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为单,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一人势单力薄,众人力可移山。单木不成林,三木才是森。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人不可能真的独处,因为世界不是你一个人。小有家庭,大有国家,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成功,才能进步,没有哪个工程是一个人做成的,所以个人主义要不得。现在生活节奏快,有压力,有时想静一静,歇一歇,是正常的。如果就是想一个人呆着才高兴,那你一定得看医生了。
是福。
患有抑郁症但是性格外向开朗是为什么?人们对性格方面的认识是有一些误区的,如表面看性格外向,话多,就是性格好,而表现的比较沉静,话少,就是内向,性格不好。认为只有内向,性格不好的人才容易患上抑郁症,而爱说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在心理学调整方面,区别性格优劣的标准,不是看话多话少,而是主要看内心强大,程度,抗挫折抗打击能力。如元帅从小话就不多,指挥千军万马以后话就更少,但他的内心极其强大,在面临非常不利的处境下,都能保持冷静,做出合理的决断。而一些心理疾病患者,整天述说,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整天的述说,倾述,但是她很脆弱,抗打击能力很弱。有的人就是表面很阳光,但是内心并不强大。
即使是抑郁症患者,当然也会感受到快乐,虽然这种快乐往往可能很短暂,但也确实是真的快乐。这一点从很多地方可以体现,比如我们说的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中就可以明显的体现。轻度抑郁症的标准中提到在一天中的一部分时间赶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毫无兴趣,疲惫乏力;而到了中度抑郁症的时候这个量词变为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到了重度抑郁症的时候,则变成了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所以即使严重到了重度抑郁症,也不见得会在一天中一直都保持情感低落,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当然可以在一些时候感受到快乐,甚至感动,只是因为仍然持续情感低落,所以这种快乐和感动的情感不会持续很久,会很快消退下去的,但不能说他们感受不到快乐,我觉得可能更适合形容说他们只是沉浸在消极低落的情绪之中,无暇顾及快乐。比方我的一名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常常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告诉我父母离异后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孤独的感觉,自罪自责,觉得家庭的不幸都是因为自己,还从上初中开始就多次自残,划伤自己前臂,可粗心的单亲妈妈一直没有发现。直到上大学后,22岁的她在生日这一天再次感受到了悲观,绝望的情绪,又划伤了自己,这才被大学导员发现。可即使这样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和她谈起她玩的游戏,以及管理的游戏群组的时候,也还是会在她的脸上找到属于这个年龄的幸福笑容的。她对我说,游戏里行会的人对自己都很好,前不久还有一个姐姐从深圳给自己邮好吃的。所以即使严重到反复自残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是可以感受到快乐的,虽然可能很短暂,但毕竟是快乐,和我们感受到的一样,真正的快乐。
我是这样理解这个问题的:1、首先你的孩子可能已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准备从抑郁中走出来,愿意和朋友聚会了。2、你孩子可能只是部分功能方面抑郁,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抑郁,如果能从与朋友聚会开始进行一个很好的引导,孩子有可能会走向好的一面了。3、孩子重度抑郁症还愿意去学校,一种可能在家里并不能得到温暖,得不到他能走出抑郁的起点,很可能反向加强了抑郁,而在学校里是一个开放的氛围,总是有孩子愿意和他走在一起,或者从良心的角度讲愿意帮助他走出困境,但未必代表他就爱学习或就此喜欢上了学习,他可能在学校发呆,可能也不与人交流,只是找到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这个环境可能更加加重他的抑郁。4、作为家长,如果孩子重度抑郁还是要要找心理专家帮他治疗,让他走出来,家里也应该提供一个爱的氛围,一个欢乐的氛围让他找到兴奋点,提高他的走出来的愿望,相信他会变好的。如果不积极配合治疗,他在某一个点了抑郁过度,很可能就会自找发泄点,甚至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