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 要以饱满的激情颂扬身边的优秀党员,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崇敬之情。给你提供几篇范文,以供参考。
解题过程:
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今天,我去敬老院采访老党员,完成我的暑假作业。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敬老院。一进敬老院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听:有没有那位老爷爷是党员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一位老奶奶口中了解到了有一位姓张的爷爷,以前是一位老党员。于是我便去采访那位姓张的爷爷。
我兴奋地来到张爷爷面前,只见张爷爷满头银发脸上满是皱纹,但目光还是炯炯有神显得非常有精神。以下是我的采访内容:
我:“张爷爷我是衢师二附小的学生,听说您是个老党员建国六十周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可以采访您吗?”
张爷爷:“当然可以小同学你问吧!”
我:“张爷爷我们国家马上就要过六十周年的生日了您作为一个老党员亲历了新的成立和改革开放您有什么感想吗?”
张爷爷笑着说:“当然有了,1949年,成立了!那时我才19岁啊,但是从父母亲的口中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因为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从此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我:“张爷爷新刚成立时是什么样子的呢?”
张爷爷:“那时候的,经济严重落后,的生活非常贫苦,国家事业百废待兴,党和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但是我们并没有畏缩,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记得我那时在市煤矿机械厂工作,大家建设祖国的热情非常高,每天都主动加班而且不要任何报酬。我在那个时候表现积极光荣地加入了,成为了党员后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年都被单位评上“先进生产”工作者 。可以说我们那一辈的党员都是无怨无悔的“老黄牛”啊!”
我:“那张爷爷经过你们的努力后新有了哪些变化呢?”
张爷爷:“变化可是很大的,我们的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变化更大:那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是很低极的。出行用的是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了。我们有了自己的轻工业和重工业。还有近几年的啊,航天载人飞船啊等等都是我国巨大的成功啊!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排名第六的国家。”
我:“谢谢张爷爷我的采访结束了。”
我心想:正是有了像张爷爷那样的大批员无怨无悔的工作,才有了我们幸福的今天啊,所以我们作为祖国下一代的主人,一定要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把我们伟大昌盛的祖国继续发展下去。
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党”这个字,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只是不浮于表面罢了。
我们楼下有一位老爷爷,姓朱,八十多岁的人了,但身体硬朗,鹤发童颜。他是一位善良、乐观、热心的老人。无论对谁,他永远都是那么和蔼慈祥。朱爷爷特别喜欢孩子,见到这家孩子,逗逗,见到那家孩子哄哄,不时塞给他们一些小糖果、小饼干之类的东西,还经常在闲暇时给他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因此,小孩子们都很喜欢他。虽然朱爷爷自己八十多了,可是今天帮助楼上六旬的老奶奶提水,明天帮助对门七旬的老爷爷拖地,整个儿一地道的活。谁家的爸爸妈妈吵架了,吓哭了孩子,他就会过去劝劝架,人家一看八十多岁的老人亲自劝架,心里过意不去,也就不吵了。因此,朱爷爷在邻里中的口碑特别好。
这次地震捐款中只靠退休金养活自己的老人居然捐了一万元,着实让人感到吃惊。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他先是一愣,然后告诉我:朱爷爷是一名党员、离休老干部,还参加过解放周村的战斗呢!
我听后吃了一惊:朱爷爷真是一名党员??!!我回想起老人素日的种种作风,的的确确像一位高素质的党员,可是……可是他从来不把自己的种种成绩挂在嘴边,让我直到现在才知道。这才是党员啊!这才是真正的党员啊!永远朴实无华,永远不自命不凡,永远把自己看得像普通群众一样平凡,却又时刻告诫自己身为一名党员要多为群众做事情!
看看以前的周村,以前那个被国民党蹂躏得不成样子的周村,再看看如今的周村,如今这个重新开始在齐鲁大地上流光溢彩的周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如今的繁荣景象是如何得来的?是靠千千万万像朱爷爷那样的军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又靠许许多多像朱爷爷那样的老党员用美德浇灌出来的!
希望人们在享受今天舒适生活的时候,别忘了祖国许许多多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竭尽心力的老党员们,在七一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中向他们问一声好,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顾老师是教小学数学的,她曾经教过我两年。她不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员。于是,我决定在建党90周年之际,寻访一下身边的优秀员顾老师。
沐浴着清新的阳光,踏着欢快的步子。一大早,我就来到了顾老师家。 “您好,顾老师,我是***。”我对顾老师说。
“哦,你坐吧。好久不见了。”顾老师笑眯眯的望着我。
“我这次来呢,主要是想寻访优秀员,就是您。”
“我也算?”顾老师哈哈大笑。
“当然算了,您是优秀教师,就是优秀员。”我说,“好了,我现在要问您一些问题了。”
“有什么问题你随便问吧。”
于是,我从随身带的小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并打开笔记本,准备做一些记录。
“请问,您为什么要入党?”我想,这个问题一定很难回答。
不料,老师却平淡的说:“作为党员,就要忠臣于党,忠臣于事业。我的事业是教师,这是一个光荣的事业。我要好好干,培养祖国的栋梁。因为孩子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
“我长大也要做一个老师,一个党员。”顾老师一句句简单的话语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坎里,让我感慨万分。
“做一个优秀的党员是十分辛苦的,希望你能跟我一样。”顾老师笑眯眯的说。
之后,我们又聊了许多话题。
“顾老师,时间差不多了,我先走了。”
“这么快就走了,欢迎你以后常来玩。”顾老师目送着我走出了她家。
采访活动结束后回到家,我想:这次,近距离地认识并了解了优秀党员顾老师,她不愧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表现得特别谦虚,我想这才是她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将来,我要向她学习,早日加入,为中华名族效力,成为祖国的栋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
今年建党9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通过寻访优秀员顾老师,使我逐渐认识了党、认识了共青团,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念。
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75岁的老人,55年的党龄,一辈子光明磊落,只为他的乡亲他的村民,这就是我身边的员,我最尊敬的人――我的爷爷。
去年的10月4日,由于癌症医治无效,爷爷与世长辞,带走了属于他的一切,留下的是我们对他的思念,留下的是村中年纪较高的人对他的感叹。爷爷是一辈子的员,他有着他们这一辈员所拥有的一切高贵品质:正直,刚毅,耿直。
当我回到村子里时,总是有人问我:“你是陈焕二的孙女呀?你爷爷真是一个好人呀,你看这里的一条条道路都是他当年带领我们修的,还有我们的丰产塘水库也是他带领我们一起修的。”听着这些话语我感动,这是让我们80后的人无法想象的场面,我们拥有的是对明星的热爱和对别人的不屑,我们张狂着自己却不会感动于身边的人,而这一次爷爷让我知道了朴实的美,发自内心的真正赞扬,我相信爷爷会在九泉之下看到这些,看到我的敬爱真情,看到他在我们这一辈人被感动的痕迹。
一直都想为爷爷写点什么,今天终于提笔了,为了爷爷也是为了和爷爷一样的员。爷爷于1930年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一村子里,他经历了国家的一个相当长的困难时期,1950年开始在村里当大队长,1955年就入党了,后来就是村里的大队书记。爷爷在位期间正好是家乡的困难时期,新刚刚成立,一切都在恢复建设时期,为了让村里的人过上好的生活,他努力响应党和毛的号召,带领村民一起辛勤劳动,把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建立好了。爷爷的一生应该是坎坷的,可是爷爷从来都不向他的孙女诉说什么,我对他的了解也是通过爸爸和伯父。
爷爷于1985年退休,退休后在村里开了家杂货店维持爷爷和奶奶的生活,因为是基层干部,爷爷每年只有十多元钱的退休金。听爸爸说本来爷爷可以向党申请国家干部的退休金的,但是因为名额有限,爷爷把他让给了更需要的人。在2000年的时候,爷爷的退休金都只有120元,后来爷爷学会了修自行车(当时爷爷都70岁了),加上开店生活也过得下去。爷爷是一个乐观的人,即使在后来得了癌症以后也没有向党和国家要一分钱。
爷爷身上闪烁着许多光芒,虽然只读了一年的书,但是由于平时的认真,爷爷累积了很多的知识,没有人会知道他曾是文盲,他喜欢看报读书,他关心政治大事,关心国家的大事,好像国家的事就是他的事一样。我记得当时我笑着问爷爷为什么把全国的事都装在自己的心中,怎么就是不把他的事给装下来。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员。爷爷一生都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没有给世人带来多大的幸福,可他留下的是最真实的员给我们的最好的榜样。
爷爷走了,但是他的形象却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至今,老家爷爷的房间里还保存着他的党员证和其他的遗物,更多的是他的一些经历和他的回忆录,希望有一天孙女可以把它公布于众,让世人都知道他们那一代员的辛苦历程和忠诚的信仰。
爷爷,我向您敬礼,因为您平凡却有着我们不可触及的精神,您是普通的员却不是普通的伟大。
同学:
对以上解答如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回复,好吗?谢谢!
很高兴为你解答!
祝你的成绩越来越棒!
最终答案:略
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杂耍技艺.
它分为单人芯子和双人芯子(后来也出现了多人扮演,用车拉着走).
单人芯子有的由一人肩扛,有的由两人平抬,比较简单.
周村历来多扮演“双人芯子”,是用一根钢筋(铁筋)一端固定在牢固的基座上,紧贴着下面一人的身躯通过,再从手部或其他部位伸出,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腰背部.两个小演员扎缚在铁芯上,轻俏稳妥,活动自如.化装为历史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娘”剧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白蛇传”里的许仙与白娘子等等.把底部装饰为花草或神台,恰似上边人物站在下边人物的手掌上或其他玄妙的景物上,随着锣鼓伴奏,翩翩舞动,栩栩如生.
清光绪20年(1894),周村出动芯子72台,每台配饰各种旌旗、伞扇、乐队,游艺队伍行列长达七八华里.年间,周村每年元宵节多数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由附近村庄扮演杂耍、芯子等进城表演.战争时期停演.
新建立后,各单位纷纷扮演杂耍、芯子庆祝胜利.这种活动逐渐恢复.
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是北方商业重镇,民俗活动异彩纷呈,驰名齐鲁大地的“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当地人喜闻乐见.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安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3月15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安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安奶奶的画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三叩六拜请了神灵,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后来,周村人把芯子这一独特的民间表演形式搬到了元宵节来展玩,成为周村元宵节的一大特点.
芯子的抬轿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铁条支撑的.这铁条也被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它道具,使人看不出来,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芯子伸出平台之上.最上端,为演员们打制了一对脚踩的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型铁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棉絮将演员从足到腰和支撑他(她)的铁棍紧紧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装扮着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铁芯子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这些戏装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见的周村芯子戏曲人物造型有《天仙配》、《麒麟送子》、《昭君出塞》、《吕布戏貂蝉》和聊斋故事等.现在也有以新故事为题材的,如以热播电视剧《大染坊》的周村陈六子为造型.
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动的人员,十六个扛芯子的,外加十六个换班,一个吹哨子的,四个拿护杆的,五个锣鼓班子,两个推旋络的,四个扯旋络的,三个推招子的.为了扮演者的安全和保持抬芯子走时的平衡,芯子支架上置有两根长飘带,一前一后交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芯子左右侧又另有两位同样妆扮的青年汉子,他们手执长长的钢叉和软叉,是芯子的护卫和开路者.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岁至11岁,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点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上芯子前不给水喝,饿了就吃奶糖和鸡蛋,踩芯子虽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梦想就是踩一回芯子.听行家说,保持芯子平衡的最大秘密是在芯子底层空间里,那里非规则地排列堆放着大小不等的石头,压箱石头的位置和多少,对整台芯子的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放置压箱石头,是检验一台芯子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标准.
周村芯子常常是一连出动十几台,鱼贯缓行招摇过市,芯子的队伍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的招子(名旗),中间的旋络(花幡),最后才是芯子.旋络是其标志,用上好的绸缎扎制,主要由飘带和花节组成,层层嵌套,有的上面还缀有小镜子,远远看去光芒四射,耀人眼目.招子就是矩形或三角形的小旗子,写着芯子的名称.路边的观众伸着脖子往后看,看到招子和旋络,就相互喊道:芯子来了!芯子来了!
芯子是周村古城扮玩的最大看点,看热闹的百姓真是目不暇接,盯着这一台,又怕漏掉那一台.但见彪形大汉们身穿红、黄、蓝纯色服,精气神儿十足,抬着芯子,一走一颤.踩芯子的金童玉女们衣着华丽、头上身上珠光宝气,脸部施以京剧的重妆,或凤冠霞帔,或金盔铁甲,脸上化着浓妆,婉转妩媚,他们高高地站在枪杆上,或荷花上、花瓶上,个个超凡脱俗,酷似天仙下凡,一路高高地招摇而来,惹得路人连连称奇,有人一叫好,芯子便停下来让人细细观赏,小酷哥靓女们便很得意,水袖甩得更加卖力,整个身子飘动摇摆,观众更是满目生情.比如《白蛇传》,两个演员扮演青蛇、白蛇站在第二层,走了桃花运的许仙则高居第三层,三人都身穿彩服,飘洒自如.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动的“转芯子”,孩子们一蹬一蹦,芯子就上下翻动不停,煞是热闹好看.
旌旗铺展、绣带飘扬、锣鼓助阵的芯子一个接一个一路走过,十八杠芯子一路上浩浩荡荡蜿蜒数里路,将古城的大街小巷都绕遍,路人扶老携幼紧紧跟随.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有才子佳人,有斩妖除魔,有忠孝节义,有诗书传家.一台台芯子,就象一座座流动舞台,凌空而来,飘然而去,韵味十足,迷人之极.听周村一些老艺人说,解放前给泰安奶奶过生日时,每个街口都有供桌,最多的时候出了72台芯子,而且还不兴重样的,连潍坊济南的人都来观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显示了天下第一村的绝世风采!
庙会和元宵扮玩是人的狂欢节,周村人心里更是有芯子情结,过年看不到芯子,心里就不踏实.2004年,是周村开埠100周年,芯子等一些古老的扮玩形式逐渐恢复生机,在给老百姓以精神享受,传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内涵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