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见所闻,男性抑郁症患者远远高于女性,也许是男人的压力过大的缘故。我弟弟就是个抑郁症患者,他曾咨询过一位心理医生,男人和女人抑郁症患者的比例是多少,心理医生说,据他自己的临床经验,10个抑郁症患者里只有两个是女性,而且还是轻度患者。可见,男性抑郁症要占大多数。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男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也不乏抑郁症患者,一些死于的大作家、大艺术家也常常是由抑郁症引起的;比如海明威,茨威格,川端康成,马雅可夫斯基,杰克、伦敦,法耶捷夫,叶赛宁等,他们的就是长期的思虑过度,日积月累而导致了抑郁症,由长期的抑郁而陷入了深层次的孤独之中,才使得他们对生活产生了绝望感,他们只能用死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抗争。在现代高节奏的生活中,男人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生活和思想上的双重压力常常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特别是一些高知识阶层的男人更容易产生抑郁症,原因自然是他们长期用脑,思虑太多而导致的,脑力劳动者相对比体力劳动者要高发的多。另外,抑郁症患者性格大多都比较的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长期寡言少语,郁郁寡欢。我想,要解决抑郁症光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抑郁症患者应该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辩证施治,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从孤僻、孤独、郁闷的性格中解放出来,给自已一个开朗、阳光、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以上只是个人见解,难免有偏颇之处,望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教,感谢不尽。
是所谓最爱他(她)的人,最亲近的人,管教出来的!。
你好,你的女儿大概率是出现了转躁表现,也就是说你女儿的精神疾病诊断应该不是单相抑郁,而是双相情感障碍,之前是出现了明显的情感低落表现, 所以住院的时候医生诊断为了抑郁症,但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转躁,并且出现了躁狂或者轻躁狂的症状表现,比如你说的每天想出们完,每天想买东西,都属于躁狂的表现。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很多时候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是困难的,容易出现错误的,所以双相情感障碍也被认为是整个精神医学中诊断难度最高,误诊率和漏诊率最高的疾病。即使在精神医学相对发达的美国,诊断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平均也需要经过3名精神科医生,耗时7.5年的时间。在我国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误诊为了单相抑郁,人格障碍,精神症等其它精神障碍。关于你女儿的病情,相信医生只是发现了她之前表现的情感低落表现,很可能在入院前曾经有过类似轻躁狂的表现,比如持续四天很高兴,睡眠需求减少,行为增多,感觉自己有明显高于以往的精力去做一些事情等等。这种轻躁狂表现由于更接近正常人的表现,所以更难被我们识别,甚至在精神科识别轻躁狂的表现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当然对于你女儿双相情感障碍的判断,并不是来自对以往轻躁狂的推断,而是她住院治疗后出现的每天想出门玩,每天想要买东西等表现,明显区别于她原本抑郁症的症状表现,而我们知道正常的情感一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所以这样明显的从低到高的波动,一定是病态的,是不健康的。而且一个最关键的点是经过抑郁症治疗后出现了转躁现象,要知道一般在精神科,如果抑郁症治疗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转躁现象,是可以直接被认为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既然更改了诊断,是不是要更改治疗方案?当然是这样的,而且单相抑郁症的诊断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差别很大,尤其你描述的女儿的表现,很有可能是满足抑郁症诊断和轻躁狂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二型。由于轻躁狂一定更容易达到,所以即使像之前那样出现了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也不应该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二型的治疗,理论上不使用抗抑郁药物,而是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比如碳酸锂,比如丙戊酸钠,比如拉莫三嗪。因为任何抗抑郁药物的使用都很可能会引起转相为轻躁狂的发生。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疾病,但缓解期是可以完全恢复社会功能的,所以如果一名双相障碍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保持情感的持续平稳,是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的,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患者,他们都在过着正常的生活。所以,你女儿的病情,请一定加油。
谢谢邀请!您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在临床工作中我也有这样的发现,总结了几个原因,跟您分享一下。首先,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与以前相比确实好多了,吃东西不分年节,买东西只分好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同样“提高”得还有生活的压力。以前全家几口人住在大房子里其乐融融,现在多少人起早贪黑的奔波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以前媒人介绍结婚,只要准备简单的几样家电,现在有多少爱情又败在残酷的彩礼上,以前大家都挣的差不多,现在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同行在比收入,同事再比收入,同窗在比收入,其实也无可厚非,都是想给自己的家人更好的生活,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育。但这些一切都完全演变为了压力!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经做过调查,发展家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然后说一说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认知。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渐渐的也了解到抑郁症不单单是不想活,是,更有以三大核心症状为主的抑郁症状。以前人们普遍觉得抑郁症就是小心眼病,就是想不开了,所以碍于这种观念,很多人甚至存在强烈的病耻感,生病也不敢说,不去看病,直到越来越严重。现在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知有了长足的进步,占出来了解到体重减轻、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社交退缩等都是抑郁症的表现。也加大了对抑郁症患者的关心和爱戴,所以,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有勇气出站出来寻求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还有疑问可以来问我。
根据2008年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有接近3千万儿童和青少年(小于17岁)有抑郁情况。又有数据显示,大约5个孩子中有1个有抑郁倾向。可以说,我国青少年抑郁问题已到了较严重的地步。导致他们心情不好的原因也不是很复杂:1、升学压力现代的孩子,升学压力大,竞争激烈,各种被比较。在这种压力下,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2、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与同学、老师等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3、一些刺激件的刺激一些突发刺激或打击,如患了某些疾病,感受到挫折或者限制;或搬家,习惯、熟悉的生活环境改变等,容易使情绪受到影响。4、家庭的氛围不好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乃至儿童抑郁症的十分重要的“导火索”。如父母管教太严、期望过高、过度干涉,或父母陪伴少、离异、缺失等各种因素叠加早一起,慢慢人就崩溃了,引发抑郁症。表现为常常情绪低落、原来喜欢的现在变得没有那么必要,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不愿意沟通交流,身体各种不适,失眠、乏力、消化不良、头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