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一般考虑和心理因素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种情况需要积极的放松一些心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同时饮食一定要规律均匀,如果出现腹胀的情况发生,可以选择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来治疗。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抑郁症不会很饿,除非是在想吃东西下,才会产生饥饿,建议患抑郁症后入医院查明原因,以便对症治疗,可以看一下是自己生活是否很规律,平时多去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在每晚吃完饭后可以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之类,使内心宁静,使情绪稳定。
用心守护您的健康,每一天,我都在。
您好,我是你的健康小管家,锦虹。
欢迎收看,减肥说。
如果喜欢减肥说分享的每一次内容,欢迎关注订阅哦~
记得有个客户找到我做营养咨询和饮食计划时,在评估她的情况之时,沟通中得知她经常在焦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疯狂进食,“借吃消愁”。今天就想详细地讲解下“情绪性进食”的问题,可能会对有这样倾向的朋友有所帮助。 这个客户是这样的情况,平时工作或者生活不顺心,就会想吃很多东西,什么薯片啊、水果啊、火锅啊、炸鸡啊等等我问她是真的很饿吗?吃这么多?其实一点都不。 她也承认,等东西一吃完,消失的压力就又回来了。紧接着还增加了对自己不自律的谴责和挫败感,形成新的恐慌,并且面对隔天的体重更加自责。但在下一次面对焦虑压力的时候,她还得拿一堆食物放在身边,那是她深陷焦虑和压力大时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疯狂吃东西,以此来缓解压力,是许多人都会选择的减压。这种以进食行为作为应对消极情绪(如焦虑、抑 郁、愤怒、孤独等)的反应,被心理学家Van Strien定义为情绪性进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吃消愁”。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发现,自己其实很难区分“饥饿进食”和“情绪性进食”的区别。很多突然胖起来的人,可能都选择了将食物当作填补情感需求的工具。从而越来越胖,一胖不止。
情绪性进食形成的原因,其实比较复杂。就像很多朋友之所以胖,往往也有各方面的原因。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
“借吃消愁”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延续下来的习惯,是天性,不容易改的。那时母亲是我们最为信赖的人,是我们获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径,而哺乳则是母子之间最重要的互动——
因此,“通过嘴来获取安全”的机制,从那个时候开始留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即使已经长大多年,当我们在面临紧张和压力的时候,还总会想着吃点什么来缓解焦虑。
从生理的角度看
巨大的压力会使我们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含量迅速上升,这种激素的大量分泌会让人感受到异常渴望高热量的食物。所以,当你因为情绪不好而想吃东西时,炸鸡和薯条往往比一份蔬菜沙拉要诱人许多,虽然在平时你可能并不会喜欢这样的食物。
从个人经历角度看
借吃消愁的习惯,甚至还可能与你的情感经历有关。比如心理学家Jonice Webb指出,在童年曾遭遇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容易出现情绪性进食的问题。“被情感忽视”,就是指一个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满足,不被鼓励表达自己的情绪,觉得自己的情绪无法被他人接纳,最后导致自己在面对自己的情绪时也变得手足无措。
同理,一个人成年后,长期被自己的伴侣情感忽视,也可能对他产生同样的心理影响。由此产生情绪问题后,人也更容易选择“情绪性进食”来缓解问题。
那么,“借吃消愁”真的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和压力吗?
还真可以。
在我们体内存在一套“自经系统”,它调节着我们的激素分泌,也影响着我们的心情。自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当其中的一套系统被激活时,另一套系统就会被相应削弱。
当巨大的压力袭来,就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于是我们会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全身心进入备战状态。
而吃东西,又能让“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战斗模式”解除,我们会进入“享受人生”模式,心跳平缓,生活进入美滋滋状态。
既然“借吃消愁”可以缓解压力,那又为啥不推荐人们使用呢?
因为它虽然有效,但效果可能也很有限,甚至容易引发更多其他问题。
首先,为什么说情绪性进食的安抚作用非常有限?正如我们前文所讲,吃东西之所以可以缓解焦虑,是因为消化系统激活了”副交感神经系统“,但这种刺激并不会持续很久。
所以,当你暴饮暴食之后会发现,那些糟糕的情绪很快又将卷土重来。
其次,我们在压力下更多的会选择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所以情绪性进食极易引发肥胖、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当我们认清自己刚刚摄入了多少卡路里,一种新的对于体重的焦虑会油然而生,再加上刚刚卷土重来的本身的焦虑感,此刻我们会感到比之前更加强烈的糟糕的感觉。
这种突增的焦虑,会让我们产生更为强烈的想要暴饮暴食的,我们往往就这样陷入”借吃消愁愁更愁“的恶性循环。
一旦这种循环开始,我们的生活便会落入失控感的旋涡。当什么时候吃、吃什么东西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时候,我们厌恶毫无自制力的自己。每一次在镜子前,日渐丰腴的小肚子都在提醒自己——再这么下去,坐公交就会被当孕妇了。
更可怕的是,当人习惯了情绪性暴食,当食物沦为了对抗情绪的工具,人便很难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也很难从中获取到真正的快乐了——体会不到美食的美好,岂不是太可怕了?
1.用其他方法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
前面说过,吃东西之所以能缓解情绪,是因为它激活了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那么除了进食,我们可以用其他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得到同样的体验。
比如用凉水洗脸,敷一张面膜,也许就是更简单有效的办法。当脸接触到冰凉的东西时,迷走神经被刺激,此时“副交感神经”会顺势得到激活。
如果手边没有凉水和面膜,也可以闭上嘴巴、扭住鼻子,然后轻轻地试着向外呼气。此时,胸腔内的压力会逐步增加,迷走神经得到激活,也会顺势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
如果捏鼻子让你感觉太难受,降低呼吸速率也是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一种。花2秒钟吸气,憋气5秒,然后用7秒来慢慢把气吐出来。重复几次之后,你的情绪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2.别让自己处在太饿或太累的状态
回想一下自己暴饮暴食的经历,是不是大都发生在三更半夜?我们感到极度的疲惫时,最容易发生情绪性进食。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我们的认知资源会变得极其有限,这会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自我控制。
所以,保持规律的三餐和作息是减少情绪性暴食的有效途径。
3.找一个能快速自我安抚的
情绪性进食的的本质,在于我们没有找到更合理的来安抚自己的糟糕感受,所以只能吃。
比起责怪自己长胖,尝试找到替代性的自我安抚才是当务之急。
感到沮丧和孤独,打个给心爱的人,或者养只小猫小狗,跟他们玩一玩,都会令人感到舒适。如果此时并没有容易获取的陪伴,看一看自己喜欢的照片、摆弄下喜欢的物件,也会让你感到更加温暖。
感到焦虑时,跳舞、跑步、做瑜伽等任何可以让你出汗的都可以快速消耗掉你的紧张能量。
感到筋疲力竭时,在吃东西之前,先冷静下来喝杯茶,洗个热水澡,点份香薰,然后把自己裹进被子好好睡一觉。
总之,原理就是找到另一件喜欢的事情,来替代吃东西。
接纳自己的感受,了解自身的情绪机制
4.利用心理咨询的原理
当你发现自己存在情绪性进食的问题,先不要焦虑,也不要责怪自己。去接纳自己的情绪,去想一想:是什么导致自己开始情绪性进食?是工作压力太大?是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忽视?
一定是有一些不适的感受,才会让人产生情绪性进食。所以当我们真正了解情绪性进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并能对自身产生理解和同情时,或许情绪性进食就会自动得到缓解。
即使没有,这也将为你彻底远离情绪性进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底,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只有“容易胖”。
“变瘦”和“拥有更加科学的饮食”是许多人的目标。可当聊到这些话题时,人们总认为这是一个和“自律”高度相关的问题,以至于压根没意识到“情绪性进食”的存在。
其实,情绪也是影响我们身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战胜肥胖,根本原因也许并非在于不够自律,而在于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处。
低碳这个群体里,有一些人为了减肥,有些人为了健康,还有些人是为了控制血糖。
低碳群体里,好像有一个小黑屋子,里面住着一些小伙伴,他们会经常暴碳水,吃完之后可能懊悔不已,每天都有人找我忏悔。
其实,这些暴食碳水的人,都知道碳水不健康,但是,低碳一段时间后,还是很想吃糖,只要出现压力、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一不小心就暴食碳水。
有严重暴食碳水的问题人,主要是减肥的年轻人为主,我之前也写过一些如何缓解暴食碳水的文章。
今天这篇,我再深度分析一下,暴食碳水的主要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新的提示。
暴食碳水的主要原因
对糖,碳水的渴望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我觉得主要有下列原因。
→ 身体对多巴胺的渴望
吃碳水、糖,身体会分泌多巴胺,让你感觉到幸福快乐,这种长期的刺激,会让你上瘾,离开他们,你会特别想。
低碳前期,这种情况很正常,我们可以尝试其他办法,弥补多巴胺的缺失。相关阅读→不吃糖,就不开心了?|这7个妙招让你更幸福….
→ 吃太少,脂肪吃得不够?
很多人低碳,实际上是低碳低脂饮食,这样虽然瘦得快一点,但是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不够,难以进入生酮状态。
真正稳定的生酮状态,食欲会自动下降,暴食碳水的可能性会很低。
很多人的低碳,就是节食,一开始低碳,不应该节食,应该以改变饮食结构为目标,也不应该每天称重,急于节食减重,这样很可能导致暴食。
图片(clevelandheartlab.com)
实际上适应低碳后,就算断食你也不会难受,但是,一开始,只要你吃得少一点,身体就会渴望更多是食物,特别想吃糖。
一开始,和适应后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体有没有适应脂肪供能,有没有完全进入生酮状态。
→ 矿物质,营养摄入不够
营养不够,也是暴食的一个主要原因(点击蓝字,获取详情)。
我们经常见到孕妇,怀孕的时候特别能吃,主要是怀孕的时候,更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非常容易导致食欲旺盛,甚至会暴食很多奇怪的食物,比如说缺铁,会想吃冰,甚至有些人想吃土。
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吃得不够,还有一种就是饮食结构的原因。
如果你平时吃太多的豆类、坚果、谷物(包括粗粮)等食物,里面的抗营养素,很容易引起矿物质吸收出现问题。(点击蓝字,了解详情)
快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吃蛋黄和牛油果,维生素、脂肪丰富,还能补充足够的矿物质。
当然,还可以吃猪肝,这是营养密度最高的食物,一次不要吃太多就好。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有缺铁的症状,可以选择多吃红肉和动物血,补充足够的铁,不要吃红枣哦。(点击蓝字,了解详情)
一般情况下,当你特别想暴食的时候,吃两个牛油果,就会很满足,基本上就不会暴食了,当然条件是你喜欢吃。
→ 碳水太多,没有进入生酮状态
很多人看似低碳,实际上没有太彻底,身体有足够的糖的时候,你不可能进入生酮状态,经常反复入酮,退酮也不利于缓解糖瘾。
可以适当减少碳水,提高脂肪的摄入量,有利于缓解糖瘾。
→ 心理因素导致暴食
如果低碳之前就有暴食的问题,那么可能是心理原因。
这种情况建议多走一走,出去晒晒太阳,去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找闺蜜聊聊天,遛遛狗,和家人聊一聊,可以瞬间缓解很多。
→睡眠不够,导致暴食
上夜班的人,更容易暴食,一定要休息好,把睡眠补充足够,因为皮质醇升高的时候,食欲也会飙升。
另外一个建议,多晒一些太阳,想吃碳水的时候,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看看大自然,这种渴望很容易就会消失。
→ 有关暴食碳水的其他建议
要小心代糖饮料,代糖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可以满足你的糖瘾,但是可能会刺激你的食欲,让你更加想吃糖。
想暴食了,可以试着喝一杯自制防弹咖啡,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添加了MCT油的防弹咖啡。
还可以喝一碗骨头汤?这个会很容易让人满足。
最后,如果你还是暴食,纯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很多朋友反馈,纯肉饮食改变了它的进食障碍,暴食催吐症。
纯肉饮食,缓解暴食的终极利器
今天这篇,重点给大家介绍这一点,先给大家分享一个meatheals里面的故事,看完我也很惊讶。
暴食症elliot的故事,她之前参加健身大赛,为了追求低体脂,开始了进入暴食,催吐的恶性循环,精神状态不断恶化。
为了解决自己的暴食问题,她开始认真尝试正念饮食、素食、计算卡路里、生酮(一开始效果不错)。
图片来自(independent.co.uk)
但是,那种想暴食一顿的声音还是不停的出现,突然有一天接触到纯肉饮食,看到别人的反馈,她决定尝试。
暴食的消失,对食物的恐惧消失,内疚感消失,精神上的疾病也消失,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厌食症Virgilia Clarkson的故事,15岁的时候,就开始厌食症,吃任何东西都不舒服想呕吐,最后
18岁,发现乳糜泻,尝试无麸质饮食,效果不佳。
尝试素食,感觉差了1000倍,马上停止了,
然后听说了生酮,研究了大概3个月,开始正式生酮,3天后,腹胀消失,一周后,注意到进食后,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2周后,发现偏头痛消失了,1个月后,精力充沛,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好的精力。
现在21岁了,尝试生酮和纯肉的混合饮食,进食后再也不难受了,完全享受食物,关节疼,偏头痛消失,排、正常,和丈夫的关系越拉越好,越来越开心,不再抑郁。
我之前建议过,进食障碍患者不要尝试低碳或者生酮饮食,因为有些人会发现,低碳后爆碳水严重。
但是,现在我突然觉得,对于暴碳水的人,可能纯肉值得一试。
国外很多网友反馈,纯肉饮食可以缓解很多心理上的问题,甚至严重的抑郁等精神疾病,支持纯肉饮食的一个专家,就是哈佛的精神科专家。
哈佛精神病专家Dr. Georgia Ede
如果你担心风险,可以短期尝试一个月,大部分纯肉饮食者反馈,食欲大大下降,还是相对生酮饮食来说。
有些人生酮后,偶尔还是会暴食碳水,而尝试纯肉后,基本上全部消失,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且,纯肉饮食的人,基本上能很轻松的做到一日一餐,基本上不饿,但是,科学的纯肉饮食,需要一定的营养知识(公众号回复纯肉,获取一篇纯肉饮食的科普文章)
如果你不太适应,可以做生酮和纯肉的混合饮食,有些人还是想吃蔬菜,吃肉太腻。
最后,分享一些对于暴食者的建议,如果你暴食,先不管体重,先吃饱,吃够脂肪,进入生酮状态后,适应了,你的食欲自然会下来。
低碳对于暴食是一把双刃剑,看你怎么用,要自己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调整。
没有适合所有人的饮食,但是,当你知道背后的原理之后,你自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
可以大胆的去尝试,然后根据身体的反馈调整。
对于暴食者,心态、情绪比饮食更重要,这是最基础的,情绪不稳定,饮食可以先放一边,调整自己的状态,再去尝试。
多做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运动,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度透支自己的意志力,尽量让自己放松,开心。
练习冥想,提高自控力,学会和自己沟通,尝试EFT减肥法,这些都是很不错都心理疗法。
最后,暴食了也不要害怕,不要自责,学会接纳自己,比补救、催吐、疯狂运动更重要。
公众号回复暴碳水,获取一篇《爆碳水后如何补救》的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