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情商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情绪”。
易激动、易抱怨、易发怒,都是情商大敌。
这里讲几个小技巧:
1,遇到不同观点的时候少说话,说出来也未必是正确的观点;仅仅是“我的”;
2,遇到对方批评的时候笑笑,说“感谢指正”就翻篇了;抵触无非激化更多的批评;
3,遇到占便宜的时候给他满足他,便宜本身就不值钱;
4,遇到领导的时候多赞美,赞美就是“情绪行贿”,哈哈
5,遇到抢风头的人,就让他抢风头,风头都是炮灰的代名词;
6,遇到蠢货更要赞美他,跟他置气还不如把他鼓励到更蠢一点,并把他赠送给更蠢的人,他们才会相互伤害;
7,别把自己降格为“受害人”;
8,多“吃亏”,没“坏处”。
1938年3月,八路军115师参加了太原保卫战的外围作战之后,奉命准备到吕梁山区去建立根据地。正准备带领部队前往吕梁山区的115师林师长得到了一个很糟心也很让人震惊的消息,该师参谋长周昆带着刚从那边领来的3万元的军费走了。
这个周昆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湖南平江人,参加了秋收起义,跟着一起上的井冈山。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就属于持有原始股的老股东。之后,周昆的职务一路晋升,先后担任过红三十四师师长、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军长、一军团第十师师长、第三师师长。此外,还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到长征前,红伍扩大之后,新编成了两个军团,也就是八军团和九军团,就军团军长罗炳辉,八军团军团长就是周昆。
他这时候的这个级别有多高呢?这时候的粟裕还是师级干部,参加北上先遣队的时候,才出任红七军团的参谋长,而这时候的陈赓还只是红军干部团团长,罗瑞卿在一军团担任参谋长,黄克诚长征时期在三军团当师长,罗荣桓在一军团当政治部主任。而这时候的杨得志、杨成武等人,都还只是团长,在抗战开始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一方面军被改编为115师,下辖两个旅,师长众所周知,政委,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参谋长就是周昆。
资格又老,职务又高,而且长期担任军事主官,虽然没上过军校,但是却担任过红军大学代校长,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又能出任115师参谋长,可见周昆的军事能力是不差的,起码是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认可。尤其是红军大学校长,这个职务可是很不一般,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有过正轨军校训练的人担任,周昆并没有上过军校,却能担任这样的要职,说明他的军事水平要超过当时许多同级别的干部。
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老同志,而且是高级干部,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经历了井冈山时期、中央苏区时期、长征时期、初到陕北时期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岁月,都活下来了,而且也熬过来了,见过多少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那是真正的百战余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但就是这样一位老革命、老红军、高级干部,却在抗战开始后,条件已经有所改善的时候,仅仅为了三万元,就了,说出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他却真的就这么干了。
关于周昆,一直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解释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周昆曾经走位115师参谋长到武汉参加过国民组织的参谋长会议,他在会上见到其它部队的参谋长都有小汽车,收入也高,生活条件优越,而他却感觉自己很寒碜,所以有些怨言。他还说,时任国民行政院长孔祥熙给了他三万元,让他带回来犒劳八路军,以感谢八路军保卫他的山西老家。在会议结束后回到八路军总部时,周昆还曾在彭总面前抱怨过这个情况,当即遭到朱老总、彭总等八路军总部首长的严厉斥责。
不过,这个解释似乎稍显勉强。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各级干部和的各级将领都有所接触,也不免有人出现过这样那样的思想波动,尤其是曾经的黄埔学生,虽然在红军时期和他们的同学都是对手,但是现在时期见了面,都很热络,更容易出现这种攀比心理。更不用说贺老总这种参加革命前就已经担任过军长职务的人,连肖劲光、李富春在北伐时期都挂过中将军衔,但他们却都没有贪恋荣华富贵,而是毅然选择了革命道路,何以周昆就突然见钱眼开,了呢?
无论这个解释是否靠谱、可信,周昆这样一位参加革命多年,久经考验的老红军、老革命、八路军的高级干部,确实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再未在历史上出现过。对于他的下落,一般的说法也都是他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度过了一生。而他虽然,但是因为并没有投降,也没有投降日寇,所以并不是叛逃,只能算是一个逃兵。所以,后来也并未追究过责任,当时又兵荒马乱,没有查找过他的下落。如果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尚在人间,看到那些曾经的战友都成了元帅、大将、上将,他又该作何感想呢?
提到根据地,人都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根据地为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那民风淳朴,军民融洽的人文气息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看剧的时候大家应该都有这种感觉:只要侦查员或八路军战士到了根据地观众的心就特别踏实。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是因为我们的心里都觉得根据地没有坏人。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根据地是个什么样子。
我军的第一个根据地,是元帅1937年11月在山西五台山创立的。结构采取的是三三制:员占三分之一,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士绅农民占三分之一。是不是很?根据地的治理只要不是都一视同仁,包括地主、富商。
一些逃跑的地主阶级,八路军也邀请他们回乡投资经营,表现好还可以参政。这样的措施很受地主、富商的欢迎,所以他们积极配合八路军的减息减租的政策,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一下子减轻不少。
在经济上,根据地提倡自由贸易,鼓励当地或外地的有钱人到根据地投资兴办企业,并由八路军负责安全,保护他们的财产。在税收上一律平等,工人、地主、资本家都是按照实际收入缴纳税收。
随着贸易、企业的兴起,农民除了种地,还可以去上班。上班也很人性化,需要签订劳务合同,工人要遵守劳动纪律,规定每天工作时间最高不能超过十小时。最重要的是没钱还可以低息贷款,这样就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了。
工作之余还能享受教育的权力,当时根据地吸引了全国四面八方的人才,在根据地只要你愿意,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学文识字你都可以学到,关键是还免费。
正是由于这么多好的政策,才使广大群众团结在的周围,八路军才能稳扎在日军的后方。这样的世界除了日子清贫,是不是很好呢?
河西走廊,承包大西北最美的风光,此生必驾!
它是一条让人热血沸腾的线路,既能让你欣赏到夺人眼球的大美风光,也能让你里感受到历史厚重的人文气息~
河西走廊,曾是大国梦想的源起,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是古诗词里苍凉辽阔的边塞之地,千年前,驼队漫漫、驼铃悠悠,陆上丝绸之路因它畅通,也拉开了对接全世界的大格局。
(猜得出这是哪吗?摄影@会员·XinYi)
如今,集雪山、草原、戈壁、沙漠、花海、丹霞等景观于一身的它吸引着众多“好色”自驾者前来,试图翻开那一部绚丽磅礴的千年史诗…
甘肃西部,以河西走廊著称于世。
从地图上看,甘肃东西狭长,两头粗中间细,看起来像一个直插西北的哑铃,而河西走廊就在这哑铃中段至西头,形如走廊,又因地处黄河之西,于是被称为“河西走廊”。
(制图@《自驾地理》)
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的星星峡,是一个长约1200公里,宽约10公里到100公里不等的狭长地带,在它的北面有马鬓山、合黎山、龙首山,南面则是如屏障一般,几乎贯通整个河西走廊的祁连山。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一本厚重的书,那么祁连山就是它的序,要理解河西走廊,必须从祁连山开始。
(河西走廊地形地貌,制图@《自驾地理》)
横亘在甘肃和青海之间的祁连山绵延千里,在骁勇善战的匈奴眼里是“天山”,东起乌鞘岭,西至当今山口与阿尔金山相接,由多条西北东南的高山与宽谷盆地平行排列组成。(山峰多海拔4000-6000米,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5000米之间。)
而当我们把视线移到祁连山的周围,你会发现这片地带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北边有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边是干旱的柴达木盆地,西边是库木塔格沙漠,东边还有黄土高原,非常干旱的一个地理区域。
制图@《自驾地理》
祁连山恰似上帝的神来之笔,如一座湿岛,为河西走廊带来无限生机。 祁连山发育有3066条冰川,总面积2062平方公里,如同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冰川融水源源不断从山间流向沙漠,也就在这片绝境之下,滋润出了整个走廊绿洲带。
至此,祁连山之于甘肃乃至的意义,已经很明了了,正如《国家地理》所言:“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高原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直逼青藏高原,那也就不会有河西走廊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河西位于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西接西域,东联中原,俨然是西北地区的大十字路口,注定了它的一生将不可能平凡。
得益于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灌溉,河西大地水草丰美、沃土千里,吸引了诸如月氏、乌孙、塞种、匈奴等各大西北游牧民族在这繁衍生息、角逐争锋,使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走廊摇身一变超级民族大通道——历史上有不少于40个古代民族进出河西走廊,有的只是匆匆过客,有的则建立了地方。
(河西走廊中部的焉支山是匈奴的故里,它们在这座大山里生活了大约300多年,图@《自驾地理》)
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西去的咽喉,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也因此成为东传的要道,是内地石窟开凿较早的地区,整个走廊遍布石窟群,简直就是一条“石窟走廊”。
说起石窟,相信你会脱口而出的是莫高窟(敦煌)、云冈石窟(大同)和龙门石窟(洛阳),其实在武威默默无名的天梯山石窟才是石窟的“鼻祖”,它的开凿时间比这三位都要早,关于这个天梯山石窟,还有值得一说的故事,我们下面会讲到。
河西走廊主要石窟分布示意图,制图@《自驾地理》 参考自《国家地理》
假如你在金秋时节自驾河西走廊,就会发现这里还是一条“黄金走廊”——到处都是金黄的田野,那是河西著名的“玉米制种田”,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都出自这里。此外,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想不到吧?气候干旱、降水少的河西走廊农业居然如此之发达?!
一幅秋收的油画,摄影@《国家地理》脱兴福
其实千里河西走廊本就地势平坦,得益于祁连山水系的滋养,土质肥沃,且引水灌溉便利,水量较为稳定,加之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有史以来河西就是个“大粮仓”,满足军需的同时,还能在中原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调出大量粮食救灾。
从民族走廊、石窟走廊到黄金走廊,头衔众多,河西啊,你不愧是自然和文化上至关重要的一条走廊。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千年的时光在我们眼里不过一个个枯燥无味的数字。
对于河西走廊来说,两千年的春夏秋冬,无数个故事激荡在这广袤苍茫的天地间,才沉淀成如今这瑰丽厚重的模样,让我们得以幸运地窥见那被无数人书写的伟大传奇以及被无数人赞叹的大美景观。
从兰州(古称金城郡,河西第五郡)出发,沿312国道进入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乌鞘岭,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是中原进入河西地区的第一道屏障。
17岁的霍去病还没有骠骑大将军之名,他年少轻狂、意气风发,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一生的传奇,他犹如天降战神,六战匈奴毫无败绩,让匈奴哭喊:“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甘肃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而交汇点在乌鞘岭,制作@《自驾地理》)
乌鞘岭作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沿312国道过乌鞘岭,河西宏大的历史画卷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徐徐展开——汉、明长城在这里相会,蜿蜒西去,夯土板筑的墙体经受千年侵蚀,大多已经化为土埂。
假如你还能在河西走廊上看到壕沟或烽燧,就需要好好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了,在想象中穿越时光,回到那段金戈铁马、热血豪情的沧桑岁月。
明长城遗址,来源@《河西走廊》纪录片
乌鞘岭位于武威市南部,武威一名,取自表彰霍去病武功军威之意,炫耀着当年汉王朝开拓西域的大国雄风。
别看现在武威在河西四郡里不大出名,两汉魏晋时,甘肃大部分地区都由属省级的凉州管辖着,而武威就是当时的“省会”(治所)。(后来,武威的名称一度被统治者改为“凉州”。)
在汉唐之际,它就是西北地区的军政中心、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四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大凉都的国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大都市”。
(西汉时的凉州,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所管辖的范围很广,武威正好处于凉州的腹心,又是距离长安最近的河西第一郡,凉州“省会”非它莫属,制作@《自驾地理》)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法师西行求经途经这里,就曾感叹道:“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
武威,作为丝路重镇,也一度成为我国北方的中心。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大师鸠摩罗什。
公元382年,生于龟兹国(今库车)的大师鸠摩罗什,早已在西域乃至中原声誉鹊起,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年,一场千里征战因他而起。
鸠摩罗什像,摄影@VIP会员·天若有情
为抢夺鸠摩罗什,前秦苻坚派遣吕光攻打龟兹,没想到就在两人班师回朝途中,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吕光留在武威建立后凉国,以近乎囚禁的困厄了鸠摩罗什17年,佛学就误打误撞地以这种,在武威中转,广泛地向东传播。
另一个就是北凉国国君沮渠蒙逊,受鸠摩罗什影响的他在成就大业前就已是信徒,为方便僧人禅修,他派遣僧人昙曜带领工匠,在武威城南百里外的天梯山,建造石窟。
也因此,开创了一种新疆以东地区存在的早期造像模式——“凉州模式”,成为后来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直接源头。
(天梯山石窟,大佛依山而建,脚下碧波荡漾,1958年,为解决缺水问题,由于当时对历史遗迹重视不够,天梯山石窟旁被规划了黄羊河水库,来源@《河西走廊》纪录片)
如果说武威的美在于人文之美,那么张掖的美则更为直白狂放,简直可以说是河西走廊的颜值担当。
离开武威,沿G30高速前行,会途经张掖的山丹县,距离县城50公里的地方有个山丹军马场,2000多年前由霍去病为屯兵养马而建,是当前世界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马场。
山丹军马场,来源@《河西走廊》纪录片
草原是祁连山中段最重要的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骑上健硕的马匹,脑海里响起“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一头扎进蓝天白云下,被祁连山、湖泊衬托的高山草原风光里,放飞自我,呼吸自由的空气!
而如果你人品足够好的话,或许还能看到万马奔腾、尘土飞扬的壮观景象。
(山丹马场分为总、一、二、三、四这五个场,一般游人去的是景色最美的一场,在这里还能欣赏到一条幽深的奇妙峡谷,名为“窟窿峡”,制图@《自驾地理》)
张掖,"张国之臂腋,以通西域",自诞生之初,就肩负厚望,它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将在千年之后,凭借七彩丹霞地貌而出圈。
张掖丹霞之美,在于一种矛盾、碰撞之感,在亲临目睹之前,你我的固有思维里的丘陵是单调无趣的,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样一片荒凉、寸草不生的广袤丘陵,居然被奇妙地赋予油画般艳丽的色彩。
张掖七彩丹霞,摄影@《自驾地理》
那一丘一峦,一沟一壑,曼妙、遒劲、气势磅礴...每一笔都是天地造化无意遗落人间的。也许我们不会像地质学家一样,清楚地知道它如何形成,但当站在它的面前,就如同与一位上亿岁的老者对视着,他悄然无声,却带着一股远古力量浸入你的心脾,让你在浑然不觉中震撼许久。
张掖之美并不止这一处,面积广阔的丹霞和彩丘地貌,在临泽县和肃崖南裕固族自治县之间。
分布在肃南境内的冰沟丹霞,相对没有七彩丹霞出名,后者以色取胜,前者则以形取胜,最大的特点是连片构成的丹霞像宫殿、像古堡、像窗棂...更值得观赏者细细琢磨。不管是七彩丹霞还是冰沟丹霞,要想拍到它们最美的模样,需得在雨后天晴或黄昏时刻。
冰沟丹霞,来源@《河西走廊》纪录片
除了荒野之美,张掖还有更接地气的一面,诗人罗家伦在游览张掖后,感叹道:“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
每年7月,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张掖民乐县十万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金黄色的油菜花海和碧绿色的麦田参差相间,在蓝天白云下流光溢彩,一派高山田园牧歌之景,视觉和嗅觉得到双重感受,让人心旷神怡。
民乐县扁都口,摄影VIP会员·四季藏香
离开张掖一路向西,也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一座在戈壁滩上崛起的城市,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由于处于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的交汇点,又是西域进入中原的第一关隘,这里不仅保卫着西北边防安全,同时也维护着明代丝路的畅通。
嘉峪关最吸引人文爱好者的莫过于雄浑的长城文化,而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城东北的嘉峪关滑翔基地是个不错的选择,以雄鹰的视角,俯瞰无边无际的戈壁大地。
嘉峪关,摄影@会员·KID
继续往西,来到敦煌,河西走廊就进入尾声了。西汉时,敦煌和酒泉分属两个郡,但现在已归属酒泉市管辖了。
如今,敦煌可谓河西走廊上最耀眼的明星,其洞窟、壁画和彩塑之精美绝伦,引起了乃至全世界的注意,还诞生了国际化的敦煌学!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小编就不在这里赘言了。但莫高窟的壁画还是很平易近人的,又萌又生动的内容,观赏门槛低,仔细琢磨还能得出些有趣的猜测呢!
飞天
菩萨,很潮
对了,还不能错过敦煌一处沙山与泉水共存的奇异景观——著名的鸣沙山与月牙泉!
“大漠黄沙,千里驼铃。河西脚印,楼兰依旧。武功军威,洒酒入泉。张国臂掖,敦煌盛大。”
1200公里,这将是一场时空错乱、眼花缭乱的人文行旅,大美风光与历史底蕴齐飞,绝对体验感满满。
如果你想更全面地了解河西走廊,墙裂推荐大家看下纪录片《河西走廊》,好评率超高!看得人热泪盈眶,恨不得马上背起行囊出发!
那么,千里迢迢来到大西北,如果你有更多时间,行程当然可以再扩展一下啊,两条自驾线路给你准备好了,请查收!
河西走廊,夏秋季节最美哦,制作@《自驾地理》
有的,八月十五前几天,己准备好去亲戚家串门,第二天早上出去跑步,就发现小区被封了。
因为昨天准备串门,准备的东西多,并没有影响我家的生活。封控七天,串门的礼物都被自己吃了。
可有的邻居准备不充分,生活无助。好在街道社区帮助我门想办法,平安过了七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