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情绪对健康的危害(生气就想睡觉怎么回事 生气有八大致命危害)

生气就想睡觉怎么回事 生气有八大致命危害

一、生气就想睡觉怎么回事

1、人生气的时候会有脑缺氧的症状,严重程度要依个人体质而定,这种心脏和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心脑血管病变,大家一定要注意。

而且生气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导致人出现手抖、尿频等症状。

2、生气会导致肝郁气滞,如果肝郁的话就会克脾,导致脾无常工作,人就会出现四肢无力的情况。如果生气时症状严重,可以让医生开一些疏肝解郁类的药物。

生气时怎么平静下来

1、远离事件

如果某件事情让你生气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赶快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面,暂时不要再接触这件事了,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儿都可以,这样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

2、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有效调节情绪,大家在生气的时候不妨多做几个深呼吸,想象自己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把不良情绪都呼出去了,这也是一种调节方法。

3、大声喊

如果觉得心里边实在是憋屈的慌,那么你可以找一个适合的场所通过大声喊的把心中的怒气发泄出来,这样就会好受许多。

如果生气想睡觉的话,不妨去睡一觉,让身体通过睡眠修复生气造成的伤害。大家平时还是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生气时不妨换个角度来想问题,这样的话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一定要避免长期陷在抑郁、焦虑等情绪当中,否则可能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二、生气有八大致命危害

1、伤肝。

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建议:生气时喝杯水。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少毒性。

2、长色斑。

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3、脑细胞衰老加速。

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

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吸气,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4、胃溃疡。

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胃溃疡。

建议:每天多按摩胃部,缓解不适。

5、心肌缺氧。

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靠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也就更致命。

建议:尽量微笑,并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

6、引发甲亢。

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起甲亢。

建议:放松坐下,闭眼,做深吸气

7、伤肺。

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建议:专注、深而缓慢地呼吸5次,让肺泡得到休息。

8、损伤免疫系统。

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种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动作,让身体珠抵抗力下降。

建议:回忆自己做过的好事,尽量平和心态。三、吃这些食物可以扔掉坏脾气不再生气

1、爱唠叨的人

食补措施:补充维生素B

食补处方:爱唠叨是因为大脑缺乏复合维生素B,因此可在酵母中混以小麦胚芽,加牛奶、蜂蜜调匀,天天服用,每天三次。

另外,可多食动物瘦肉、粗面粉、麦芽糖、豆类等。

2、顽固不化的人

食补措施: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食补处方:首先要减少肉类食物,多吃鱼,尽量吃生鱼片。蔬菜以绿黄色为主,减少盐分,以清淡为主。此外,也有必要改变吃泡面、喝清凉饮料或不吃早餐的习惯。

3、烦躁的人

食补措施: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

食补处方:多吃花生、牛奶、大豆、鲜橙、牡蛎、蛋类、、板栗、葡萄、土豆等,而且要吃得清淡一点,不可口味过重。

4、脾气暴躁的人

食补措施:补充钙质及蛋白质

食补处方:首先要降低盐分及糖分的摄取,少吃零食,多吃海产品,如贝、虾、海带、蟹;多食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钙质)、桂圆、干核桃仁、蘑菇。

5、抑郁伤感的人

食补措施:补充色胺酸

食补处方:缺乏色胺酸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记得多补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花豆、黑大豆、南瓜子仁、鱼片等。

另外,香蕉、葡萄、苹果、橙子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让忧郁逐渐远离。

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四、生气了应该怎么办

要解决生气的问题,先要找出原因,生气的原因其实说到底,就是事情的发展或其他人的行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进行,从而引起了。

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常想一二。既然不如意的事经常会有。生气少一点,自然开心多一点。

转换环境法

当生气的时候,要控制住,很多朋友都控制不了,怎么办呢,先尝试环境转换法吧。也就是生气的时候,先不要面对让你生气的人或者事件。

无论如何,先出去走一圈,缓一缓,看看风景,洗洗冷水脸,听听音乐,看看美图,玩玩手机,分散一意力,达到缓和愤怒的目的。

气息调整法

生气的时候,通过深呼吸调节内息,连续深呼吸30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如果你能做到,就能缓解生气的问题。

合理分析法

所有生气,其实都是周期性的。让你一直都生气下去,你能做得到吗?随着情绪和激素的褪去,那么生气就烟消云散了,所以这样一想,你这个生气的时间段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静下心来,想想问题如何解决吧,所以让生气的问题,都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好好处理好这个核心原因即可。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经常生气会不会伤肝

谢邀请!俗话说:喜伤脾怒伤肝。经常生气的人,肯定会伤肝!

长期饮酒,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谢邀……

人情往来,喝酒是国人无法绕开的话题,喝酒致死时有见诸报端.

那经常喝酒对身体有哪些伤害呢???

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分为两类:

直接伤害--急、慢性酒精中毒、嗜酒成瘾

间接伤害--导致营养的缺乏及代谢障碍、还有与乙醇相关的病变

一、急性酒精中毒

若一次大量喝酒导致中毒可直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其表现与饮酒的量和血中乙醇的浓度以及个体差异有关.

临床上分为三期。

1.兴奋期

血中乙醇浓度=11mmol/L(50mg/dl)即可感到兴奋、欣快和头痛。

血乙醇浓度>16mmol/L(75mg/dl),此时往往夸夸其谈、自负、情绪不稳定、易激怒,被惹到易冲动,可有攻击和粗鲁行为,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沉默寡言.

当血乙醇浓度=22mmol/L(100mg/dl)时,此时不宜开车,若驾车易发生车祸。

2.共济失调期

血乙醇浓度=33mmol/L(150mg/dl),此时患者四肢运动不协调,行动不稳,说话含糊,词不达意、患者视物模糊,看东西有重影,走路东倒西歪,出现明显共济失调。

当浓度达到43mmol/L(200mg/dl),可出现恶心、呕吐……

3.昏迷期

血乙醇浓度=54mmol/L(250mg/dl),此时患者往往陷入浅中昏迷,表现为呼之反应差、瞳孔扩大、四肢全身冰冷,体温不升。

而当血乙醇超过87mmol/L(400mg/dl)则患者多半陷入深昏迷,呼之摇晃无任何反应,呼吸常听到打鼾,注意观察一般都比较慢,可陷入呼吸循环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则有开头之说了

重症患者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轻度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症、肺炎和急性肌病等。个别人在酒醒后发现肌肉突然肿胀、疼痛,可伴有肌球蛋白尿,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

大多数成人致死量约为一次饮酒相当于纯酒精250-500ml,有个体差异……

各种酒中乙醇含量:

啤酒约3%-5%

黄酒约12%-15%

葡萄酒约10%-25%

低度白酒约30%-40%

蒸馏形成的烈性酒(白酒、白兰地、威士忌)约40%-60% .

二、戒断综合征

长期饮酒者在因病或其他原因突然停喝酒突然停喝酒或减少饮酒后.

临床上可发生以下四种比较常见,且不相同的酒精戒断综合征:

1.单纯的戒断综合征:在停止喝酒后6到24小时出现,表现为兴奋躁动焦虑不安、手抖、出大汗、失眠,自我感觉心跳加快,部分患者伴恶心呕吐……,一般多在2到5天内自愈缓解

2.酒精性幻觉反应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没有定向障碍.表现为被害妄想或者幻听、看物变形或错觉,一般持续3到4周缓解。

3.戒断抽搐反应

通常和单纯戒断同时发生,也可有大抽筋.多数只发作1到2次,每次持续数分钟。也可数日内反复发作。

4.震颤谵妄

多在在停止喝酒24到72小时后,也可在7到10小时后发生。病人全身肌肉出现震颤及精神错乱.伴恐惧、幻视及大汗淋漓.

三、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或长期醉醺醺则可导致渐进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1.中枢神经系统

(1) 韦尼克脑病(Wernicke脑病):表现为眼球震颤,行走不稳.由于长期饮酒VB1缺乏所致,用维生素B1治疗效果非常好。

(2)柯萨可夫精神病:对自身缺点无自知之明,凭空回答问题.找不到回家的路(无论在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中),思维混乱,无常劳动或工作,力思考问题,无法听从别人的指导和指挥.此种情况不易恢复.

(3)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远端感觉减退,手脚感觉麻木、烧灼感、无力。病情恢复较慢。

2.消化系统

(1)胃肠道疾患:可患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小肠营养吸收不良、酒精性胰腺炎。

(2)酒精肝:由最初可逆转的脂肪肝、酒精肝转化为不可逆的肝硬化。肝硬化常导致消化道出血.

3.心脏系统 酒精中毒性心肌病,不易被发现,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心悸和气促.

4.血液系统 可导致贫血或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

5.呼吸系统 慢性肺炎多见。

6.代谢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 :临床上低血糖和低钾血症多见

7.泌尿生殖系统 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则胎死宫内几率增加。胎儿酒精中毒可出现畸形、发育迟钝、智力低下。

最后长期喝酒或者嗜酒成性,不但造成身心损害,而且还会造成社会危害:

不仅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而且导致家庭矛盾,交通事故和社会犯罪.

虽然人们常说适量喝酒对人体有好处,但饮酒时不要过分的强调喝酒好处.

故喝酒应由少量饮酒改为酒,越少越好,但最好不要饮酒.

噪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你好 噪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调查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

4、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的例子。

5、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6、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个地区经过为期3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7、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

8、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所以驾驶员应避免立体场音响的噪声干扰,不然易造成行车事故。

9、对人心理的影响。噪声超过90分贝,人的听力将受到损伤;噪声超过70分贝,人就不能正常工作;噪声超过50分贝,人就难以入睡。

10、消化系统的影响。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胃肠系统的分泌和蠕动功能改变,引起代谢过程的变化,出现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的代谢失调,造成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等。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