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恋人有抑郁症很粘人正常吗(我黏人,多疑,胡思乱想,缺乏安全感,管东)

我黏人,多疑,胡思乱想,缺乏安全感,管东

自律,自強,自立,冥想,專注,一定有用。

男生说你太粘人了怎么个意思

男生说你太粘人了是怎么回事?

答: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段话:

有两种决裂的一种是疏远,另一种是过分亲近。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需要在一起分工、合作,在一起抵抗自然灾害,在一起分享美好事物。所以一旦离开大群体,人们很容易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很容易变得抑郁,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

所以寻求亲密关系的连接,是我们一生都在做的事情。不单是生物层面的需要,还有精神层面需要被看到被理解。如果精神层面被疏远了,我们会感觉很孤单很无助,一个人根本没有动力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那么过分亲近是指什么呢?我见过一个女孩,在亲密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到什么程度呢?她要求男友从早到晚10分钟内必回复信息,否则就打过来了。和她谈恋爱之后不允许男方有其他社交活动只能在家陪她。出差时候更是视频不断,各种查岗。经常因为查男方聊天记录而导致争吵。

容易陷入爱的依赖的人,往往将亲密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等)视为重要的人生部分。与其他人保持紧密联系,会让他们觉得安全和幸福。他们喜欢被人喜欢、被人支持。

与相爱的人即使是短暂分离会让他们不安,一旦被疏远,他们就会感到被拒绝的痛苦。会变得很紧张很焦虑,甚至死缠烂打发脾气哭闹。

过度依赖者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虚弱的,常常处在焦虑之中,总是试图和他人保持紧密联系,害怕自己被疏离、被抛弃。这种情况下个人是缺乏自我意识的。

总体来说,一点正常的依恋关系,既有适度的亲密互动,也能保持适度的自我意识。就像那句话说的:爱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人很难有真正的爱情。




你会和患有抑郁症的姑娘恋爱吗

感谢邀请。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企图或行为。

抑郁症按病情分三级

轻度抑郁:症状较轻,患者感到 高兴不起来,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但这种负面情绪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有时找朋友或家人聊一聊就能缓解。不需要用药,如有必要可咨询心理医生。

中度抑郁:症状较重,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做事效率低、无法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自我调整恢复,已经影响工作和学习,但没有倾向。需要用药,最好能住院接受规范治疗。

重度抑郁:症状严重,长期睡不好,认为生活没意义,生无可恋,有倾向,无常工作和学习。这类患者需要使用抗抑郁药,应尽早住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抑郁症有八个误区。

1.“不开心”就是“抑郁了”

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至少持续两周,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而且不仅仅表现为情绪不好,还有焦虑不安,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此外有些患者还出现胸闷、胃肠道不适等躯体焦虑的症状。因此,不能将暂时的心情不好简单地归结为抑郁。

2.抑郁症靠心理疏导就能好

有些患者的家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做做思想工作,情绪疏导就能好,不需要到医院治疗。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尤其是发展到了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遗憾的是,由于患者不重视或者存有“病耻感”,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4%,也就是说,还有96%的患者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检查。在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治疗。“即便是在医院确诊患有抑郁症,有些因为经济原因,有些担心药物副作用,有些认为自己能够调节好,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

3.抑郁症患者会使劲哭

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总会哭,有些患者不哭或者特别悲伤,他们只是觉得“情绪空白”,觉得自己没价值或者没用。

4.服用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胡昌清表示,有些患者认为服药会产生依赖性,服用上就停不下来,或者带来副作用,因而排斥服药。事实上,抗抑郁药物本身是不会给患者带来依赖性的。但有些合并治疗患者焦虑和失眠的处方药物,例如安定类药品,可能在长期、规律服用情况下会存在一定依赖性,但这类药品往往只是需要患者短期服用,因为不必过度担心。还有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时,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遇到时不用担心,坚持服药一周左右就会消失。

5.说出来只会更麻烦

有证据显示,与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一定设置下对问题进行讨论,会让事情变得好起来。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通过处理消极的观念、未察觉到的情绪或者人际困境,可以让抑郁症得到缓解。

6.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

之所以强调按时服药,是因为抑郁症有容易复发的特点,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仍有35%的复发几率,如果三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今后复发的概率几乎是100%。“抗抑郁药物起效慢,最快也要两周,所以不要吃完药觉得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就认为没有作用,并且,大部分复发的患者是因为过早停药而复发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听从医嘱,坚持服药,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 胡昌清说。

7.抑郁症不是病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不能拿来与正常的“悲伤”混为一谈。和一般的情绪波动不听,抑郁症患者在大脑影像扫描中会显示出异常的状态。此外,大脑中用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也会出现失衡,总的来说,就是抑制性的物质要多于兴奋性的。

8.抑郁症会被更努力的工作状态击败

有人认为,只要忘情工作,就能从抑郁状态解脱。可能对于稍微有些抑郁状态的人来说,这真的是良药。然而,它对抑郁症真的无效,过度工作,尤其是男性,实际上恰恰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说了这么多,是想说要分情况。如果只是轻度抑郁,或者小忧桑,爱的关怀管用。

如果你真爱这个姑娘,也要有心里准备。多了解这种疾病,帮助她好好治疗,给她信心!

如果你不够爱她,还是不要走近她,打扰她的生活,因为以后你的离去,会加重抑郁。失恋后果很严重!

还真难为你了,我理解你的心情。

希望菇凉早日康复!

喜欢抱抱的人是什么心理

抱抱,是某种爱抚行为,最早起源于人类的依恋心理和母婴抚慰,这种行为也在灵长类哺乳动物之间的肢体互动中出现。

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Harry Horlow为了验证婴儿对母亲行为的依恋,在1959年进行了一个挺有名的心理实验——恒河猴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母婴之肢体动作,包括抱抱对于婴儿人格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意义。

恒河猴实验是这样设计的:

实验人员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找过,第一个是提供奶水的铁丝做的妈妈,另一个是全身包括柔软绒布,能够提供抱抱的绒布妈妈。实验结果现实,小猴子更愿意待在柔软的妈妈怀中,一天中的三分之二时间是抱着绒布妈妈度过的,只有很短的时间,趴在有奶水的铁丝妈妈怀里,吃完东西就回到绒布妈妈身边。

哈洛继续了这个实验,哪些由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抚养大的小恒河猴子,性格孤僻,没有正常的爱抚和社交能力,呈现抑郁、自闭的心理状态,有些猴子成年后回归猴群绝食而死。即便这些猴子活下来,并且繁殖了后代,也因为缺乏母爱而失去抚养下一代的情感能力。

结论:高级动物之间的情感能力和健康心理来源于童年早期的心理支持和肢体接触,而非生命供应。被关怀、照顾、抚摸、接触、拥抱,依恋的孩子更幸福。

喜欢抱抱,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成年后依然渴望抱抱,则说明TA的心智成长仍然停留在童年早期。他并没有从幼年的经历中获得足够的爱与安全感,所以才会通过这种动物的依恋不能获取爱、补充爱。

TA的心理状态通常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1、“爱抱抱”的人比较情绪化、孩子气。心智成熟迟缓的人同行孩子气,他们往往没有成熟到控制情绪的程度,因此需要抚慰和哄。很多婚姻中、恋爱中的loli型女友,逆龄生长的作天作地的大姑娘,往往都喜欢被哄,都喜欢被抱抱,包括某些“妈宝男”,他们渴望被妈妈抱抱,只是碍于年龄不好意思做出这样的举动,当然也有报道说,20几岁的小伙子洗澡还要妈妈帮忙,这些案例都是喜欢“抱抱”的人所具备的特征。

2、“爱抱抱”的人心智退行,责任感较差,性格比较脆弱。孩子气的人总是被保护的一方,他们任性而天真烂漫,习惯了被众星拱月,被人当做孩子宠爱,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往往容易气馁,退缩,不愿主动承担责任。他们的稚嫩通常需要由成熟的人买单,比如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或者任劳任怨的老公。他们似乎很粘人,很依恋,一旦分离则会感到焦虑。

3、“爱抱抱”的人比较注重感情,但是也容易被感情所伤害。过于依恋的导致他们缺乏某种人格的独立性,当他们得到爱时彻底沦陷,而丧失爱时,则彻底崩溃,在感情面前他们容易陷入极端,而一旦受过伤害,这些渴望抱抱的人将变得心灰意冷。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