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孩子吃饭的心理问题(孩子天天吃小零食该怎么办)

孩子天天吃小零食该怎么办

随时经济的发展,家庭环境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的父母,生怕孩子饿肚子,没有吃饱,就买各种零食,之前我就其中一个这样的父母,我们家之前每个月会逛两次超市,每次逛超市,女儿会选很多零食,回家后不到一个星期会吃完,而且很多都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吃的,我觉得我应该改变,我的改变有几种,1我把一个月逛2次超市的次数改为一个月逛一次超市,而且零食会让她选择2种,不超过3种,如果不按我说的,就一种零食都不会买。2零食买到家,吃的时候要经过我的同意,才能吃,我会去检查。3买零食的时候尽量不要买垃圾食品,这些就需要父母把关,告诉孩子,有些零食比如果冻之类的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样孩子心里就明白。4更多的时候要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需要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慢慢的坚持,一定要去检查,这些是我自己的体会,也许很多父母有更好的方法,期待分享。

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

您好!非常感谢您提问。我将以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视角为您答疑解惑。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六到十二岁的孩子人格发展处于勤奋对自卑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积极情感能力的重要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与别人比我是有能力的吗”。

当这个阶段孩子受到友好对待、被我们充分支持时,就能培育出孩子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从而呈现出有能力的人格状态;反之,孩子就会出现缺乏生活基本能力感、自卑、无价值感等心理发展障碍。

六到十二岁,孩子开始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埃里克森认为,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和心智渐趋成熟,孩子掌握了更多的生活技能,认知迅速发展。孩子表现出“勤奋”的心理状态,孩子愿意去学校,积极学习各种技能,愿意跟伙伴交往。当孩子愿意学习,主动做一些家庭事务的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是呵护孩子的这种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陪伴孩子写作业。小学阶段,孩子的作业量变多,我们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还会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而我们跟孩子交流最多的也是孩子的学习和作业。

孩子一到家,一些家长就开始唠叨了:“赶紧吃饭,吃完饭要写作业了”, “这次考试的成绩怎么样”等等。更夸张的是,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做各种规定,比如进门先拖鞋、放书包,然后去喝点水、吃饭,吃完饭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还得早点洗漱等,孩子一进门就给孩子安排好各种事情。

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对孩子自主安排学习、安排生活的干预。孩子处于“勤奋”的心理状态,本来就会自觉自愿地学习。我们家长的要求和控制会破坏孩子的“勤奋”状态,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慢慢走向自卑的心理发展状态。

那么,我们家长如何做是呵护孩子“勤奋”的发展状态呢?

首先,我们家长要明白,家是讲爱的地方。孩子回到家需要爸爸妈妈爱的滋养,我们家长要给孩子的永远是微笑的面容,大大的拥抱,给孩子拥有足够的能量去面对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挑战。

其次,我们家长要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处于“勤奋”的心理发展状态,我们家长要做到收手,提供孩子自由和空间,相信孩子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回到家,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做的是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告诉孩子:“宝宝,爸爸妈妈爱你,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爸爸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有什么需要可以来找爸爸妈妈。”

第三,我们家长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学阶段也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的时间,自己在一边看书或者跟随一起学习,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得到家长和学校老师以及同伴的认可。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供孩子参与生活的机会,孩子自己打扫房间、独自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的学习用品等,我们都可以借机肯定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告诉孩子:“妈妈真开心!宝宝可以自己打扫房间了/自己去超市买东西了/准备学习用品了,真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鼓励孩子,肯定孩子,满足孩子需要被认可的心理发展需求。

孩子独立性的增强,还会增加孩子的竞争意识。从身高、体型到学习成绩,孩子都会跟同龄的小伙伴比较,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听到两个一起学乐器的孩子说:“我要跟他比一比谁厉害”这类的话。孩子在比较中获得认可和自信,但是我们家长要注意的是自己不能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相比,一味地拿自家孩子跟别人相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自卑。我们家长要在孩子有这种比较的时候,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竞争。

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处于勤奋对自卑的阶段,我们家长要做到用心呵护孩子的勤奋状态。帮助孩子走向勤奋、自信、进取、有能力的发展状态。

感谢您的阅读思考。希望您有收获。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系统落地的家庭教育方法,习得家庭教育的能力,欢迎关注我们。@怎么做家长

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善莫大焉!欢迎转发!

孩子就是不爱吃饭,也不饿,两岁半一天一碗

下个月就四岁的女宝。吃饭就头疼。出生就母乳一岁断母乳吃奶粉,一直到差不多三岁还不怎么吃饭。三岁到现在奶粉早晚两次,一次210毫升,前几天开始没吃奶粉的,感冒了一下现在脸蜡黄的,饭也不正经吃,真是愁死人了,不吃我也不勉强,就饿着但你饿她几顿她顶多吃一顿像样的又开始喝露水一样不吃不叫饿,爱流口水张嘴睡觉有点爱蹬被子网上说是积食,我也用山楂苹果炖水喝了,感觉没多大作用。走出去别人说你当爸妈的一个个的五大三粗的,娃瘦的不拉几以为大人光顾自己吃了。提起来就头疼,幼儿园也不开学天天在家散养,饭也不吃在想难道还是把奶粉捡起来继续吃吗。真是头疼

怎样解决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我读高中的时候,就碰到过这类问题。必须正面面对,否则很难。

后来,我能考上985中靠前的,我觉得和心理疏导还是有关系的(感谢母校,那个年代竟然有前瞻性去重视这一块,否则我可能在普通本科了)。

首先,重要性,我觉得不用多说了,否则你也不会来问这个问题。

其次,如何解决,必须去找专业的人。

一般学校里面是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疏导。

因为心理问题延展开来问题很多。一个人也不可能做到心理完美(世界上就不存在完美)。

高中阶段,还是有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所以一切疏导还是要迎合高中阶段的实际需求为主。

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我知道每年国家在各个学校里面投入心理建设方面的资金很大,而且在心理老师储备方面也砸了不少钱。所以学校的心理建设这一块,针对性更强一些。

最后,别不好意思。这是关键。我当年最开始是不好意思。因为那个时代心理问题很多人还无法理解,总觉得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了。现在大家都接受了。

心理疏导,自己觉得很普通,就好像人体经络放松类似,那么就大胆去找学校专门的机构去沟通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