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楼主所提的问题很有意思,值得我们讨论一下。借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介绍一下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患者内心所经历的矛盾、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
另外,大量研究发现强迫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在神经-内分泌方面也存在功能紊乱,造成诸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无常发挥其生理功能。
强迫症的症状主要可归纳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又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及强迫意向。内容多种多样,如反复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碰到脏的东西会不会得病,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站在阳台上就有往下跳的冲动等。
强迫行为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产生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患者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得不做,比如患者有怀疑门窗是否关紧的想法,相应的就会去反复检查门窗确保安全;碰到脏东西怕得病的患者就会反复洗手以保持干净。一些病程迁延的患者由于经常重复某些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了某种程序,比如洗手时一定要从指尖开始洗,连续不断洗到手腕,如果顺序反了或是中间被打断了就要重新开始洗,为此常耗费大量时间,痛苦不堪。
诊断强迫症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来判断,一般来说强迫症状具有以下特点:
1.是患者自己的思维或冲动,而不是外界强加的。
2.必须至少有一种思想或动作仍在被患者徒劳地加以,即使患者已不再对其他症状加以。
3.实施动作的想法本身会令患者感到不快(单纯为缓解紧张或焦虑不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愉快),但如果不实施就会产生极大的焦虑。
4.想法或冲动总是令人不快地反复出现。
从楼主现有的描述中,很难断定是不是强迫症。因为要诊断强迫症还需要太多信息去甄选、辨别了。建议楼主前往精神病医院进行详尽的诊疗,比如进行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测试。
祝大家健康!
95后小青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强迫症,做事总要反复确认、检查至少两三遍,如何破解?
现在20岁左右的的年轻人患上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的很多,主要和性格有关,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不知什么时候得了强迫症,回想一下最初有症状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想到了什么。
强迫症就是这种个性的人,受到刺激惊吓形成的条件反射,本质是焦虑,反复检查,就是担心出错,可以通过调整不合理认知,建立新的思维程序,优化性格来解决。
迷茫是非常正常的状态,大概每个人都会有这种阶段。身体会感冒,那精神上出现迷茫的时候,也是非常正常的,就当精神感冒了一次就好啦。
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建议:
一、正视自己处于迷茫期的现状,不要把这种状态妖魔化,不要把这种状态的后果夸大。迷茫是没有目标或者觉得目前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的非常正常的心理状态;
二、尝试对自己近期生活或者学习工作进行一次复盘。就像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次阶段考试一样,看看自己获得了什么,成长了多少,错过了什么,还需要改进什么。有了收获,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有了更加努力的动力;所失去的,能够激起自己的动力。
三、勇敢地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不要担心会暴露自己的内心。旁观者清,跳出自己思想的桎梏,听听别人的看法,换一个视角,或许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迷茫或者低落的时候,或许并非要解决一些事情,而有可能只是我们的心里太满了,需要倾倒一些出来,给自己一点时间,慢慢都会好起来的。加油。
如果确诊了强迫症,属于轻度强迫症,可以自我调整治疗或者考虑心理治疗的方法,比如森田疗法、正念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等。如果确诊了属于重度强迫症建议服药治疗,同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