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历是很重要的。社会上的各种招工,招聘考试,都有学历要求。如你想当兵,进部队,必须有高中才行。你想考公务员,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你要进工厂,最起码得混个初中毕业。所以,一个,虽然只是一张纸,它却是你走上社会的通行证。低级的通行证只能找普通的普工,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含量,当然工资也低。名牌大学的含金量高,这样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而且都是好单位,好工作,高收入。而硕士,博士更是吃香,做的都是高,精,尖的工作,收入自然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要多读书,多学习,尽量拿到高一点的文凭,这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像以前留美博士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五个师的部队,后来回家后,为研究出了,让一下子成为世界强国。
大家这两天一直都在讨论这件事情,而且绝大部分人的观点都放在了胡红梅唯利是图,追逐名利和金钱这个方向上。
我个人对这个观点并不完全认同。
其实,说真的胡红梅事件只是一个缩影,现实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特别是学术领域,这样的现象并不少,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罢了。
要说这个事情内在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还在胡红梅自身方面。
资历太浅,推得太猛,以至于成了高处不胜寒。
其实,看一下胡红梅的简历,参加工作不久后就成了所谓的名师,到处讲学,到处演说,参加各种各样的交流,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不得不说,正是这个神助推导致了胡红梅一路走红,一路轻飘,平步青云,站上了制高点后,却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就驾驭不了这个高度。
但是为了努力的维护当前的声誉,努力的为了维护当前的名利,努力的为了维护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得不想尽办法出成果,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进行各种各样的包装。
她的名有了,利有了,光环有了,鲜亮的外包装有了,为了维护她可怜的自尊,为了维护现有的一切,为了让自己还躺在这个虚荣的光环中,她还能怎么做?
当她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自己肚子中的墨水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自己的思想体系,学术水准,个人能力,根本就驾驭不了她现在所拥有的高度,宽度,深度和广度。所以,她只能去偷窃别人的成果来不断的包装自我。
其实,说来说去这也是一个悲剧。
升的太高太快,必然会摔得更猛更重。
我们经常说,当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自己的野心的时候,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强学习。但可惜的是胡红梅之类的人,她不是加强学习而是加快包装自己,所以就不断的会发生这样类似的事情。
要想避免此类事情的出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方面就是组织和单位在推举新人的时候,一定要德才兼备,以德为首,才能跟进,一定要人尽其才,德才配位。
另一个方面,就是个人自身。每个人都想获得名利,每个人都想获得地位,但获得名利和地位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努力,奋斗奋斗。
如何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教师是一种职业,决定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因素是这个职业对社会起到的作用和从事这个职业人的收入高低。
老师对这个社会的作用是担负着为国培养人才的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靠教育培养,这足以说明教育是国之发展的根本。教育靠的是教师,教师的地位按道理说应该是最高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更是低下,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工资低,一副穷酸相,谁能看得起你?
在职的教师因为家长还需要老师教育他的孩子,对老师还有一点“礼貌”,而对于广大为了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退休教师,是一点“礼貌”也没有了。没有几个会“感恩”老教师辛苦几十年的付出。难道是老师没有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吗?没有教自己的学生要学会感恩吗?
当然不是,那是什么造成的呢?一个字“钱”。
在职教师工资就没有公务员工资高,退休教师的工资比在职的更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就是这么个道理。
要想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只有提高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工作待遇,尤其是提高偏远乡村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待遇。让老师也成为不为生活发愁的有钱人。
这样就可以有尊严的活着,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当教师,就可以让更多教师能终生从教,如果有一天能达到人人都想当教师的程度,教师的社会地位就真的上去了。
就像现在年轻人人人都想当明星,所以明星的社会地位就高。众星拱月,无限风光。
从80年代初开始,为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开办了中等师范学校。直到1999年,中等师范学校完成了它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中等师范学校开办的近20年内,全国有300~400万学子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
当年就读中师学校的都是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学习优异,出类拔萃的学子。
由于当时城乡差距很,加之中师毕业工作包分配,就端上了铁饭碗。所以,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城市贫困家庭的优秀初中毕业生都首选了报考中专,而当时的中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只要填报了同意中师优先录取的孩子,最后都上了师范学校。
毕业之后,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担负起基础教育的历史重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他们之中很多人,一生都守候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生活过得清苦而艰辛,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二三十年过去了,基础教育从一个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一代中师生顺应教育发展需求,边任教边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历尽周折和艰辛,在砥砺前行中,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一代中师生的存在,是基础教育的大幸。
他们几乎撑起了半个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的多半边天,真正成为基础教育的坚固基石。
时光如梭,一代中师生,已青春不再,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自己已步入负重的中年,甚至有一部分已到退休年龄。
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师范毕业不久就跳槽转行,一部分人离职下海,还有一部分人继续深造就读。但绝大部分人都定向回乡守候在基础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二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后来成了一些行业和单位的领导。还有一部分人成了地市级,县团级党政一把手,甚至还有个别人成为省部级领导。然而,绝大部分人一直都守候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就在今天,他们仍然是基础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赖的主要力量。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他们仍然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讲,是他们撑起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半个天!
二三十年已经过去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现在都还做着单纯的教育工作,过着平静而详和的生活。虽然绝大部分人生活过得也并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车有房,子秀,老人康健,过得也还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过得并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
合理减轻孩子过重的的作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