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时好时坏的表现(抑郁质性格)

抑郁质性格

一般认为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气质类型可组合为以下15种气质类型分别为:A、典型胆汁质;B、一般胆汁质;C、典型多血质;D、一般多血质;E、典型粘液质;F、一般粘液质G、典型抑郁质;H、一般抑郁质;I、胆汁多血;J、胆汁粘液质;K、胆汁抑郁质;L、多血粘液质;M、多血抑郁质;N、粘液抑郁质;O、多项气质混合型;我们主要看抑郁质,如果对其他类型有兴趣,可以到抑郁症吧留言,也可以自己去网上搜一下。
      典型抑郁质:敏感、谨慎、胆怯、细心,优柔寡断,情感体验较深刻却很少外露,行动迟缓但办事稳妥。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善于观察细节,具有内向性格特征。
      :①充分发挥观察细致、办事稳妥的长处,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使成功的情感体验化作自信心和进取心的动力。
      ②多结交性格外向、活泼热情的朋友,以便在气质上互补。③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加强课后复习消化,提高学习成绩。
      ④重点培养果敢自信、泰然自若的个性品质。H、一般抑郁质:敏锐沉静、怯懦、孤僻,情感细腻、体验深刻,动作迟缓,单调无力,多愁善感,柔弱易倦,但办事稳妥可靠,善于体察他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具有明显的内向性格特征。
      :①充分发挥观察敏锐、做事审慎的长处,创造机会多参加集体活动,对自己每个小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自我奖励,从中不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战胜自卑,增强自信心。
      ②重视课后复习指导,经常锻炼体能,保证充分的睡眠休息。不断提高学业成绩。③多结交性格外向、开朗热情的朋友,做到气质互补。
      ④重点培养自信果敢、临阵不慌、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人不多,多是以一种类型为主,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了解了自己的气质类型,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好!抑郁质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之一,具有抑郁质的人,也只有很小一部分患有抑郁症!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气质类型也不例外抑郁质也不是预测抑郁症的有效指标。

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

这个好识别,因为我以前就有比较严重了,首先这个抑郁症是失眠,不容易睡着了,不过我现在已经好了,吃了很多年的药,让我一下子自己给自己治好了。

一,除了失眠外,可以看眼睛直不直,一般眼睛都发直,发呆,思想不稳定,老是不停的想事情,还有动作缓慢,看着特别肉。还有如果医院贴什么有什么病的症状,抑郁症的人看见了对号入座,怀疑自己一定是上面说的那种病。

二,特别爱去医院看病,可是看病不少,没有发现有特别大的病,和跟大夫说的现象不一定对的上,还有特别爱紧张,一紧张心跳150,一做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跳那么快能不心肌缺血吗,疑神疑鬼,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还有严重感觉身体里骨头在转,非常难受,要不就呼吸困难。

三,不敢出门,害怕看见熟人,看见熟悉的人就麻烦了,心跳一下子就上去了,因为紧张害怕啊,所以心跳快的厉害,这抑郁症症状绝对不是装的,因为他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反正就是难受,怎么也不是,出去门口走路害怕踩着东西一样,慢,不过现在我也好了,以前看见同事,朋友走的远远的害怕碰着,现在不一样了去找同事说话聊天。

如何判断抑郁症患者是否恢复健康

你好,精神科医生来给你解答

一般临床上判断患者是否恢复健康,也就是看是否完全无抑郁症状,而判断是否存在抑郁症状的方法主要是有经验的医师人为判断,或者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来判断是否存在抑郁。

HAMD分为17、21及24项三种版本

HAMD的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0到4),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

HAMD -17的划界是:24分以上为严重抑郁,17分以上为中度抑郁,7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

HAMD信度和效度很好,能够评估精神运动性迟滞这类症状,文盲和症状严重的患者

所以,如果评分在7分以下,持续6 个月,我们是可以认为患者达到痊愈标准的。

当然,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量表毕竟是存在主观的量化工具,可能出现误差,而精神科医生的经验虽然也有主观判断,但是是基于客观抑郁症状以及丰富经验基础上的主观判断,所以准确性反而更高。

对于精神科医生从哪些方面判断患者的抑郁症状是否完全消失也要看患者的几个方面反应,比如:兴趣爱好、精力情况、睡眠情况、工作恢复情况、日常社交情况等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而具体评判标准就是所谓的精神科医生的经验了。当然,这种判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也要持续6个月才可以认为患者达到痊愈标准。

可能你对于上述要求中症状完全消失还要坚持6个月有自己的个人意见,但毕竟这是两百多年的精神医学学科经验总结归纳出的期限。而且,其实这种症状晚期消失后的治疗在医学上被称为巩固期治疗,巩固期并不是治疗的结束,后面还有维持期的治疗,用来减少抑郁的复发几率。维持期的具体时间还要看患者抑郁症发作的次数。一次发作维持期6-8个月,两次维持期2-3年,如果三次发作我们可能就要建议患者长期服药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的疑问能够有所帮助,抑郁症是慢性疾病,症状消失一定不要着急停药,巩固期和维持期的治疗是帮助我们摆脱慢性疾病的康庄大道,请遵医嘱,进行科学的治疗。

抑郁症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有怎样的表现

抑郁症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有怎样的表现?

抑郁症的形成都有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的过程,只不过有的人时间比较短,有的人时间比较长。

抑郁症发展到重度的时候,几乎完全丧失了工作学习的能力,甚至连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都没了。内心非常痛苦纠结,躯体症状非常严重,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内心经常出现恐惧感,总觉得来了。睡眠严重不好,甚至经常彻夜难眠,吃不下饭,一点饥饿感都没有。不运动,整天呆在床上,个人卫生很糟,几乎不洗脸,不刷牙,更不会洗澡。最要命的是觉得自己的将来没有任何希望,自己现在又没有能力,眼睁睁看着那个糟糕透顶的将来一点点临近,痛苦到极点,觉得死了就解脱了。这时很容易出现的念头,甚至实施的行动,所以家属一定要高度注意,随时有人陪着,并寻求外界正确,高效的帮助。

如果一发现有抑郁的苗头,就及时寻求帮助,帮助正确的话,就不至于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错过了很多机会,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是性格问题,是偷懒。也有很多患者,第一时间去治疗,但由于很多方法是低效的,甚至无效,不能科学的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能给出科学可行的康复方案,造成越治疗越严重的局面。

抑郁症的关键点是极度自卑,没有任何价值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但很多抑郁症患者以前都是比较优秀的,调整的时候,利用、挖掘他们身上优秀的品质,过去的成功体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大胆实践,不断地体验成功,找到原来好的感觉,在运用暗示训练的原理,把我能行,我可以做好的思维,在大脑自动运行。

为什么抑郁症会晨重暮轻

抑郁症早上要比晚上严重,也是个比较正常的表现,因为患者自身在承受抑郁症的困扰同时,还要去应对白天很多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可能是工作,可能是人际关系,也可能是各种生活压力,都是很痛苦的,想躲还躲不掉。

我当时比较严重的时候,首先特别懒,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也迟钝,自己心里还知道不应该这样,这会影响工作,影响家人,但是就是没办法,心情特别压抑。

而到了晚上就不同了,不需要应对那么多自己不愿意去应对的事了,只要安心睡觉就好了,我那个时候睡眠质量虽然不太好,但是至少能睡下,心里的负担就会小一些,焦虑抑郁的症状就会缓解一些。

如果把抑郁症状当成一件要完成事来看的话,早上起来的时候,就相当于对即将要开始做某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而这件事能不能办成,能不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满意自己心里都没底,是否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困难都很难说,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觉,所以这个时候最难受。

我以前焦虑抑郁比较严重的时候,每天早上甚至凌晨惊醒的时侯,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反映到身体上就是手心,脚心出汗,心里揪着,浑身上下都有一种紧绷感觉,有时候,醒了就很难再入睡,不自觉的就会想一些想不开的事,很是苦恼。

漫长的一天,就好像完成一件事的过程,可能是顺利的(状态较好),也可能事情进行的不怎么顺利(状态不好),但是不论状态如何,身心都是很疲惫的,结合我个人的感受,我白天的时候甚至一天都有焦虑的感觉,手心脚心会一直出汗,浑身上下的肌肉都紧绷,时间长了,或者严重的时候,感觉腿上一点力气都没有,走路都发飘。

不管过程如何的艰辛,晚上的时候,就好像一件事情顺利的办完了,整个人都会放松下来,也或者说是紧绷了一天,身体上,心里上,已经达到了极限,疲乏的不行了,我那个时候,一到晚上就好很多,也能专心研究一点事,或者找人倾述一下,肯定要比白天强,跟早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患上抑郁症的确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但只要积极的去面对,去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还是能康复的。

我也是走在焦虑抑郁的自救道路上,在这条路上走的久了,会给我很多的感悟,首先要停下来仔细的分析一下自己,自己了解一下自己,也可以说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可以从小的时侯开始回忆,以前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这些事对自己的心里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自己当时的想法是什么等等,找到自己心里疾病的根在哪。当然了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其他专业医生的帮忙。

其次就是减少对自己负面的心里暗示,这个思绪很关键,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又焦虑又抑郁又有强迫心里的人,现在回想起来,以前那个时候,好多的想法都很病态,很多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先是变成了一种思想,在反复的纠结,最后竟然按照这样的错误想法去做事。

最后就是要求助别人,这个包括专业医生的医疗,家人的支持,朋友们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多增加运动,将自己的不好的情绪都随着汗液排出去,再或者找点事做让自己忙起来。

不要着急,慢慢会好起来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