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往年申论考察的特点,有备无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往年考试的时间、考察的基本题型是什么、考察的基本要求等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尤其是针对不同的题型,学习不同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找准得分要点才有可能拿到高分。
二、关注时政热点,为上考场备好
申论的命题往往以政策为导向,以热点为载体进行考察。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同学们应该养成每天关注新闻时政的习惯,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时政的积累不仅要了解,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一个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就要以时间为轴,往前推,探寻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关注当下,事件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往后看,事件发生之后会有哪些影响,好的影响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扩大他的影响力,坏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遏制,培养自己的时政分析能力,相信将来在考场上遇到什么话题大家都能够习惯性地进行分析,找到亮点。
三、学习理论方法,指导战斗方向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敲门砖”。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同学们在前期的备考中应当重视每种题型应答方法的学习,尤其是归纳概括题型的处理方法。归纳概括不仅是一种省考常考的基本题型,更是一种申论作答的基本能力。只有掌握每种题型的处理方法和答题思路,同学们在考试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做到因为熟悉而淡定从容,因为从容而发挥水平。
四、反复训练真题,实践出真知
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实践,但理论的有用性必须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前期大家学习了理论,理论到底能不能有效的指导我们做题,不能等到考场再来检验,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地通过练习真题来检验。而且往年真题严谨可靠,不仅是检验理论有效性的试金石,更值得大家反复训练,总结窍门,突破考试。
一、审清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申论的所有题的作答思路和标准都是基于题目和题干的,对于贯彻执行也是如此。那么在拿到一个贯彻执行题目时,各位考生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抓准抓全这一题目考察的公文或者应用文的目的。目的不清,会造成考生在作答贯彻执行题目时出现方向不清楚,从而导致要点不准、不全、逻辑混乱等情况。比如对于题目“假如你是某石油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阅读了‘给定资料 4‘后,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职工爱岗敬业”。那么对于这道题目,通过抓取关键信息能够明确这次倡议书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要让职工爱岗敬业,那么关键词就是“爱岗敬业”,所以在接下来的读材料这一环节中就需要紧密围绕“爱岗敬业”进行要点寻找,只要和这一关键词有关的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等都抓取出来。
二、读懂材料,理清材料逻辑
贯彻执行对于考生来说有两个难点一方面在于要点容易遗漏;另一方面在于公文或者应用文的正文逻辑混乱不清。那么对于这两个难点中的第一个,其实主要就是在于各位考生要随时将题干的关键词与材料相结合进行阅读,只要有关的信息都尽量呈现在答案中;而对于第二个难点逻辑混乱不清,考生要充分利用材料,梳理材料的整体逻辑从而引导自己的答题逻辑。考生们在阅读材料时很多时候是将材料的段落进行独立理解的,可是对于申论题目来说,材料的逻辑其实事由指引性的,贯彻执行的材料逻辑比较常见的逻辑就是前面几段就是发文事由,接下来就是发文的主体,有些时候还会在材料的最后一两段进行总结和呼吁等等。就比如2014年上半年重庆省考中有一道题目“以《高清红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写一份材料,供有关部门参考”。这道题目通过梳理和分析材料后能够明确材料的逻辑就是前面几段在介绍高清红的成功体现,可以作为发文事由,而中间的大部分段落就是在说明高清红是如何成功的,也就是她的成功启示,那么就可以作为主体,而最后一段高清红则在进行呼吁号召,因此可以作为结尾。
总而言之,对于各位考生来说,对于贯彻执行题目,不要有畏难的情绪,一定要回归到申论答题的本质,也就是审清题目和读懂材料。通过题目指导思路和材料明确内容和逻辑从而让贯彻执行题目的答题变得简单。
留白效应:给别人留下适度的空间
“留白效应”中的“留白”是山水画中的一种技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后被人们应用到心理学中,即为:人们在沟通或者人际互动中,如果能够适当地给对方留下一些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人际关系中,与人相处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个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在做事情的时候,要适当地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让其有思考、反思的时间。
例如,彼此间意见相悖时,不要急于反驳对方,而应先让对方有表达自己意见、观点的机会,然后再下定论。
20世纪初,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不幸被盗,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该画被盗后,竟然引来人们纷纷到博物馆观看原来挂过这幅画的那面空墙。两年过去后,人们吃惊地发现到博物馆前来观看那面墙的人,竟然比过去12年前欣赏这幅画的观众还多一倍。《蒙娜丽莎》被盗后引起的异常反应,正是留白效应的作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与人相处也一样,你越是紧跟着对方,想将其抓得越紧,彼此就越容易出现隔阂,越是想要摆脱彼此间令人厌烦的琐碎之事,陷得会越深。只有让彼此留有自由的空间,那么你们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很奇妙,未靠近时,总想靠近对方,以为贴在一起才显得感情深厚;可是当真靠近在一起的时候,却又显得很苛刻,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让彼此辛苦经营的感情破裂。所以,对周围同事、亲戚、朋友,与其因为太过接近而产生摩擦、伤痕,不如在相处的一开始便给对方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免触礁。
为人处世中给对方留有空白,事实上不难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出色的演讲家,如果你一直滔滔不绝地说,没有适当的停顿给听众以反应、思考的时间,那么即使他演讲得振振有词,最终也会遭到听众的质疑;相反,如果他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停顿,并能够在之处调动听众的积极性,那么即使他在演讲中偶尔出现小的失误,也能够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这就是空白效应。
世上的任何东西、任何事情,如果你太过近距离接触,不留有足够的空间,都会发现它的瑕疵、弱势、缺点。世上任何一个与你相关的人,如果你与他时时刻刻在一起,每分每秒不离开,那么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也会因为彼此间的裸,不再相互吸引,相互容纳。一块看上去完美无瑕的玉,如果你用放大镜看,便会发现它的瑕疵,进而认为玉石也不过是普通石头中的一种。
留白效应告诉人们,生活中,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做事情,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无声胜有声、有无相生的方法也是一种智慧。这种“留白”留出空间的智慧,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为了增加彼此间的亲密感,经常和对方“浸泡”在一起,有的人为了让朋友信任自己,经常会把自己的一切向对方和盘托出,自认为这是一种明智之举。事实上,这是一种轻视自我的冒险行为,不仅不会让朋友对你另眼相看,有时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厌烦感。
既然在人际关系中给对方留有适度空间如此重要,那么生活中人们该如何留有这样的空间呢?简单说,就是要给彼此一个距离,不要太过亲密,而这里的“不要太过亲密”是指日常生活中不能有太过频繁琐碎的接触。不但如此,还要保持彼此心灵上的沟通,而感情上相互理解、安慰;在朋友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纠缠于生活的琐碎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具有传播的快速性、空间的全球性、时间的自由性、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交互性等特征。但是其公信力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也阻碍了它的发展。
公信力是网络媒体至关重要的元素,是网络媒体安身立命之本。提高网络公信力是网络媒体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高度交互性、高度灵活性、高度渗透性等特点的新媒体”。它开创了全新的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传播时效快速便捷性
(二)传播主体的草根性
(三)传播模式的互动性
(四)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二、网络媒体公信力低下原因分析
(一)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失守
受众在这种传播模式里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受众在这里也可以变成传者,只要对信息进行转载,就可以轻松的转传播关系里的角色。这些信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很难让人分辨真假,导致了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这里的“把关人”已经不存在了,媒体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互联网的传播多向、快捷、分散,网络用户又具有匿名性、交互性。一些未经审核的信息,尤其是虚假信息,一经刊登,瞬时便可以到达千家万户。 (二)商业化炒作导致公信力下降
“新闻炒作”是新闻传媒领域屡见不鲜的行为。一些传统媒体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对那些容易吸引受众的名人事件进行大肆报道,使其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有的网站为了获得高的点击率,对这些格调不高、毫无价值的信息,不加修改的转载。互联网的超链接特性为媒体的跟风炒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加之,信息容量大,这种炒作之风,便很快兴盛起来。
(三)四大公害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四大公害分别是: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新闻、不良广告。“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一向为人诟病”。这不可避免的会削弱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只有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才能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谋取个人私利,出现了大量的有偿新闻。低俗新闻也严重影响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些网站把低俗新闻看作是获取受众的关键,大肆进行炒作,特别是明星的花边新闻,把带有黄色新闻的事件不断进行翻新,花样层出不穷。
三、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对策
以上种种现象严重制约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使网络环境日益恶化。网络媒体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找出公信力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完善政策与法规,加强网络传播监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网络媒体的管理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对网络传播方面的法律空白点进行修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对法律滞后现象作出调整,制定出一套能够随着网络社会发展变迁而不断做出合适调整的法律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管理体制,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控力度,对新闻来源进行把关,弥补由于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而使网络媒体在传播中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 网络媒体由于受到采访权的限制,只能通过网上爆料来获得信息,造成了失实报道。对那些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必须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要在技术上做到突破,准确查找到散步虚假信息的个人位置,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网络媒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首先,必须完善网络媒体的采编管理体制,网络媒体应该借鉴传统媒体的采编程序。网络媒体可以建立一支专业的采编队伍,建立严密的把关制度,避免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其次,强化品牌意识,建立品牌网站。媒体品牌一旦形成,便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更为深远。要打造品牌网站必须做到定位准确、重视形象包装、不断创新。
再次,加强网络媒体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提高网络媒体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最后,加强对受众的研究,认真分析受众接触网络的心理、需求、期望和对信息的满足程度。特别是受众的需求,只有知道受众的需要,才能赢得受众的信赖。
(三)加强网民媒体素养和社会公德教育
“媒体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造媒体讯息能力”。一些网民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辨认能力比较低,以至于受到了蒙蔽。对这些信息进行转载之后,无疑会影响媒体公信力。有些网民充当着网络水军,为了寻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媒体进行炒作,这都是媒体素养低下的表现。这些行为都会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效应,更要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媒介行业里,公信力是任何一种媒体的生命力,发展的基础。对年轻的网络媒体来说,公信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