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因心理疾病离家出走怎么办(男孩15歲愛發脾氣愛出走爲什麽)

男孩15歲愛發脾氣愛出走爲什麽

病情分析: 你好,孩子的爱发脾气是很正常的,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有叛逆心理的。但离家出走,是不好的,需要慢慢的给孩子沟通!

生气了想离家出走该怎么劝说

当你生气想离家出走时,我理解你的情绪。但是离家出走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建议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谈,倾听你的烦恼,找到解决问题的。离家出走只会让你更孤独和无助,而家人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我们可以一起寻找解决方案,互相支持和理解。请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一起成长。

抑郁到叛逆不见家人,离家出走,打根本

抑郁到叛逆不见家人,离家出走,打根本不接,该怎么办?

根据题主的描述,主角应该不是中年人,或者不是做了父母的人!因为做了父母的人,身上扛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任,忙于谋生工作养家,是没有空闲去叛逆赌气离家出走的……

如果主角是青少年,他身上带有手机出走,应该问题不是太大。这种孩子,不操心油盐柴米及工作前途,而是生闷气,闹情绪,心理敏感得一触即发!这种情况,除了一点点性格抑郁遗传因素之外,源自于平日太娇惯了!从小一切都以他(她)为中心,全家人围着他(她)转,让他(她)自小就产生"唯我独尊"的观念,性格自私,好东西非他(她)莫属,久而久之,全家人倒要看他(她)的脸色行事了,一旦稍有异议就大发雷霆,寻死觅活的,一家人过的是提心吊胆,胆颤心惊……

这种情况在社会家庭中不少见!因为计划生育导致孩子珍贵,所以,父母爷奶们将其如同掌上明珠,什么苦都不让他们吃,什么活都不让他们干,导致这些孩子们走向社会时,处处碰壁,自私,不会与人相处,没有礼貌,不会理财,不会干家务活,受不得半点挫折……导致这些原因的就是两个字——溺爱!

都说苦难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的确如此!看看六十七年代的孩子,再看看如今的孩子,物资生活虽然优越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反而不及……因为,现在的孩子受的挫折太少,一旦受挫,容易抑郁或暴怒……

对于题主今天所描述的问题,我个人建议:不要频繁打给他(她),免得他(她)更烦或益发掌控家人的弱点!以免下次遇到烦恼事又重蹈旧辙……听之任之,待其时间过去几天,头脑冷静后,自己尝试到出外的难处了,自然而然就回来了……

回家来后,家人千万不要挖苦讽刺他(她)或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那样会便他(她)的内心再次埋下隐患……

总而言之,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他(她)就行了!

云大附中一男生因为心理压力大离家出走3天

亲爱家长朋友,就孩子离家出走的问题,对你们的处境和遭遇,我感到了你们的焦虑、无助、纠结、痛苦……,也许有无数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到底哪里出了错?、“到底该怎么办?”等问题占据了大部分大脑思考的空间,但又没有能力解开。所以,除了对你们感到同情外,我不得不向你们“敲黑板”,面对孩子“行为跑偏”的问题,我们家长需要做好这两件事。

第一、 尝试更正心态。

这是重中之重。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鸡汤,而他是一个耐心去调整的实践过程。

“我该如何引导?”透露了家长想急切知道答案的心态,恨不得最短时间内,只用接收几句话就能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马上用于孩子,让他迅速改变,朝我们想要的“那个人”去发展。从提这个问题就能折射出做家长的焦虑,是的,巴不得上午提问,中午获得方法,下午去操作,晚上孩子就改变。我们静下来想想,这不大可能吧。

其实我们也发现,不止是家长,连我们普通人都会出现这种急于求成的迫切心态,比如我们听过或接触过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欧洲简史》、《唐朝简史》……,他们的出现正好满足人们在极短时间内要了解到一个历史或地理领域的知识需求,一分钟就可以获得以前花三个月才能掌握的知识,在这种需求下,其实折射出的是一个急切的心态,也就是急功近利。

实践之后我们都知道,家长即使拿到了解决方法,但也不可能立即出效果,再者,想要获得解决之道,也并非朝夕。急切的心态衍生出急切的情绪和行为,孩子看到了,自然就学到了,面对学业压力大的现实,他很希望迅速解决,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纠结、焦虑,他急躁得没有时间与他人交流,不愿意花时间思考让事情变好的更多可能性,只想快速在内心寻找答案,选择离家出走或许是他认为能迅速的解决痛苦的方法。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追名校、找名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分钟让孩子掌握……”、“三招学会……”,还有证书热、补课潮,不正是家长急躁心态和焦虑情绪的表现吗?是时候刹车了,停下急切前行的步伐,喝口茶、品杯咖啡,思考一下,我们这么急匆匆地做事到底想要什么?现实吗?有效果吗?孩子失败了又如何?……也许一时半会找不出答案,没关系,做几个深呼吸,模仿一下《疯狂动物城》“闪电”的说话样子和行为,尝试让自己慢下来,同时又能给自己带来几丝幽默和欢乐……

是的,不要想着孩子能一日成才,而要思考他怎么才一世健康。这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改变的过程,习惯变了,思维模式也就变了,心态就会慢慢变换了。所以,我们先不谈如何引导,而要把重点放在自身心态的调整上。

心态影响态度,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调整了,孩子对你的态度和对学习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如果你对孩子表现出“孩子你可以慢慢来”,“我们允许你暂时地掉队”;对他的学习显示出“学习是终身的,不必一口吃撑,一次消化一部分可以品味学习的美味。”“我们观察一下,还有什么事是值得肯定的,虽然你的学习成绩倒数。”我们可以试着感受一下这几句话后面的感受,感觉如何?是的,当你给他的痛苦少了,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的概率又会有多大?

第二,要学会学习。

家长朋友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做了(说了)些什么,让孩子这样(离家出走)?”也许有的人会说,主要还是学校和老师的严要求和高压政策所致。是的,我也承认,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这里留下疑问,下面解答)。“为什么同在一个学校,同处一个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就表现得求知欲很强,学习主动性高,意志坚定,学习专注度高,能在可能和失败中越挫越勇?而有些孩子显现出对学习的随意性很大,得过且过,抗压能力低,遇到困难容易逃避或放弃?”

对,这是孩子性格特征影响的。我再追问:“是什么影响或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征?”“家长可以做什么来调整孩子的性格特征?”“孩子在什么时期、家长用何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性格特征?”“孩子意志品质和注意力塑造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你能观察到孩子的哪些智能发展得有优势?”请问家长,你能回答出多少个问题?又能亲自做好多少个?

不用说我都能预测得到。很少!因为我以前受邀到各校做家长心理辅导讲座时也问过同样的问题,结果显示就是很少。我再自问:“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下的结果而让人遗憾呢?”就是不愿意、不喜欢去学习。我们都习惯把孩子交给学校或社会上的培训班,希望孩子在其中学习。那种对孩子良好成长的期望是向外交给社会来完成的,并没有花精力和时间让自己学习和成长,探索自己的不足,补充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完善自己的人格 。

那学习什么?我认为学习的首要目标就是修复关系!修复或重建一个稳定和谐的亲子关系。其中,你要不要学会良好亲子沟通技巧,你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你怎么做,孩子才会服?你要不要学习孩子发展的关键期,知道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及可能出现的内在以及解决之道?要不要学习一下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要不要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和影响力?学好这些,就可以服务好“构建良好亲自关系”的学习目标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关系需要更好地打造——亲密(夫妻)关系!我们要清楚,良好的夫妻关系决定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在这个部分,需不需要再学习一下?在我为青少年学生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看似去解决学生,其实我会集中精力地去辅导家长,唤醒家长自我改变和成长的内在动力,先梳理好他们的亲密关系。家长改变了,关系也跟着变,推动家庭关系变得更和谐温暖,也就促进孩子的自我调整。

送给家长一句话:“有了关系(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一切都没有关系(问题或困难);没有了关系(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一切都是关系(问题或困难)!”所以,我不会告诉家长如何做可以让孩子乖乖地去学校上课,不会离家出走?这是“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而是建议从系统入手,从做好关系开始调整。这才是治本之道。而这一切,都需要家长们去学习。

在哪里学习?其实现在有很多机构、亲子教育中心、心灵成长工作坊都会是你学习成长的选择地,或者参加一些公益的家庭教育讲座,讲师会给你学习的信息,还有各种网络平台(如“荔枝微课”、“千聊”、“十点读书”、“喜马拉雅”等)都会有相关微课推出,让你更便捷地参与学习。只要你有心,学习的形式、地点都不是问题。

就孩子离家出走引发出家庭教育相关话题的思考,在这里我可以给大家一些学习的重点和范围,帮助你有效地去引导孩子。

1.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重点关注第五阶段。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行为特点、自我同一性和解决之法。

2.了解不同类型的人格特点,分析自己与孩子属于哪一类,学习合适的相处之道。

3.学习心理营养、儿童发展关键期,反思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后天有计划弥补。

4.学习并实践高效沟通法,打造健康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5.学习合理归因法,引导孩子正确归因,构建良好自我认知,激发自信心和力量感,消除无力感。

6.怎样帮助学生明确人生使命和目标,并清晰达成目标的方法。

……

还有其他的知识点就暂不列举了。当你进入到学习的圈子时,你会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家长朋友,在圈内学习氛围的感染下,你的学习会被带动起来,更积极主动寻找更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或学问。

再回到上面留的疑问,“孩子的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不是学校和老师造成的?”我们要清楚,只要在有高考、中考的教育系统中,都存在较重的学习、考试压力,每所学校、每个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是一样的,同样,老师所承受的升学和教学压力也差不多。老师的教学属于一对多,相比来说对孩子的了解和把握肯定不及家长与孩子的一对一,在这样大环境下,为了顺利教学,老师只能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学校的规定来教育孩子,也许存在一些偏差。问题就出在我们家长不懂得与老师沟通,找合理的时机,用合理的与老师进行交流,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更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所以,重点在于家长的沟通能力、情商需要学习和加强。故,是家长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导致学校和老师没有充分把握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出现“偏差行为”( 选择了离家出走)。

这里我再补充说明一下,孩子所在的学校,我以前做毕业论文时有很大部分是在这里开展的,也认识里面的一些老师,所以对此有些了解,它是昆明最优质的学校之一。正因为学校的优秀,出现了一个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的学生,大家就习惯性地关注或猜测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作业量,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该校留给学生的作业量在当地排名并不靠前哦)。学生出现“偏差行为”可以理解,也属于正常,哪所学校没有出现过学生离家出走的例子?甚至出走的时间更久,或者出现危及到生命的现象?就是因为太好,我们就不允许它出纰漏,希望它一直好下去!甚至盯死缺点不放,认为它不应该出现!这样的认识,不正好证实了我们对教育的心态需要改变吗?

“焦点在问题和过去,人生只会在痛苦的漩涡中挣扎;焦点在方法和未来,人生就会出现更多美好的可能!”。所以,刨除杂念,选定焦点——“心态”与“学习”,专心做好!所谓的引导之法,自然会在做好这两件事后出现给你。这就是我告诉家长朋友们的答案。

不好意思,或许让迫切想要知道指导意见和方法的家长们失望了,今天的回答我并没有给你们具体的答案和细致的操作方法,虽然我有。因为让你们调整好心态,主动去学习,亲自去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并完善人格,这样对于家长自己、孩子还有整个家庭,都是一件有益的事。的确,家长的人格完善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是的,我不会“授之以鱼”,只会“授之以渔”!

希望你们明白!谢谢!

抑郁症夜里总要外出怎么办

病态一种,要寻安静,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世界。有此事,作为监护人就需要费心了,尽量帮患者扭转回原有的生物钟上,且加強看医食药,使患者能尽早康复。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