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潜意识 pdf(看了很多书单,到底我们最该看什么书)

看了很多书单,到底我们最该看什么书

在我周遭人中,我被大家认为“爱阅读”的人,所以常常有人会让我给他推荐一些书,更有甚者会让我索性列个书单给他。但我一直认为,书单是个很主观、个性化的列表。因为每个人喜欢看的书的类型不同,书单往往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上,只要你有想要培养阅读这个习惯,然后跟着以下这几个步骤,你会发现,你的个人书单也形成了。

1)先走进书店再说。日本明治大学的文学部教授斋藤孝写的《深阅读》里告诉我们,书店是引起读书兴趣的空间。这句话实属不假。书店往往有着温暖柔和的灯光、简单舒适的布局、还有一群爱读书的人。你走进书店,随意翻翻,都有可能找到你觉得感兴趣的书、想买的书。要知道有的书如果你没跟它们遇见,你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的。逛书店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买书,仅仅是置身于那种安静又有力量的环境里,你都会不自主地翻开一本书。

2)从你喜欢的电影入手。这是一个大IP时代,很多搬上大荧幕的故事都来自于书籍,或后来因名声大噪而有了书。因此,你完全可以从你喜欢的电影入手,如成就小李子拿到小金人的《荒野猎人》,你就可以去买上一本看看。要知道电影受时长及表达的限制,有些内容从书里看到的会更精彩。《深阅读》里建议先读原著再看电影为佳,因为事先观看影像,会剥夺在大脑里把文字变成影像的乐趣。而读书最大的妙趣,正在于能把原本只是排砌而成的文字,在脑海里逐渐变成影像和声音。

3)从门槛较低的书开始。一本情况下,会问他人要书单的人是还没养成系统地读书习惯的人。在还没牢固建立读书习惯的时候,可以从一些门槛较低的书开始看。一些被大拿频频推荐的书,兴许是年代较为远久的名著,这类书籍因为用词及翻译的问题,往往让人觉得晦涩难懂。如果你一开始就阅读这些书,往往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因为,刚开始书籍的选择就完全按照兴趣来吧,想看什么就去看吧。

4)顺藤摸瓜找到“下一本书”。当你看完一本书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找到下一本书了。比如你觉得这个作者的文风很棒,你自然会去找他的其它书籍进行阅读;比如你觉得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观点很有趣,针对真个观点你又可以找到相应的书籍;再比如有的书后面会有出版社做的相关性书籍的推荐,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提到的主旨内容你很喜欢,完全可以去找这种相关性的书籍来读。通过顺藤摸瓜,我们就像蜘蛛织网一样,形成了一个结实而又庞大的书单网、知识网。

5)通过行家推荐来找寻。现在网络上有不少书评人,可以多看看这些人推荐了哪些书,从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开始看。甚至有很多比较爱阅读的名人推荐的书,我们也可以拿来做参考。一个人的知识底蕴越深厚的时候,他们推荐的书很少会令人失望。

6)参考图书榜单。亚马逊、当当网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书籍销售平台,这些平台都会出相应的图书榜单,有畅销榜、新书排行榜等等。虽然按照我的观察,在畅销榜上的以一些流行书较多,但这个榜单也不失为一个可参考的依据。当然仅仅看榜单的话可能太单一了,我们可以结合网站上相应书籍的读者评价。斋藤孝教授说,“光看写下的评价,就能大概知道对方读过多少书,知识是否渊博,从而判断其评价是否可供参考。”而且,当评价的人较多的时候,就具有比较高的可信度。如果大家对一本书的打分普遍很低,那这本书一定比较糟糕。

7)可以尝试阅读天才的一生。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找到你大概的书单的话,那我想,兴许你可以尝试看看阅读传记。《深阅读》里对读传记很是推崇,书中认为,阅读传记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宽想象力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额“闪光点”,我们可借此激发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而且,那些天才往往性格乖戾,如果我们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肯定收获的还不如书中的多。

就这么简单的7个,你就能找到一本值得读的书,从而打造自己的专属书单。赶快来试试吧。

如何自学心理学

前几天有学员问我,如何自学心理学,自学心理学有没有什么捷径。这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最后小明可能会给大家一个结论——那就是心理学是没有捷径的。

大脑的使用习惯:一切事情简化

认知特点就是喜欢把世界上一切的事情简化。大脑的使用习惯就是如此的。其实人类很聪明的,有一些人发现了人类大脑的这种特点,于是就开始专门的帮助我们大家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简化,以方便我们认知和学习。这门学科在心理学里面,我们是归到认知心理学里面的。

人的认知特点是喜欢寻找捷径、喜欢分类、喜欢归纳、喜欢把世界上的一切纷繁复杂的东西用简化的来输入给自己的大脑。

但是问题来了,当我们真的把世界上一切的东西简化、归类,然后大脑似乎清晰了,世界的本源呢?当我们用简化、归纳、分类之后的心理学理论,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观点、说法、看法再去回到世界,去看待人看待自己、看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时候,要知道世界的本源却不是如此的。换句话说,人类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全世界、全那么多的老师、用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帮助大家把世界变得更简化,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化,把我们的自我认识也简化,以方便我们认知自己,但是到头来,当我们回到社会生活实践,用这些东西去来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周围生活的世界的时候,错误却不知不觉之中悄悄发生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经过简化学习之后所有的东西,和世界的本源有多大的差距的问题。这个差距越大越可以说明我们学错了、我们认知错了、我们上当受骗了,我们被自己创造出来的理论上当受骗了。那么说到这里,心理学的学习似乎就变成了如何缩小我们大脑里面的理论和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的问题。如何防止我们学到一大堆简化之后的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和真实人性之间的距离,如何防止所有简化后的理论与世界本身真实复杂性之间的巨大鸿沟?说到这里我才觉得我说出这件事情的关键了。

心理学的捷径:范式

反过来讲,心理学的捷径也恰好在这,掌握最主要的三个心理咨询的范式,神经心理的范式、关系流派的范式和符号治疗的范式。关于这三个范示到底是什么,大家可以到我们的另外一个主题专门讲心理咨询的三个范式里去详细的了解。

在这里小明想重点提醒大家的就是我们目前在心理咨询圈,大家学到的多数培训都是这三种范式其中的一种,也就是关系流派的范式。所以,才会有些人学完出来后说一切都是关系。他把一切心理问题的诊断都看作是关系出了问题,把一切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法都简化成了用关系来治疗。关系治疗的方法又分成两种,一种是二元关系,移情关系,如老师和学员的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这样的二元关系,用二元关系来替代来访者复杂的生活关系;第二种在团体中建立起一个团体关系来替代社会关系。

心理学的捷径就是要培养人的多元视角,了解症状的背后的多元原因

这种把一切人的心理疾病和症状都把他看作是关系出了问题来诊断,然后再把一切解决问题方法都用移情关系来调整,这种治疗方法只是心理咨询里面的一个视角。但是要想学懂心理学,心理学的捷径就是要培养人的多元视角,了解症状的背后的多元原因。并且了解治疗方法的多个维度和选择,这样才是心理学学习的真正捷径。因为当你建立起这样捷径的时候,其实你反而学得更全,当你学得更全的时候,其实你反而找到了心理咨询学习的捷径。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像有些人得了心理疾病,虽然与关系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代表着他的病因就完全是由关系所带来的,甚至很可能主要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关系。说不定更大的原因是因为神经心理的原因。

我曾经有一次参加了一次自闭症儿童的讨论会,在讨论会上就有一个人是学习精神分析的。他在讨论自闭症儿童原因的时候,上来就说了一句话,他说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原因就是小时候母婴关系出了问题。他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现场的专家们都不吭声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用单一维度看问题的,来看自闭症这么复杂的现象,这很明显这个人基本上还是属于心理学的外行。你不要看他学了多长时间的精神分析,他很明显还没有建立起心理学是一个多元、多维度学科的这么一个基本常识。有一些自闭症儿童是基因的原因,有的是神经心理发育的原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把第一个范式给基因和神经心理,也就是器质性这一块。

不能把这一切都简单地理解为是关系,也不能够简单地认为你只要通过关系调整你就能够医治人们基因、神经、心理的全部问题。他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是他一这一定不是事情的全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关系学派的培训在又是最风靡和最吃香的。原因什么呢?可能因为这种关系流派的培训他恰好迎合了我们很多人、我们在文化上对关系的一种依恋。

因为的文化本质上就是集体主义文化,我们的家族关系和家庭关系相比西方更加的紧密。改革开放之后啊,我们和西方的文化有了很多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统的观念和现在的观念之间不断地发生各种各样地碰撞。所以70后之后的几代人,对关系问题就显得更加的纠结。他们不知道到底是该用西方人的关系模式,还是该用传统的文化中的关系模式来在生存,在生活中去立足,来处理职场关系、婚恋关系和原生家庭的父母、亲人、朋友、亲子关系等各种复杂关系。而这一类关系流派的培训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也满足了他们对于关系的渴望。这也就是在所有跟关系有关的培训都很流行的原因。

但只学会关系流派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们,总是无法完整地理解心理学的最重要思维就是多元化。心理学是一个多范式的学科,是一个多维度的学科,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训练人们的多元思考能力。

那么反过来讲,假冒伪劣心理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给你多元思考,不给你多维度看问题,他不会建构你的多范式心理学框架。他们总是不断地在诱导你的思维,诱导你的认知变得更加得狭窄。

要说心理学的捷径,这就是捷径。能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能够建立起心理学的多维度框架,做到这一点,大家就不会再掉到坑里去了。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丨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有哪些区别

阅读电子书和纸制书的区别是什么?

纸制书它有它的优点,有手感和亲切感,也便以携带。但是携带量不宜过大,带多了很笨重,来回搬动必也较麻烦,由其是搬家。随身携带少了还很,多了也确实很累。

虽然现在以进入智能电子时代,但是在国外由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人们还是对纸制书籍情有独钟。在地铁及公共休闲场所不难发现,并非他们电子书籍,而是他们喜爱哪种能摸到看到的哪种对纸制书籍的亲切感。

而在国内,随着信息电子时代的快速发展,纸制书籍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车辆上,你能深该的体会这一点,原来随处可见的报刋杂志售卖点,仿佛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到了新华书店你才能感受到、还是有很多对纸制书籍钟爱的读者,总之纸制书籍受电子书籍冲击最大的就是。

电子书籍的优点就是、小巧携带方便,可以随时打开来阅读,受外界的影响必较小。装包里兜里都很方便,它是随身携带的必须品、主要是手机,体积不大.也没有太大的重量,对正常的活动及外出活功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电子书籍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感受,如有不同看法,欢迎交流。

谢谢你的邀答,晚上好。

什么是科学

要问我科学的本质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谈论「某个东西的本质」,是一个哲学「本体论」问题。

那么,「科学的本质是什么」,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问题,搞科学的人不关心这个问题的。

虽然目前并没有给科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不要以为什么「是科学」、「不是科学」分不清,也不要说什么「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种鬼话。

哲学问题,就是追问一个究竟,一直到追问道不证自明,疑无可疑为止,然后再进行推理,并做到逻辑自洽。

所以,我只有用哲学的思维方法,讨论一下「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一家之言,也可能不对,或有漏洞,不周,欢迎批判审查,提出不同意见。

---------------------------------------------------------

科学本质1:科学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

【科学理论建立在「假设」之上】的等价命题是【科学理论是可证伪的】。

我们经常说「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伪」?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呢?

我们经常说的「可证伪性」,其实是哲学家卡尔波普的提出的一个理论,

wiki对「可证伪性」的一段解释,我觉得还可以,引用过来:

  • 可证伪性(英语:Falsifiability),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
  • 作为对比的则包括形式上的或数学的表述,如重言式(由于定义的原因它们总是真的),数学公理和定理——这些表述不容许逻辑上反例的存在。
  •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如卡尔·波普尔)宣称:一切从经验得来的假说、命题和理论必须逻辑上容许反例的存在,才是科学的。一个主张“可证伪”并不意味着这个主张是“假”的。宗教和伪科学是不可证伪的。
  • 引自:维基百科词条--可证伪性
  • 可证伪性

简单说一下,这个推导过程:

「可证伪理论」其实源自苏格拉哲学家休谟发现的一个认识论(epistemology)上的「难题」,叫做「休谟难题」:

  • 1、因果难题

  • 2、归纳难题
  • 3、实然、应然难题。

伟大的康德说休谟将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我第一次读到「休谟难题」,非常震撼,身上起鸡皮疙瘩,比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还震撼:

这么简单,这么深刻,那么多古希腊先贤、伽利略、牛顿没有发现,竟然要等到被这个外貌与智慧不沾边的苏格兰胖子发现。

与科学有关的是「因果难题」和「归纳难题」,「因果关系」也是「归纳法」得到的,也可以统一叫做「归纳难题」:

我们怎么知道「因果关系」的?很简单,是通过「观察枚举」的「归纳法(Induction)」

  • 我们首先发现两件事件有「相关关系」,

  • 如果两件「相关事件」呈现出时间上前后相继性:如果A则之后事件B

  • 经过多次观察,不会出现反例。

当然,也包括「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原理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因果关系」是从「特称判断」直接过渡到「全称判断」:

  • 有些事件A之后会出现事件B。

  • 所有事件A之后之后会出现事件B。

一些典型的从「特称判断」到「全称判断」:

·美国的天鹅是白的,的天鹅是白的,英国的天鹅是白的。。。。。

  • 世界上所有的天鹅是白的。

问题来了,从「特称判断」能够下「全称判断」吗?「有些是」怎么过渡到「全部是」?

仔细想问题,你就会发现完全不能,这当中有个巨大的断层,前者不蕴含后者,逻辑上推不出。

因为科学的经验的,而我们不可能经验所有时空的事件。我们只能经验到一部分事件,「一部分是」不是能推理出「全体必然是」,再多的「特称」也推导不出「全称」。

你看到再多的白天鹅,也不能排除「黑天鹅」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在澳大利亚真的发现了黑天鹅。

有错误的可能,有发现「白乌鸦、黑天鹅」的可能,这就是「可证伪性」

科学的第一原理,都是全称判断,是一种「假设、公设、假说」,然后在第一原理的基础上做出逻辑推理,也就就能实现超越时间、空间做出预言。

比如:【MM实验】发现绕地公转地球上不同方向上光速没有差别,爱因斯坦假设:光速不变,无论是在哪一个惯性参考系,无论是在三十万光年以外,还是三十亿年以后,你侧得到的光速是一个常数。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几亿年前的宇宙图景。

-------------------------------------------------

直到今天,「归纳难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如果不做出假设,弥补这个逻辑断层,就会得出明显违反常识的结论——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知道,从十楼跳下来必定摔死,但你就是没办法诉诸理性预言:你现在从十楼跳下一定会摔死。

似乎可靠的只有纯粹的套套逻辑,比如:重言反复的废话——男人是人。

归纳法的断层甚至会导致连数学的「公设」都不是很可靠——

比如「平行公设」:平行线永远不相交,几乎是不证自明。

但我要追问,你无限延长过平行线吗?延长到三十亿光年以外也不相交?

其实,正是因为对「平行公设」这种不证自明的公理进行质疑,发现另一套曲面几何学。

比如球面上的直线就是大圆线(Great circle),球面两直线必定相交,没有平行线。球面的直线叫「测地线、短程线」:两点之间最短。

任意两个人在地球上走直线,他们必定有一天会碰头。从北极走直线,必定会到南极,

飞机如果不考虑补给,就需要尽可能的走测地线,中美航线其实走的跨越北极上的大圆线:

西雅图到伦敦的走的也是大圆航线,平面上看起来是弯的,其实这条弯的是大圆航线,比另一条看起来是直线的航线要短:

地球公转轨道也就是走的三维弯曲时空的测地线,三维时空的弯曲脑子无法想象,只有数学可以理解,或者降维,以二维膜弯曲模型进行理解:

这是爱因斯坦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相当于蚂蚁发现了地球是球体。


科学本质2: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是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逻辑自洽的数学公理体系。

我看到有人说:科学是「客观」的,观测「事实」。。。。等等之类的,我们可以追问一下这个『客观、事实』是什么意思?

  • 牛是色盲,它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我们和牛看到的世界谁更客观?更事实?
  • 蝙蝠依靠超声波感知世界,它看到的世界客观与否?是不是事实?

你可能认为,当然是人看到的世界更「客观」,是「事实」,但是:

  • 我们看到的五颜六色,只不过是不同频率的光波而已,颜色是大脑加工的结果。颜色只存在于大脑中,那颜色是不是事实?客观与否?
  • 我们眼睛是看不到不可见光的,例如:红外线,如果用红外形夜视仪观测的世界,是不是比不用红外线观察世界更客观呢?

同样「声音、嗅觉、视觉、味觉」是不是「事实」?你怎样觉察到的?是外界「光、声音、气味」跑到你脑子了?

没有,都是生物电信号,经过你大脑加工而成的。你感知到的一切绝对是主观的。

就如同手机摄像机将光信号加工成电磁信号储存,你认为存储在手机存储卡里的电磁信号是「客观」的?手机CPU处理的0和1电子信号是「事实」?

「客观、事实」这个词是好像我们都懂,但经过诘问的,好像我们不那么确定。

「事实」「客观」其实来自是我们的感官,是被大脑加工、修正以后的世界图景,这一点我们可以非常肯定,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我们的感官,这就是我们的「经验」。

斯蒂芬·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只圆形金鱼缸中的金鱼,他看到的世界图景被玻璃扭曲了,但是这一点都不重要,假如这只金鱼足够聪明,他依然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做出假设,构建一套物理规律,一样做出预言。

只有「上帝」才知道信息完备的世界是怎样的图景。比如:我们能跳出宇宙以外看到宇宙的全貌吗?

不能,我们只有在宇宙内部,观察、摸索,像拼图一样拼凑出宇宙的摸样:我们观测宇宙星系彼此退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氦元素丰度等多个「拼图」,构建宇宙标准模型,计算宇宙的年龄。

人受感官限制,观察到的世界就是不完备的,经验永远是局部的,我们只有不断在观测技术上进步,尽可能达到认知极限,更大尺度、更小尺度、更精确的观察,获得更加多的经验细节,不断拓展我们的认知边界,通过拼凑无限逼近所谓的「客观、事实」。

我们只要知道:在不同的经验片断的基础上,诉诸逻辑和数学构建一套规律或者叫模型,而这个模型可以超越我们的经验,可以预言某些结果,与我们经验一致,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用数学规律描述的认知模型。

斯蒂芬·霍金称之为:依赖模型的现实主义

事实」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也不重要,即便「客观事实」被我们你感官被扭曲、加工,或者不真实,但只要经验与逻辑自洽,可以很好的预言,我们就可以暂时相信这个模型。

-----------------------------------------------------

综上所述:

所以,人类理性的底层,其实并不比一只认为「铃铛」和「食物」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巴普洛夫狗更聪明。

但区别是:我们知道自身受经验和感官所限,是有认知缺陷,那么,我们有可能是是错的,不是全知全能的,而狗不知道这一点。

我们只有做出一些假设,科学才成为可能,在有限的信息之上进行逻辑思考,构建模型做出预言,并不断验证、修正。

所以,如果没有科学假设,就完全沦为不可知论了。如果是信息是完备的,我们就是上帝了。

非常时期,上网课没有课本,记笔记又太浪费

记笔记不是一味地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听网课其实能很好的纠正这点,怎么样从课堂上提取重点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