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亲子关系情绪管理(自从生了二胎后,老大就疏远妈妈了,怎么样)

自从生了二胎后,老大就疏远妈妈了,怎么样

二宝出生后老大争宠、退行(表现出更幼稚的语言或行为)比较常见,而像题主说的主动疏远的情况相对少见。通常孩子在疏远之前,会做出过想要争取注意的举动,但因不太明显,妈妈可能就忽略了。疏远意味着对关系的失望,因为信任的人没能觉察和满足他的需要,依赖关系变得很不可靠,还不如转而依靠自己。这种表现也常被称为回避型依恋。这种依恋风格如果固化下来,孩子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一直持有某种谨慎、回避的态度,有时宁可选择孤独的,也避免卷入关系后再次失望的风险。

改善亲子关系的策略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几点建议供参考:

如果老大年龄也很小

1、妈妈可以每天创造一点和老大单独相处的时间,一次不必很长,但最好每天都有。这种时间总能找到的,毕竟二宝睡觉多些。

2、和老大拥有两个人独有的游戏。这是一种象征,是两人关系中没有他人介入的一部分。

3、有时可以替老大说出他的心情,比如“是不是妈妈最近总没时间陪你,你有些不开心?”不必强迫孩子回答,重点是把他的内心言语化,慢慢他可以学会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果老大在学龄左右

1、让老大参与养育二宝的过程。不必很复杂,比如让老大拿个奶瓶,扔个尿片之类,鼓励和强化老大作为“好哥哥”或“好姐姐”的积极自我意象。

2、爸爸去哪儿了?夫妻和孩子可以进行很多排列组合,一会儿合在一块儿,一会儿一人分一个孩子来带,并且时不时交换。

如果老大快青春期了

……那就随便他吧。相信我,没有二胎他也想疏远你的。

多孩家庭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这也是我怀孕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和丈夫一开始就决定了要生二胎,如果有能力的话,三胎也没有关系,但是我一直在思考如果生多个孩子,我能够一碗水端平吗?或者我该如何在生二胎前后跟老大沟通,如何让他接受小宝,并和小宝一起成长?

为此,我翻看了不少书,在翻看《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本书时,我找到了答案,针对书中的内容,我又和家人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从而达成以下几点共识,希望对看到答案的朋友有所帮助:

1.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老大也只是孩子。

很多大人在有了二胎以后,对于老大的要求会不由自主地提高,“你是姐姐,玩具分妹妹玩一会儿”“你是老大,就要让着一点小的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弟弟还小,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诸如此类的语言,都是不经意之间说出来的,殊不知,老大其实也不过是个孩子,他甚至都不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要被成年人以“年长”的理由要求“懂事一点”。

所以我和家人约定,就算有了二胎,也不要就此认定老大一定要“懂事”,提高对老大的要求,并且日常注意言语上的表达,对老大要比没有生二胎之前更温柔耐心。

对于大宝的哭闹,绝对不能采取呵斥的让他“闭嘴”,而应该更耐心地处理,爸爸或者妈妈单独和大宝呆在一间房间里,等大宝停止哭泣再继续交流。在此之前,大人就静静地陪在旁边就好了。

2.安排出独属于老大的陪玩时光。

刚生二胎那会儿,妈妈的很多注意力会被小的那个吸引,对老大的关注多少会有所降低,这是人之常情,那么这时候就要求爸爸有所作为,多陪陪老大,并且多为妈妈说说好话,我和老公约定,我们有了二胎后,在我给小宝喂奶时,他负责陪老大玩耍,陪他读绘本也好,去小区散步也好,或者是在客厅里简单搭积木都行,要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人陪的,家人并没有因为小宝的出生而忽视陪他的时光。

当然,我也会要求自己每天最少抽出半小时来陪大宝说说话,做游戏,而这半小时的时光,我会全心全意地和大宝一起玩,让他“独享”妈妈的陪伴。在陪玩的过程中,引导老大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有了弟弟妹妹以后的心情,这样能够更好地解开他的困惑。

3.邀请老大一起参与对小宝的照顾,并赋予他一定的权利。

在没有二胎之前,就做好和老大的沟通,告诉他“马上就会多一个人来爱他,和他一起成长”,把弟弟妹妹即将到来的消息告诉他,并且赋予他一定的权利,让他进入哥哥姐姐的角色里。

具体的操作方法有,让老大做帮忙拿尿不湿,拿奶瓶之类简单事,然后在他完成以后替弟弟妹妹表示感谢,“谢谢哥哥帮忙拿尿不湿,哥哥真棒!”之类的话,让老大在完成小任务之后有一种参与感、成就感,能让他体会到他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责任感,那么他和小宝的相处就会更和谐。

另外,我们还可以赋予大宝一些权利,比如小零食的分配工作交给大宝,让他来决定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零食。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插手,给予大宝足够的信任,你就会发现他可以把这种小事做得很好。

多孩家庭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在早期要处理好老大的情绪,给予他充足的安全感,这样他才能够顺利接受“自己不是家里唯一的小孩”这件事,才能够和小宝和谐相处。

期间,无论家长怎么教育孩子都不听,亲

感谢邀请。恕我冒昧揣测,您孩子这种状况,恐怕并不是期间才开始的,而是由来已久、或者早有苗头,期间憋在家里朝夕相处100天,只不过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首先请您不要否定自己,要相信天下同款孩子数量之多,如同撒哈拉沙漠中的沙子,您绝不孤独。乖孩子有没有?有的,但那都是别人家的。我始终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工资多……嗯哼……是比困难多。

带娃是一件无比心累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家长做心理建设远远比为孩子做心理建设更加急迫。您要是都开始消极否定了,那就啥招都没了。

然后,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亲子关系修复起来,这比考试成绩重要多了。请您试想,如果从此和他形同陌路,以后考上清北又如何?学校有无数所,前路有无数条,而孩子,有且只有一个。此其一也。

其二,教育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尤其是亲密的信任。换了是您,会去听从一个您仇视的人的谆谆教诲吗?不,绝不,哪怕一个字。要使孩子听得进自己的话,首先得让他信任你,至少不敌视你。他喜欢干什么?玩游戏?行,我跟你一起玩,我不会也没关系,你正好可以教我,顺便再给你机会让你鄙视一下我稀烂的游戏操作技术。咱们只要把该干的事儿干了,坐在一起玩游戏那又能如何?这里只是举个小例子,言下之意是得找到一个能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契机,至于攻心的事儿,慢慢来,有的是时间。

然后的然后,家长还是要多树立正面榜样,以身作则,玩的时候一起玩,只要不出格,玩什么都行,学的时候一起学,多给孩子一点表现的机会。扶不起来的阿斗毕竟也少的,渴望被人肯定、展现自己的长处这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以退为进、以奖代罚,让他时不时的恍然大悟一下:原来我这么厉害的啊!这才能击中他们的软肋。

最后,从您的这三个表情可知,您已濒临崩溃边缘。先放过自己吧,不要再干自己给自己添堵的事儿了,想发飙前先深呼吸20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时再施以狂风骤雨只会让冰冻得更硬,只有让家庭充满温暖和煦的阳光,才有冰消雪融的盼头。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