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囊经,天玉经,子平,滴天髓,选集,老子,孙子,内经,易经,伤寒论。
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经典沟通类读物,对我的影响很大,最关键的一点是,纠正了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用善意去沟通、用善意去理解,以及所有对别人的理解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沟通过程会更加有自我觉知和反思,这样就有进步了。
我很喜欢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让我处事坦然很多。本以为完全理解此名言,直到看到这句话,“你感到不耐烦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期待我有不同的行为。”原来沟通层面,也是这么个理。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我们所有烦恼的根源,不是来自别人,而是自己的预设。
此话出自《非暴力沟通》,书中提到很多在语言沟通中视而不见的认知偏差,让我有一种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通透感。
《非暴力沟通》一书,看上去是老生常谈的沟通技巧,其实这种被称为“爱的语言”的沟通,与功利的说服和影响力技能完全不同,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出于帮助别人的强烈愿望,能够使人加深联结、友好共处。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1984年创立了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成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是他的外祖母,即使自己再穷,她也会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别人。
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她让生活无以为继的裁缝一家四口与自己同住了三年。还曾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汉,让他在家住了七年之久。外祖母的大爱深深影响了卢森堡博士。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系毕业后,他去到60多个国家,帮助解决小到家庭琐事,大到种族争端等各类问题。直到2017年去世,致力于传播非暴力沟通技巧50余年。
“非暴力沟通”是指用不伤人的语言进行交流。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引导我们通过理解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方面坦诚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投入地倾听他人,从而走出情感的局限、转换思维的,不再把自己禁锢在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满中,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且平和的人。
在对话的时候,我们感觉被冒犯,而对方并无此意,问题出在哪里?在交流中,双方感觉聊的不是同一件事,问题又出在哪里?《非暴力沟通》一书通过解析多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为我们找到了失败沟通中的所有症结。
观察是指听到、看到的,不带任何判断的。
比如,“他长得丑”并不是观察,因为说美或丑属于评论。“他不吸引我”更靠近观察的结果。
为什么表述客观的观察结果如此重要?因为一旦说话者措辞夸张,并且,一般这样的夸张是带有指责的,那么对话的另一方就感受到了不客观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对话的进行。生活中常见的吵架,一般都是这样开头的,“你从来没有关心过我”,这样“一棍子打死”的评论,很难让人心平气和地沟通下去,于是对方来一句,“你总是说我不关心你”,又是一个言过其实的论断,可想而知,如果不改变态度,接下去两人不是骂战就是冷战。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很多人,尤其是我们人,因为成长于推崇情感不外露的文化背景下,并不善于直接表达感受。有人认为自己很会表达,但仔细想想,我们表达的到底是感受还是判断?
简单来说,感受可以分为好的和不好的,也就是当需要被满足和没有被满足时的两种状态。但这与判断是有本质区别的。“我觉得你不信任我”,并不是感受,而是对别人的判断。用“我很失落”来描述或许更合适。
然而,日常生活中,由于表达习惯、文化背景、面子和自尊心,当感受说出口的时候,就变成了“你让我很失望”这样的指责。其实,让我们失望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预设,也就是非暴力沟通中的第三个要素--需要。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两句话,负面情绪的来源,是现实与期待的差别,是“我原以为”,而非现实本身。
因此,与其说“你让我很失望”,不如用这样的句式沟通:观察(客观事实) 感受(主语是“我”) 需要(导致感受的内在原因)。
比如,母亲可以对没有做作业的孩子说,“你没有完成作业,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也就是说,感受和需求的主语都是“我”,且两者属于因果关系。
当有诉求时,有人喜欢旁敲侧击让人去猜,有人会有意无意地用责备来表达,《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直接一点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响应。
但在有事直说之前,我们需要区分请求和命令。咋听上去好像两者的差别很明显,但在实际交流中,界限常常是模糊的。卢森堡博士指出,如何区分这两者,要看请求没有被满足后的态度。如果对方因此被指责,那么请求属于“命令”,反之,如果请求者平和地接受任何回应,佛系态度“好的、都行、没关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请求”。
有事直说,其实是有事儿商量着来。
比如,想要伴侣留在家陪伴时,有这几种表达:“你今天晚上有事儿吗?”--旁敲侧击模式。“你总是不在家!”--指责模式。“你是不是愿意今晚陪我?如果今晚有事,明晚也行。”--这才是非暴力沟通模式。
语言习惯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当局限在对自己和别人的不满时,就会情绪失控、出口伤人。而当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跳脱出负面情绪。因为我们通过一次次感同身受,会越来越明白每一个愤怒的、沮丧的、焦躁的人,只是个不知如何是好的求救者,他们被困住了,他们需要有人拉一把。同样的,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也要好好倾听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再用得体的、坦诚的语言去表达,久而久之,爱自己和爱别人就会在每次沟通时本能地流露出来。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推荐《非暴力沟通》,我会说:打破认知局限,用心感受、好好说话是个不错的开端。
自制《非暴力沟通》思维导图
我是Helen,不爱治愈系心灵鸡汤,爱煲实用系老鸭汤。
公众号:Helen小姐的精神世界
◆◇◆◇◆◇◆ 陪你看书、看剧、看世界 ◆◇◆◇◆◇◆
1985年发表了理论著作《护理:人性科学和人性照护》。主要借鉴了卡尔·罗杰斯的人际互动理论,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充满热情地去理解患者的思想、情感和特征。
华生的人性照护理论还来源于她和她的同事关于照护行为及照护本质的现象学研究。人性照护是护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描述人性照护的科学理论及如何应用理论指导护理实践。
10个要素包括:①形利他主义的价值系统;②灌输信念和希望;③培养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敏感性;④建立帮助-信任的关系;⑤促进并接受表达正性和负性的感受;⑥在决策中系统应用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⑦促进人际间的教与学;⑧提供支持性、保护性、矫正性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的环境;⑨帮助患者满足人性的需求;⑩允许存在主义现象学力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