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娅普拉斯经典语录 1.所有爱和孤独都是自作自受。《钟形罩》 2.我一头栽了下去,越过以之字形滑雪的人们、学生、专家,穿过年复一年的双重人格、微笑、妥协,回到我自己的过去。《钟形罩》 3.我合上眼睛,世界倒地死去。我抬起眼帘,一切重获新生。我想你只是我脑中幻象。《钟形罩》 4.“…我不认识他们,我从来不曾认识他们,我很纯净。我喝的那些烈酒、我看到的那些缠绵的热吻、回来路上落在我皮肤上的尘埃,所有这些都被净化了。”《钟形罩》 5.一双双眼睛,一张张脸都转向我,我被这些目光牵引着,仿佛被一根魔线牵着似的,迈步走了进去。《钟形罩》 6.然而,在这欺人的洁净与平坦下面,昔日的地貌依旧。我未能远涉旧金山、欧洲或者火星,而要回去重新认识旧日那熟稔的地貌,那些小溪、山岭和树木。在阔别六个月之后,回到我曾经如此情绪激动地离开的地方,重新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似乎不成问题。《钟形罩》 7.因为不管我坐在哪里——在船甲板也好,在巴黎或曼谷的某个临街咖啡馆里也好——我都是坐在同一个钟形玻璃罩底,在我自己吐出来的酸腐空气中煎熬。《钟形罩》 8.天顶上太阳明晃晃的地照着,无动于衷。我真想将自己放在上面磨砺,直到自己变成圣人一般,像刀刃一样锋利而完美。《钟形罩》 9.热水澡肯定不能包治百病,但我想例外也不会太多。每当我悲痛欲绝,或者神经紧张、夜不成寐,或者迷上了什么人却得等上一个星期才能见他一面,我都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这时我就会对自己说:洗个热水澡吧。《钟形罩》 10.远远地,我发现他是一个毫无瑕疵的男人,可是一旦他靠得近些,我立刻就发现他根本不合我的理想。《钟形罩》 11.我看见我的人生像小说中那棵无花果树一样,枝繁叶茂。我看见自己坐在这棵无花果树的枝丫上,饥肠辘辘,就因为我下不了决心究竟摘取哪一枚果子。我哪枚都想要,但择一枚就意味着失去其余所有的果子。《钟形罩》
1、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2、当你被孤独感驱使着去寻找远离孤独的方法时,会处于一种非常可怕的状态;因为无法和自己相处的人,也很难和别人相处,无法和别人相处会让你感觉到巨大的虚无感,会让你告诉自己“我是孤独的,我是孤独的,我必须去打破这种孤独。”你忘记了,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3、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4、武侠小说里也有巨大的孤独感,所以许多人喜欢阅读。你看黄药师可不是一个怪人?所有金庸的人物都是如此,他们是孤独的,闭关苦练着一个没有人知道的招式,像古墓派的小龙女,何尝不是一个「活死人」?所谓「活死人」就是要对抗所有活着的人,当活人不再是活人,死人才能活过来。这是一种颠覆的逻辑。我们都曾经很喜欢读武侠小说,因为当小说中的人物走向高峰绝顶时,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和荒凉。5、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我们贡献自己的劳动力给这个社会,同时也把生命价值的多元性牺牲了。6、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相反地,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七○年代,我在法国时读到一篇报导,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巴黎的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打开收音机,他们也不看也不听,只是要有个声音、影像在旁边;这篇报导在探讨都市化后的孤独感,指出在工商社会里的人们不敢面对自己。7、为什么革命者都是失败者?为什么不把「革命者」这个角色给成功的人?因为成功的人走向现世和权力,在现世和权力中,他无法再保有梦想。8、我想,青春的美是在于你决定除了青春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继续活着,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挥霍。9、头发好像是个人独特性的一部分,一旦失去头发,个性就消除了。有人跟我说,监狱里再厉害的老大,一剃掉头发,就少了威势。头发好像有一种魔力,像是符咒一样的东西,影响人类的行为。10、野蛮到底是什么?如果暴力是一种野蛮,我们的矛盾即在于人一旦没有了野蛮和暴力,以为那就是完美的人性了,实情却恰恰相反,人反而开始失去生存的力量。文明和原始,进步和野蛮可能同时并存吗?如何保有暴力,而把暴力转化成美学,我相信是暴力孤独者一个重要的过程。11、如果你可以细心地去观察,会发现很多暴力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众口铄金」,这句成语是说,当每一张嘴巴都讲同样一句话,其力量足以把金子熔化,力量如此之大!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参与其中。12、思维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大脑,经由大脑去思考很多事物,去推论、推理,最后下判断,就是思维。思维,不应该是学院里空洞的理论,而是生活在一个城市、一个岛屿上的人,对一个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13、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吧!任何一种结论,来得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14、任何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你的思维彻底破碎的,都不够力量;让自己在一张画、一首音乐、一部电影、一件文学作品前彻底破碎,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信仰里重整,如果你无法回到原有的信仰里重整,那么这个信仰不值得信仰,不如丢了算了。15、一个不断地把心神精力用在关心别人那些不打开的抽屉的人,一定是自我不够完整的人,他有很大很大的不满足,而想用这种去满足。我相信,一个直正完整快乐的人,不需要藉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
1. 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人很重要。” 2. 愚昧对于智者固然是一种社会资源,可是利用这种资源掠取的好处越多,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这时候不用你跑到纽约、柏林,你就是站到长城上也会想到,我是人。 3. 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兄弟,我用一位哲人的话给你画个圈儿,你就在里面好生呆着吧,你一出声就会被另一种声音活埋了。” 4. 每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力,只要不触犯法律就行,一个人一个活法儿吧。 5. 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这种人。 6. 这人心事太多、脑子太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7. 你的眼神比你诚实。” 8. 今天遇到高人了,没敢说,怕你晕过去 9. 芮小丹望着他们消失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突然觉得自己很小气,很无聊,只不过是玩了一场自以为是猫戏老鼠的游戏,直到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猫,而对方也并不是老鼠。 10. 芮小丹无声地看着英,目光里包含着超乎寻常的焦虑和荣辱与共的期待,似乎在告诉他:该低的头你已经低了,该招架个一招半式了。 11. 英对这种俗人俗勇的斗气没有放在心上,张嘴就想说:欧阳小姐,你真漂亮……可话到嘴边突然停住了,他看到芮小丹正用那种眼光注视着他,他犹豫了,他甚至想像得出如果他说出了“欧阳小姐,你真漂亮”这句话,芮小丹会有多失望,她在乎他的哪怕是匹夫之勇的尊严。
心理学的书籍很多,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值得的。心理学书籍分专业与非专业两大类。专业书又分很多流派,例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等等主攻哪个流派就去选择本流派需要的书。这里不多阐述。对心理学爱好者来说,理论的学习并不是主要目的,自我成长才是根本目标,解决自身问题,当下的困惑。因此,学习心理学的最大作用就是服务于生活。值得推荐的书籍按照用途不同来区分,我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看过的书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第一,《母亲的羁绊》这本书是美国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著作的以自亲与女儿为主线阐述自亲对孩子特别是女孩儿的影响。每个人都在母亲的影响下长大,母亲的影响是关乎我们一生的,如果你深受家庭关系困扰,这本书可以帮助你以新的视角去重新看待家庭。女性的自我认可、证明自我价值,如何看待自己的女性身份、如何应对复杂的情感、家庭关系,直接受母亲的人格影响。书中有对自恋深入的解释,有具体指导如何走出困境。虽然书中讲述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以及影响,同样适合男性看,从旁了解自亲对男性力量的桎梏,也有助于帮助自己如何选择伴侣,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处理情感的关系。每个人都需要必看的书,强烈推荐。《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著作。阿德勒从小因为身体的缺陷,内心自卑,因而对自卑有深层次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或重或轻的自卑情结,这是人类之共性,当我们在一些自己做不到的,或者不如他人优秀的时候,自卑是本能反应。我们是活在自卑的阴影里一生顾影自怜还是需要我们勇敢地去超越自我?我们是永远活在过去、我不行的自我暗示中,还是不断突破自我,成就更好的自己?如何超越自卑,如何启发内动力?书中首先让你理解活着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当你对生命有更深入的理解,就会油然而生萌发超越自我的成长动力。阿德勒在书中全面的介绍一个女人如何行母道?男人如何行夫道?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的职业,爱情和婚姻的意义,怎样才能通往幸福之路。每个对自我成长有需求的人都需要看得一本书,我们的父母在成长的道路无法给我们正确的指引。这本书就是我们的智慧父母,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和女人,如何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直视骄阳》这是人本主义之父欧文亚隆的著作。你是不是经常感觉到空虚?害怕死亡?生活没有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脆弱,不去逃避内心的害怕和恐惧,勇敢地去面对,安在当下。对死亡的焦虑几乎伴随人的一生,六岁前死亡恐惧还深埋潜意识,他们还无法表达自己对死亡的担心。青春期是孩子大规模爆发死亡焦虑的时期,很多人在这个时期都会对生死有思考,甚至有的想法。对死亡焦虑的逃避的现实感受就是感觉空虚,迷茫,生活失去意义。用麻木应对生活。探索生命的意义,丰富生命质量,让我们每个当下的每件事情都变得有意义是超越死亡焦虑的有效。当我们的自我变得有价值,我们的关注点着眼寻找生活的意义,自然就活在当下。想解决亲密关系看《亲密爱人》,想了解儿童心理看《儿童教育心理学》等等如果想了解家族代际传递对自己和后代的影响可以看海灵格的有关家排方面的书。想了解家庭模式,改变家庭模式,看《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都是适合大众,浅显易懂的,实用性指导性很好的书。与君共勉。
岁月匆匆,人生如烟,转眼几十年一晃过去了,追忆往事,一些事难以忘怀。记得小学时,我很顽皮,常常受到老师的训斥。但又一次,因做得好,老师在全校同学会上特别表扬了我,使我受宠若惊,人都是喜欢别人的表扬的,从此,充满了自信,更鼓足了学习的勇气。还记得上高中时,曲老师在治政课上讲到"矛盾的特殊性"时,讲了一个笑话:一个老婆婆在推磨,十分吃力,几个同学边跑过去帮忙,学做好事是多么光彩的事,可是事后一打听,他是个地主婆。好心办了个坏事。在那个年代是坏人,不应该帮她。现在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当年恩师的教诲也好,批评也罢,或老师的幽默风趣,都像昨天发生的事,抹不掉,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