏社会阅历,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分析多是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但社会是现实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是像书本里那样层次脉络清晰.因此,大学生阶段除了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才能在将来走进社会时,不论遇到什么沟沟坎坎、是是非非,都能坦然平静面对,理智处理,避免偏激消极.
题主所说的可能是针对国人。在国外,以美国为例,每年约有8000万美国人求助于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接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约37%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3%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在美国,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是很普遍的。相比之下,国人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没有这么高的比率,这跟我国心理健康方面起步较晚有关系,但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善,就我们咨询中心来做咨询的咨客的年龄结构来看,小到3、4岁,大到50、60岁的都有,而且80后、90后占多数;职业分布从饭馆员工到500强企业管理人员都有囊括,国人对心理健康、生活品质越来越重视是能深切感受到的。造成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没有主动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熟悉这种就医。人传统就医习惯是告诉医生症状,然后医生给开药,患者拿着药回家,一天两次或三次服药,过一段时间症状缓解了或者消失了,这就算治愈了。心理咨询跟传统就医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多数时候不拿药。付了钱看病,回家的时候两手空空,这让国人很不习惯,有点“只出不进”的感觉,亏得慌。跟着就会想,这能治好吗?二是自己还得使劲儿。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自己还要做出努力在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等方面做出改变,相当于自己“革自己的命”,这跟传统就医“等靠要”形成鲜明的对比,人都是有惰性的,几十年形成的惯性的东西要改变起来确实需要勇气和毅力。这两条加起来,就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觉得还可以忍。国人的民族个性是隐忍的。不仅看心理疾病如此,身体出了问题,很多人也会选择拖、扛:一般的伤风感冒被拖扛是常有的事。有些人身体有了不明的疼痛也拖,最后查出来是癌症晚期,这也屡见不鲜。心理疾病更是如此,只要自己还没有焦虑抑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还没有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检查门锁到被外人发现、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都会选择忍着不去治,不去看心理咨询师。只算了小账。确实有这样的来访者,打来询问心理咨询的事,问了价格以及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周期以后,会说:“我再考虑考虑。”很明显,他觉得贵了。但是专业人士以及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从心理问题中走出来的来访者知道,这些人算的是小账,是眼前的帐。没有看到或者估算过通过心理咨询使他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等改变之后,给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质的变化所创造的价值。有个高三的女孩子,因为抑郁症休学在家一年,一年时间足不出户,如果不是她妈妈看了媒体对我机构的报道后极力催促就医,这样的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心理咨询半年多,女孩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女孩近期的反馈对生活是满意的。当时治疗的投入确实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如果她的家人只算小账,这个女孩可能还在家里待着呢,她的未来会怎样真是不容乐观。但经过治疗,她可以工作、结婚、生子......过正常的生活,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对孩子最起码的祈盼。如果这个女孩不治疗这些既不敢想也不敢去做。而且如果真要算小账,还是来访者取了大头。想想看,几十年里多少个日日夜夜积攒起来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调整改善解决了,折合每天花了多少钱?这么一算你心里就亮堂了。所以,有了心理疾病要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需要相信:心理科学是造福人的;早治疗早解决;多一份投入早一天开启新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