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期望的心理特征包括表现出一定的期望概率; 表出个人的气质和性格; 表现一定的行为动力; 伴随着客观环境及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消费期望具有一定的可诱导性。 消费期望的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指消费者心理发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包括消费者观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决策购买、使用商品形成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反馈等等心理行为。
特点如下:
1、复杂性 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过程中,经历了收集信息、产品评价、慎重决策,用后评价等阶段,其购买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在广泛了解产品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做出购买决策。如购买计算机、汽车、商品房等。
2、可诱导性 诱导促销的对象是消费者,所以诱导是沟通企业同消费者在情感、情绪、价值观、道德观、习惯、作风上的一致性。诱导促销要能打动消费者才能达到促销的目的。这种活动就是企业同消费者的心理碰击。越是能打动消费者的心,诱导促销的成功率就越大。
3、综合性 根据消费者购买商品用来满足的需求层次不同分类,生存与安全方面的消费品。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消费品,消费者为了解、实现其理想,提高自身价值方面的消费品。
4、发展性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也是生产供给的存在理由,但在现实操作中的逻辑却可能是恰恰相反的,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情形也可能是消费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即获得感是为了证明经济发展的正当性。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分支研究消费者心理。很多经济学中的理论其实也与消费者心理学有交叉重叠的地方。所以想系统解读消费者心理,可以从这两个学科入手。
总体而言,人们在消费中的行为并不全都是合理的,许多消费决策如果掰开来揉碎了分析,就会发现消费者并不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理性的。而很多商家正是利用了这些不理性行为背后代表的心理运行原理,来预测消费行为、扩大自己在消费决策中的影响力。
比如诱饵效应。
如果消费者面对的是两个不相上下的选择——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其实是很难抉择的。这时,再加入一个诱饵选项,选择瞬间就会变得容易了。所以我们常常会在购买东西时遇到商家会有几个套餐,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其中一定有一个套餐看起来不划算或不够有吸引力,其实在设计之处,它的诱饵角色就已经被定好了。
再比如,现在很流行的网红店,只要红起来,一时间大家都会趋之若鹜,是否真的有购买需求或者产品是否真的值得购买都好像变得不重要了,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趋同心理,总想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即所谓“跟风”。
所以,非理性是消费者心理中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对日常生活最能产生影响到特征。记住我们都有可能盲目消费,时常观察消费活动中那些和“少花钱多办事”理念矛盾的行为,是解读消费者心理的很好的切入点。
多年前,我在一个菜市场的旁边,偶然认识一位老大爷,七十多了,是个老工程师,一个人住在一个小房子里,房子就两间,加一个厕所一个厨房,是一层的,有个很小的院子。
我认识他之后常去看他,他四十多就离婚了,然后一个人住在这里,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他也不要他们回家看自己。
一个人做点手工活,赚俩菜钱。加上退休工资,活的也不算穷。他没有几个朋友,我算一个。每次去了,他就开心招呼我坐下,拿个小杯子,泡一杯越南咖啡给我喝。他自己就抽起一根烟来。
那杯咖啡很香浓,在咖啡香里,我就傻傻地问他很多问题,他都尽量回答我。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浪费他很多精神,有些问题,其实不必问他,自己慢慢就会领会了。
他子女都是国际名校毕业,工作也都很好,常常买给他的好衣服,他都拿去送给有需要的人,自己就穿街边买的十几块一件的衬衫,二三十一条的裤子。
一套衣服穿很多年,但是在他身上一穿,特别整洁有型,因为他站起来的时候腰板很直,七十多也很挺拔,瘦瘦的,眼神矍铄,看起来很有气质,那些衣服穿起来好像有仙气。你也不会想到他的衣服这么便宜。
他自己做饭自己吃,一天三餐正常吃,但是吃的很少,菜几乎每天都一样,水煮红萝卜白菜土豆啥的一碗,有时随便炒个菜偶尔吃回鱼,请他吃饭吧,啥菜他都吃两口但不多吃。
因为我觉得他懂很多东西,就叫他老师,他说不要客气,最好别搞老师学生这一套,大家聊聊天,当朋友即可。
我在和他的相处时,觉得只要呆在他身边,就有一种特殊的内心平静的感觉,可以说是磁场,也可以说是他气息给我的影响吧。很安静,内心不会乱。我慢慢发现他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人。
我那时学佛学道,经常问他各种这方面的问题,他总是用很平常的话回答我,一开始我还感觉有点不适应,因为听到的都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话了,我很喜欢听术语,听天花乱坠的东西,可是他从不说半个术语,我连一个佛字都很难从他口里听到。
可是他一给我解释问题,却十分豁然。这让我十分受用。慢慢地我自己品咂这些回答,才发现他说的那么好。
有时我不免怀疑他是不是真懂,就问他一些佛法的专业知识类的问题,他偶尔会应我的需求,开口说几句,不但佛法,道家的,西方的,各种学问居然随口拈来融会贯通。我才真的心服口服,他是真的都明白。
后来他告诉我,说我的文字障太重了,太喜欢看知识看开示但自己却没有什么体会感悟,所以看了很多术语名词知识,都只是仓库里的废品。要多在生活中沉淀感悟,知识才会是自己的。
他和我说事情,从不推崇什么东西,哪怕是大师所说,我提出来他也是淡然地告诉我,要去理解人家为什么要讲这些,针对什么情况讲的这些,不要拿起一句话就执着。
他也从不贬低什么,有时候聊天聊到一些人神共愤的事情,他也拍案骂娘,但是轻轻骂一句而已,随后他就会告诉我,都是有根源的。
从他那我学到了对人和事的完整理解和包容,因此人也越来越淡定和理智。
多年后我回想和他的聊天,大部分内容,基本不是在传授我什么知识,都是在教我怎么破除内心的执着,对观念的执着,对某些事的执着,对方法的执着,对目标的执着。
当时我根本没有体会到,后来这些年在生活中,我自己体悟,恍然大悟他其实是在教我怎么去掉内心对一切的执着。
他从不说要我去执着这种话,这三个字,甚至执着这两个字他也没说过一次,但是说出的很多话,却自然让我心开了,不再执着了。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在人生的几次重要精神转折点,几乎快要崩溃的边缘,都是他一两句话,就把我救了回来。
我当年是一个满脑子幻想的人,总是各种各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包括对学佛修道的诸多幻想。
可是他一直都引导我平淡地生活。不要对这些东西充满期望。
一开始我根本不懂为什么,我甚至还觉得他是不是故意要打压我对这些的渴望,我当时充满宗教激情和修行人的那种炽热,无法理解一个平凡的生活,柴米油盐的日子里,会有什么佛法的真谛。
他常常告诉我一个人要活在眼前,专注地去过平凡的日子,少用头脑,多用心。
这句话,少用头脑多用心,我用了差不多七八年时间才尝到了味道。用头脑,人变得浮躁混乱,虚妄。而用心,才能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如实的时光。
他给我推荐了一部电影《世上最快的印地安摩托》,这部电影是安东尼霍普金斯演的,这位老演员的演技精湛,把这个主角活在当下平凡如实的生活,演绎地非常精彩到位。
他告诉我,你看懂了这部电影,就懂了很多。我去看了这电影,果然对我认识什么是平凡生活的影响很大。
我一开始总觉得,他不像是个修行人,从来不说一个佛字,极少谈佛经的内容佛法的术语,常常在那听歌也都是听五六十年代的爵士乐,喝的是咖啡。我就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学佛人。有一次我问他,你拜佛吗?
他说:我每天都拜啊。
我说:我怎么没有看到啊。
他说:拜佛不是拜给你看的,也不是拜给佛看的。
他就带我去后屋,原来他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恭恭敬敬地点着香。观音像旁边有一副对联:繁华落尽终无悔,尘烟散处不如归,横批:红尘如梦
他说,这是他自己写的对联,这句话送给我。
我再一看,发现那根上供的香的烟居然成一条直线,往窗户外面飘去。好像有人在窗外用气吸着一样,我很惊异,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心里纯直,诚心拜他,没有什么稀奇古怪。
他又给我看他抄写的东西,原来他没事喜欢在家抄写东西,我问你是不是抄经,他说我不是抄经,是抄写《寒窑赋》。一看一大捆纸,上面密密麻麻不知道抄写了多少卷寒窑赋。
后来我搬家了,离开他了,临走时他送我几本书,都是他唯一私藏的禅宗的书籍,前几年他就不再和我聊天了,这些年每次问他一些事情,他都是几个很简单的话,大意就是好好觉照念头,平凡生活,珍惜日子之类的。
可是这些话,都在我慢慢地体悟中,深刻体会到了重要性。
这位深藏不露的老朋友,是我的忘年交,他曾说,也就和我有点话题聊聊。我不知道他现在在何方,我们随时在也能联系,
但是可是每次我想打字,却发现无话可说,要问的问完了,他要说的也说尽了,问候身体健康过年过节的问候,他都非常不喜欢和甚至排斥,
于是我们进入了无言的交流,我知道他希望我在生活里去体悟他曾说的那些话。只有自己体悟的,才是真正的有用的。感谢他,我最好的朋友和改变我一生的老师!
怎样思考问题的本质?
这要从三大根本的层面来说明;
第一个层面是:问题是什么?要先从根上找到答案,先分类,再定性,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什么性质?是良性的还恶性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先例?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部门?一切从事实出发,用事实说话。
第二个层面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什么原因?什么因素导致的?影响有多大?成本有多大?代价是多少?背后的深层诱因在哪里?利弊是什么?这些都要找出来。
第三个层面是:问题怎么解决?谁来解决?用什么解决?解决方案是什么?能否彻底的解决?
所以思考问题本质的宗旨用儒家的就是:格物致知,溯本探源,用道家的就是:万物同源,可测,同佛家的就是:明心见性,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