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得了癔病,在农村,在老百姓当中,都说是中邪了,得癔病的人,让一些妖魔鬼怪的魔住了,伏在病人的身上,病人本身,胡思乱想,身上莫名其妙的疼痛,身体十分的难受,每个人的疼法和难受不一样。在农村得了癔病,通常都是找大仙调理调理,烧点黄纸,在十字路口送一送,病情可能就好了,可能也是迷信的做法吧?有一些人相信,有一些人不相信,如果在医院癔病就属于精神上的疾病,医院可以用各种药物,把癔病治疗好。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经常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这个……我觉得起码不是抑郁症吧。至于究竟是什么,咱们可以慢慢分析。经常自言自语的是什么疾病?首先我要说明的是,经常自言自语不一定是有病,也可能干脆就是一种个人相处的习惯。当然如果总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确实有一点怪怪的。然后在来说一说精神科常见自言自语的疾病: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精神症、分离转换性障碍等等疾病都可能出现自言自语,但一般抑郁症的患者很难出现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的表现。所以文章开头我会说起码不是抑郁症。个人觉得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自言自语最多的患者是焦虑障碍患者和精神症患者。焦虑障碍患者的自言自语往往是一种自我排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而精神症患者的自语常常与言语性幻听有关联。很多精神症患者在存在幻听,或者在没有幻听的时候都会出现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些甚至只是简单的双唇耸动。那么抑郁症应该是什么样?我们把抑郁症分为三大症状群:情感症状群、认知-行为症状群、自经症状群。情感症状群:抑郁心境:源自患者的自我体验(例如:情绪低落、悲伤)或他人观察(例如:流泪、外表颓废);儿童、青少年抑郁心境可表现为易激惹;兴趣及愉明显减退:尤其是平时很喜欢的活动;愉减退也包括减退认知-行为症状群:面对任务时,集中注意和维持注意的能力下降,或明显的决断困难;自我价值感下降或过分的、不适切的内疚感,后者可以表现为妄想;如果内疚感或自责仅仅指向抑郁状态本身理则该症状不成立;对将来感到无望;反复想到死亡(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反复的意念(有或者没有特定计划),或有未遂的证据。自经系统症状群:显著的睡眠节律紊乱(入睡延迟,夜间醒觉次数增多,或早醒)或睡眠过多;显著的食欲改变 (减退或增加 )或显著的体重改变 (增加或 下降);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精力减退,疲乏,或即使最低限度的活动也会出现明显的疲劳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我会帮你解答的。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持续性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以及双相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障碍的形式,对于情感障碍,这个要进行及早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于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只能起辅助性的作用。
谢邀,癔症在精神科也叫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诱因下急性起病,症状带有表演色彩,行为幼稚、做作,有获益心理的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可有明显的幻觉、妄想,有强烈的附体体验,行为紊乱,但经治疗后病情缓解迅速,患者有遗忘,在缓解期社会功能恢复正常等特点;但分离转换障碍的病人经常反复,这和其性格存在缺陷有直接关系。癔症的病人发病和性格有关系吗?当然有,这个答案几乎可以肯定,癔症的病人性格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女性远多于男性,并多见于文化落后、迷信愚昧以及具有癔症性性格缺陷或癔症性人格障碍者,如性情急躁,爱感情用事并缺乏理智、心胸狭窄、比较自我中心会任性、容易接受暗示、喜欢表现自己、或者做作夸张(如演戏样)以吸引他人注意、意志薄弱、易于受人诱惑而犯错等;癔症发作往往是内因(性格或人格因素、易受暗示性、内心矛盾、过去的精神创伤经历、潜意识的致病因素或疾病获益心理机制等)和外因(精神刺激、外伤等)相互结合的结果。内、外因在发病作用上往往成反比,即性格或人格缺陷越明显时,其发病的刺激因素可越轻,甚至稍有不如意即可引起发作;性格或人格比较正常时,在遇到强烈精神刺激时,少数人也可引起癔症发作。多来多次癔症发作后,即使无任何精神刺激,也可由于患者联想或回忆引起发作,这也是这类病人经常反复的原因之一。癔症的治疗对癔症的治疗,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发病初期,如以转换性症状为主或不太兴奋躁动时,首先应采用暗示疗法,往往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兴奋躁动或情绪过于激动的病人,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使其安静下来以便下一步进行心理治疗。对癔症的根本治疗,还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解释、劝导、安慰、鼓励、保证、支持、心理疏泄等等;对有明显心理阻抗者,可采用催眠分析,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精神分析技术,发掘患者潜意识内的致病症结,将他们带到意识域,令患者领悟与理解,并指导他们正确地按现实原则对待与处理,从而获得完美康复。总之,通过心理治疗,使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或人格缺陷,发病的原因和机制,学会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以应对所遇到的应激或问题,估计患者不断的进行自我心理纠正,才是彻底治愈疾病,不再复发的重要途径,感谢关注。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咨询师“”】这是一个被经常问到的问题,是泛指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难以治疗。边缘型人格障近些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心理治疗领域的重视,原因是它们治疗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被称为“咨询师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合作中心《精神障碍的处理》第三版描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包括:情感不稳定或反应性过高,并且情绪突然间摇摆不定,不顾后果地冲动行事的倾向,缺乏预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对挫折的耐受力。某些患者的自我形象、目的性和个人偏好不清楚或紊乱,并且伴随有长期的空虚感。该著作认为,严重的边缘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格障是非常难以治疗的。之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成为“咨询师的”,从旁观者看,首先是这种疾病的治疗容易激发起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自恋。作为咨询师,如果职业生涯中没有很好地治疗过边缘型人格障碍,就不能体现他的水平,所以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此,很多咨询师遇上这样的比例会尝试去挑战,但治愈率不高。其次是边缘型人格的稳定不变。人格是一种广泛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是本性,那便是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但是,边缘型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也被称为“情绪不稳定人格”,特征就是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靠外力很难改变,这是精神障碍医生难当的根本原因。边缘型人格的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再次,这种疾患很难确诊。边缘型人格没有典型的主诉,患者更可能表现出的是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如抑郁、焦虑和精神病。通常没有任何可以立即识别的特征提示这种人格类型。但是,一些特征可随着时间推移而明显起来,这些特征包括:(l)突出的愤怒情绪及以前有发怒的历史;(2)在感到关系紧张、被拒绝或被遗弃时过量服药;(3)对孤独感到恐慌;(4)依赖性严重,可以是带有敌意的也可以是绝望的;(5)明显的冲动行为,人际关系强烈地不稳定,或反复或自伤的姿态(这些特征可能通过首次面谈和收集既往史发现)。因此,评定这种疾病会时间较长,这期间,这种疾患的率非常突出。所以,一般咨询师很可能面临治疗失败和误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边缘型人格的自尊水平和对自我的认知,完全取决于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因此,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复杂性导致该病不仅难治而且由于心理咨询师职业的特殊性,有更大的概率咨询师可能会面临被病人操纵治疗目标和进程。BPD 让很多咨询师感到棘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本身的难治愈性。可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本性显露无疑。不过,从专业性来说,除了 BPD 以外,任何一种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都非常难以治疗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定义:人格障碍“是指患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显著偏离正常,形成了特有的持久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从医学角度讲,精神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从治疗手段和康复水平来看,还相当不成熟。第一,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通过咨询改变最基本的人格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边缘性人格障碍作为 B 群人格障碍当中的一种,也具有 B 群人格障碍的一些特性。正是这些特性加上人格障碍本身的复杂性,BPD的确让很多咨询师感到棘手。临床上有四大类核心症状对于咨询师来讲,都是不容易面对的问题。如情感扰乱、冲动行为、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紊乱的认知系统。所以,当咨询师面对 BPD 患者时,其实冒着双重风险,一是患者带来的职业风险,二还是患者伤害自己的风险。第二,从临床看,BPD 患者对于咨询师既极端依赖又极端对立,而这种依赖和对立常常迅速转换。其实这种特性不仅表现在和咨询师的关系中,这种特性往往还存在于亲密关系里。其实在普通交往中,BPD 患者也时常表现出这样的特性。BPD 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咨询师”的本色可见一斑。因此,即使是临床医师,如果没有相关的训练和案例经验,往往会谈之色变,临床挑战严峻。第三,国内的不少临床精神科医生,包括那些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对于BPD专业背景知识不足,临床训练缺失,有些人对于BPD偏见多,但与BPD病人不少失败或者惩罚性的经历加深了他们的忧虑。很多人会把治疗的低效率看作是疾患严重的结果。从而强化了“咨询师”的偏见。其实,这些年随着临床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这类疾病的经验也在不断推广。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愈率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