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0%的人患有抑郁症,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得这个病!而且,每100个抑郁症患者中,竟然就有65个左右的人萌生过的念头!这样看,你就明白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很近对不对?那么,回归正题,抑郁症真的是心情不好引发的吗?深读君这就来给你八!抑郁症这个家伙最牛掰的,是隐藏了身世,至今都没人敢拍着胸口确定它是怎么来的,你说神不神秘?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就有那么几位更牛掰的科学家,根据一些蛛丝马迹,追查到了抑郁症的身世。于是江湖上有了些关于抑郁症来历的传说,医学上叫做假说。其中最出名的假说,就是单胺假说。单胺假说指的是,由于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几种单胺类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了抑郁症的产生。那么神经递质是什么呢?大脑传递各种指令时,是靠神经细胞一个接一个传递的,而在神经细胞之间充当传令兵的,就叫做神经递质。其中有一类传令兵,叫做单胺类神经递质,它主要与人类的心境、情绪、认知有关。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就是这类传令兵的成员,专门负责传递开心、兴奋的指令。好了,他们的名字太长了,你记着费劲,深读君说着也麻烦,以后咱们就叫它们“快乐速递”吧。一旦“快乐速递”的含量减少了,开心的指令就没办法完整传递了,人就容易不开心啦。发现这个假说的专家们就认为,人之所以得抑郁症,就是因为“快乐速递”这三个神经递质减少,从而让人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专家们除了假说,也基本搞不清楚人到底为什么会得抑郁症。但深读君还是能告诉你,谁更容易得抑郁症的。(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第一,抑郁症有遗传倾向。研究表明,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抑郁症的发病率越高。如果父母有一方是抑郁症患者,那么子女的患病率高达14%左右。只是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是哪条基因携带抑郁症的基因序列,而且,这种遗传的说法仍有争议:抑郁症患者的孩子患病率高,到底是因为基因的影响还是成长环境中耳濡目染造成的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眼看着爸爸妈妈每日活在抑郁症的痛苦里,心情难免会受到影响,长期下来,潜移默化,即使不被“传染”,也很难成为一个活泼的人。第二,神经结构及功能改变。情感中枢神经系统,大概有认知和调节这两种主要功能,分别用来认识事物和调整心情。刚好抑郁症就是认知系统,看啥都不爽,心情摔了一跤就调整不回来了。“那为什么认知系统会出错啊?”答案来了:如果前额叶、丘脑、脑干、小脑等脑组织发生损伤,就会带来一系列看不见的连锁反应,情感中枢系统也会跟着发生障碍。再跟着深读君梳理一下他们的关系:脑组织损伤,导致情感中枢系统受损,从而影响认知和调节功能,造成抑郁症。第三,内分泌紊乱。这就牵扯到各种激素了。有雌激素、生长抑素、褪黑素等等。雌激素绝对是捣乱的主角,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都能让人情绪低落;生长抑素就是分泌“快乐速递”的开关,生长抑素降低,“快乐速递”就实行了计划生育、降低更新率,直接导致抑郁;褪黑素也挺牛的,你能不能睡得着觉就看他了,要是褪黑素分泌减少,那就等着失眠吧。看出来了吧,激素这种连颜值都没有的家伙,作用还挺大的,尤其关系着情绪,牵扯着抑郁症呢。第四,应激事件。“抑郁症?你说她抑郁症了?”“不会吧,多开心的姑娘啊,人美心也美,爱说爱笑的”“听说,失恋了吧,谈了八年呢……”“以前都好好的,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呀?”是的,这就是应激事件,应激顾名思义就是出乎意料,让人猝不及防。当人突然遭受离异、丧偶、破产、重病等应激事件时,心理承受不了打击,就容易患上抑郁症。(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吹了那么多大道理,咱还是来说点实际的吧。吃药没效?副作用一堆?停药就复发?这才是抑郁症正确的治疗方法!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所以用药和感冒发烧这种普通疾病是有区别的。“用了快一周的药,怎么还没效果?”起效慢,正是抑郁症疾病用药的一个典型特点。精神类药物不像消炎药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常情况下,一般半个月左右起效。如果医生给你开了抑郁症的药,千万不要因为短期内觉得没效果而产生怀疑、继而放弃服药啊!“我吃了抗抑郁药,都五天没了!”“怎么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放心,这都是抗抑郁药的副作用。抗抑郁药是个奇怪的家伙,它真正的药效与副作用是相伴而来的。副作用出现了,证明药效开始发挥作用了。有些人害怕药物副作用,而放弃服药,这是不对的,副作用是抗抑郁药正常的反应啦。“我吃了好几年的药,一直没发作,药,我就停了吧!”自作主张停了药,结果怎样?就是复发啊!抑郁症卷土重来啦!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用药周期可不是以天为单位的,也不是以月为单位的,人家是以年为单位的好吗!擅自停药的结果就是复发,还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现象。那要怎么停药?当病情稳定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比如每次服用两片的药可以先减为一片,再减成半片,再慢慢慢慢停药。“听说抑郁症是很容易复发的,是吗?”这个还真的是呢。抑郁症治愈后,三年内复发率高达89%。这也是抑郁症最讨厌的地方,好不容易好了,又复发了,治了又好了,好了又复发了。好好坏坏,时好时坏,把人揉搓于股掌之间。大家必须要认识到,抑郁症这个疾病的性质就是这样的,就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不要整天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复发,越有这样沉重的心态,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就越是容易复发。如果能够坦然面对,接受这个现实,心情放松点儿,反而会好很多。大不了就是继续吃药、继续看心理医生啊。除了刚才说的随便停药是复发的重要诱因外,还有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单一治疗。前面说了,抑郁症是心理和生理同时出现问题才导致的。心理问题是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比如关于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建立阳光心态。而生理上的治疗就是按照医生要求服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联手,才能对抗抑郁症。单独的吃药和单独的心理治疗都是搞不定的。单一的治疗方案很难激发患者的自愈潜能,所以很容易复发。(关注深读视频,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轻度抑郁症的患者主要的表现还是抑郁症的相关症状: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兴趣爱好降低,睡眠不佳,胃口不好等,当然还有部分人心悸,胸闷等功能性的身体症状,不过轻度的抑郁出现的症状少,而且也很轻。国际和国内的医疗指南建议: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为主,可以辅助一些中成药。如果是生活事件导致的寻求一下自己的资源,比如朋友呀,相应的科普知识等,也是心理成长的机会。同时要做好监控,必要时就医哦。
就“当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是不是代表抑郁了”!其实,对啥都缺乏兴趣,究其原因当然诸多哟,就目前来讲,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症,总体看是较多的,先不说是否是抑郁症,但宜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说,所谓“兴趣!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的意义是巨大的;当人们对生活有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兴致勃勃,推动人去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而“兴趣缺乏,是抑郁症病患者的一个典型表现,这种表现常常能使得他们做事提不起兴趣,因为抑郁的存在从而剥夺了他们感受幸福的能力”。专业人员都清楚,“兴趣缺乏,是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比如,从前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现在是对朋友的邀约百般推脱,对户外运动提不起兴趣,毫无兴致;有时工作之余整天躺在床上,不进行体育锻炼,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更有甚者,脱离大众,离群而居,不愿意见到任何人,其中就包含了他们的亲人以及朋友”。再说“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一般而言,抑郁症其临床主征大致为:以情绪低沉为著,伴有思维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同时出现想死或企图或行为!其症状特点晨重夜轻节律突出;若是无欲,无望,无助,无力,无希望的话,那就要高度的重视了,提别是家属应尽早陪伴去看看心理/精神科医生了!仅参考?谢邀!
有怨恨大的原因,关键是对一些小事的看法,个人意志太强,或者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是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太强了。什么是自我中心呢,就是事事围绕着自己的观点、看法、意愿和规则,凡是外界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的,都是不对的,都是看不惯的,都是令人急躁的,这样的状态自然会在遇到一点小事不顺心时,也会急躁、愤怒。比如早晨上班,一辆自行车不小心差点撞到自己,自己就很生气,内在认为自行车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该那么不小心,不该不小心差点撞我。这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意愿在想事情。其实,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些人做事莽撞不小心,甚至不按规则出牌,那这样的人我们远离就是,如果这样想就不生那么大气了。生气大、爱生气,还是自己的本能意志太强了,只要稍有对自己的违背和冒犯就不高兴了,所谓想开点,就是要人不只是想自己的利益,还要想想世界本来的样子,以及我们所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所占的位置和重要性,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世界之大本来如此的普遍性,就不那么生气了。
前段时间,因为参加脱口秀,李雪琴火了。人们喜欢她丧丧的模样,一口东北味儿的逗乐,还有那细品之后,富有哲理的段子。“宇宙都有尽头,北京地铁没有。”“人生的起点就是终点,在我妈眼里,宇宙的尽头就在铁岭。”“我的妈妈是我带大的。”“爸,妈,不就是结婚吗?你们都手把手教我三遍了,我指定学得会。”李雪琴很多段子细细品味后,带有一丝忧伤。这让我想起了早些年周星驰的很多影片,第1遍看不懂,第2遍看完笑,第3遍看完哭。大张伟说李雪琴是天才,李诞说她天赋异禀。我倒觉得,她那些搞笑但富有哲理的段子背后,不仅是北大的深厚学识底蕴,还有一点别人没有的看破人生的味道。而这一点,可能就源于她自己曾经是一个忧郁症患者。现在的搞笑天才,曾经的忧郁症患者李雪琴是在北京大学读大四的时候,被确诊抑郁症。她说那个时候自己压力很大,但当时的男朋友比她还要悲观,当她情绪低落的时候,男朋友救不了她,两个人就像在对方脖子上套了一个绳子,互相在拽,要把对方勒死。在李雪琴抑郁最严重的时候,她说不知什么事情就会让她难过,也不想跟人说话,不想见任何人。晚上她经常失眠,只有把自己熬到特别困的时候,才能够睡去,还经常一夜一夜地做噩梦。后来,李雪琴北大毕业,去纽约大学读研究生,但是因为抑郁症不得不休学。最严重的时候,李雪琴曾经在自己的手腕上划了三道囗,然后又给自己包扎好,觉得不应该浪费时间在上。同时,李雪琴说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学霸会得抑郁症,北大一到期末时看抑郁症的人很多。李雪琴是在北医六院,精神科最好的医院就诊,北大的学生去那里诊治可以一折,打完一折的价格,一次还要200多块钱。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曾经有一位心理学教授说:“得抑郁症的人往往都是人才。”很优秀,对自己要求高的人,比普通人得抑郁症的概率要高很多。比如,我们熟知的主持人崔永元,歌手朴树,企业家任正非等等,在别人眼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需要仰望的人,可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以李雪琴为例,很多人认为她得抑郁症的原因,跟父母离婚有关系。确实,这个是有一定影响,但是,很多父母离婚的孩子并没有得抑郁症,为什么李雪琴会得呢?我们从她的只言片语当中,可以找出原因。“妈妈是我带大的”,姐姐说妈妈离婚之后情绪很不稳定,她经常要在门外哭够了之后,抹下眼泪,然后回到家照顾好妈妈。李雪琴还说,为了不让父母觉得离婚对自己造成了影响,她只能努力学习,让自己一直保持第1名。从这2点来看,李雪琴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非常有责任感,或者是有点追求完美。恰恰是这种尽善尽美,让她的生活压力特别大,长期的积累之下,就容易导致抑郁症。我们再去看崔永元、朴树等名人的经历,同样会发现,他们都是追求完美的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抑郁症患者是严厉的自我惩罚者。他们的特点是自我攻击,这样的患者内心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会对自己的些微不好实施严厉的惩罚。”所以说,过于追求完美确实会让一个人很优秀,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有人问: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症?答案可以有很多个。1、突遭变故,比如说至亲之人突然离世。2、父母离异,或者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心灵受到创伤。3、被暴力对待,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语言上的冷暴力,都可能加剧孩子得抑郁症的风险。4、被忽视,被压抑,比如家庭中有多个子女,不被偏爱的孩子,长期被打压和压制的孩子。以上这些,都是很多家长容易注意到的,或者会注意防范的。而我今天之所以要讲李雪琴的例子,就是要告诉父母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要警惕孩子完美主义的倾向。抑郁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确切地说是“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的。而孩子“理想中的自己”常常是在父母不自觉的影响中产生的。如果父母总是传递一种信号,孩子要优秀,要坚强,要独立,甚至必须善良,必须为他人着想,这些长期的渗透结果就是孩子把对自己的要求设定的很高。可是,凡事过犹不及,没有缺点,过于完美的孩子本身就是“问题”。要知道,完美主义是把双刃剑,如果用得不得当,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抑郁症患者,哪怕他是一个学霸,他是名人,他是企业家,他已经达到了人生很高的位置。而抑郁症就像得重感冒一样,等它来的时候,患者就是忍不住地要胡思乱想(打喷嚏),看到窗户会有忍不住飞下去的冲动(发烧),当抑郁症发作的时候,这些是很难控制的。也不是,大家说几句你已经很优秀了,你有什么好忧郁的,就可以马上解决的。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心理问题常常是滞后反应,等孩子出现问题时再去调整,可能就晚了。所以,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快快乐乐地成长,那么就要在他们的成长路上,创造更优良的家庭环境,作出正确的引导。希望我们的孩子是真的快乐,而不是在抑郁之后看透一切的“搞笑天才”,因为抑郁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趟过来。在我看来,丧丧的搞笑的李雪琴正是在用“丧”来保护自己的内心,而那忧郁的“内核”并没有改变,只是她多了很多让自己平静的力量。希望她在治愈别人的同时,更多地治愈自己。(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哦,谢谢!我是“豆妈逗娃”,一个乐于分享育儿干货的心理咨询师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家有两个女宝,品着烟火气,快乐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