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为人父母者最感焦虑和困扰的两个问题了。
孩子成绩差,家长做人抬不起头,每次开家长会就是折磨;朋友聚会,“学校”“成绩”都是敏感词,能瞬间让笑容凝固。请老师关照、送辅导班、忍住满腔怒火亲自辅导,可孩子就是不开窍。
孩子成绩好,也一刻不敢放松。人前收获了那么多赞美和恭维,万一哪天跌落神坛将如何面对?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孩子每次成绩波动,家长都焦虑不安。身为优生的父母,压力同样很大。
倒是孩子成绩处于中间层的家长最超脱。进可攻,退可守。做个普遍人,也可以很幸福。然而不是所有家长这么想。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希望全在孩子身上呢。可是,孩子不但性格温吞,成绩也不上不下的,真叫人着急!
我想跟焦虑中的家长们说的话是:
只要存在成绩排名,就一定有落后的学生。请不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要关注考试的分数;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少关注自己的面子。
只操心学习成绩倒也罢,如果孩子不小心染上网瘾,麻烦可就更大了。
游戏的本质,就是把你在现实中得不到、不能做的一切,在虚拟世界中全给你,让你沉浸在虚幻的满足感中不可自拔。
游戏的成瘾性,成年人尚且无法抗拒,天玩的孩子们,就更容易陷入其中了。
孩子染上网瘾,责任在家长。
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竟用手机游戏哄两三岁的孩子,只要他们不吵不闹就行。这就是他们的早教,为培养网瘾少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稍大一点,年轻的爸爸妈妈要出门享受多彩生活,又丢下一个手机或者电脑,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拓展”,以提升技能。
等到终于发现,孩子已深陷其中时,家长才想到要阻止。可一切都太迟了。
我见过一天24小时除吃饭睡觉都在玩游戏的孩子,若禁止他玩,便狂躁不安、歇斯底里撕衣服砸家具。
我见过偷家中一万元现金充值游戏的孩子,家长发现后要报警注销其账号,孩子以死相挟。
我见过被强制戒网瘾的孩子,手发抖脸冒汗无常与人沟通。
……
有人称网游为电子,对一切电子游戏深恶痛绝。也确实,这两代孩子们的童年,几乎没玩过真实的游戏,极少户外活动,极少亲近自然,近视、肥胖、体能差的孩子非常多。
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他们着迷的东西,我们这代,是躲在被窝里看武侠书、小黄书。有人看了违法犯罪,也有人成了“六神磊磊”。网游荒很多孩子的学业,也教给孩子们网络与电脑的知识。其中,家长的管理和引导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沉迷游戏,源于家长逃避养育的责任,那么,即便没有游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别的影响。
如果家长尽到了养育的责任,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那么,游戏会给孩子快乐,而不会阻碍他们的进步。
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怕的是,你主动放弃。
谢谢邀请。说句实在话,网瘾确实是心理问题,但有生理学机制存在。关于网络成瘾,目前科学家的解释是,心理上的奖励机制,主要是由多巴胺进行指导的一个奖励机制。可是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指出:
少年儿童的网络成瘾,必须要父母和孩子一块治疗。
如果把少年儿童的非极度网络成瘾看做心理疾病,那么对应过来,家长也有极大概率,患有心理疾病,需要一同进行治疗。
讲的清楚一点,网瘾是个家庭病。认知神经科学认为,成瘾的原因是因为多巴胺在主导大脑产生一个奖励作用,它让患者认为,重复某种行为可能获得(或者说希望获得)奖励。患者为了获得奖励,重复进行某种行为的参与,这就是学术上普遍认为的成瘾机制。
这种机制导致成瘾,那么,问题来了。
关键问题就是,孩子,为什么那么希望获得奖励?为什么希望获得奖励?肯定存在一段非常强大的价值缺失经历,如没有得到足够关心、如家庭产生变故,孩子恐惧、如突发事件等等。孩子需要靠奖励或者排位赛,获得自信力。那么是什么让他失去了自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获得爱与归属感后,进而会产生尊重需要。如果连最基础的爱与归属感都没能得到,孩子就会加强尊重需要,甚至过早想自我实现。
青年创业者为什么那么多就是这样。
治疗网瘾,先治父母。
家长做好榜样,带着孩子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手机电脑网络游戏,网瘾了呢?
1、有些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需求,以为给孩子满足物质需求就够了,孩子没有得到成长过程中应得的家庭关爱,就容易养成手机网瘾的毛病。
2、有些原本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们往往是抱着好奇开始玩手机、特别是经历了这次后,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迷失自我,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还沉迷网络游戏。
3、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感到无比郁闷与痛苦,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或许是他们暂时忘却苦闷的首选。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电脑不敢管,是什么原因呢?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写,要手机查一下题,如果你不给手机我,我就是没办法完成作业了,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所以只能把手机电脑给孩子了。
孩子网瘾,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脑网络游戏有哪些危害?
1、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青少年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3、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精神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充满血腥味道的打怪、升级,直接左右了孩子们的思维。在这里,只有打boss和小虾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裸的等级关系。在这样的世界里,心灵很容易扭曲。
孩子网瘾,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脑网络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
1、像朋友一样去沟通。很多父母都了解,虽然重视教育问题,但是在教育上,却远比国外落后很多,国外的父母与孩子更像是朋友,而国内的父母和孩子却往往容易沦为“敌人”。国外的父母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他们更愿意像朋友一样与孩子沟通,知道他们的想法,平等的交流会让孩子觉得更轻松,也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
2、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孩子在身边,家长做到坚决不玩手机。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每天都迷在手机、电视上,很难想象孩子能经得住诱惑。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先要“管教”住自己。
3、充分让孩子自我认识到网瘾的危害,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瘾,那是因为网瘾会使人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时间产生隔阂。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导致人格的偏离,甚至发生其他的令家长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帮孩子戒除网瘾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无条件接纳,等孩子玩够了主动放下手机网络;
第二种送孩子去封闭式网瘾学校戒除网瘾;
第三种帮孩子建立界限,让孩子有边界用手机电脑。
欢迎家长关注我们,一起讨论更好地帮助孩子戒除网瘾,改善抑郁,让孩子顺利的重返学校,提升学习成绩。
作为一个初中三年一直玩到上班的网瘾人士,网络游戏对我有莫名的吸引,现在玩网络游戏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当做一种爱好,而刚开始接触电脑游戏的时候,纯粹就是网瘾,再加上寄宿制学校,每周只有2天时间打游戏,而且家长还管的特别严厉,天天说,特别烦。所以那时候就去黑网吧上网,简直是疯狂,最后男生基本讨论的全是游戏。我认为孩子网络游戏成瘾有以下几点原因:
孩子成瘾:无心学习,天天想着打游戏,玩手机,现在的孩子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游戏,写作业是完成任务为了快点打游戏,打游戏精神萎靡不振,和小伙伴讨论最多的就是游戏内容。现在手机游戏如井喷,小学生们打游戏成为潮流,坑不坑另说,绝大多数从小就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吃的好,发育好,接受新鲜事物快,网络飞速发展,信息更迭也快。
我认为想解除网瘾,不能用什么电疗,直接没收手机,打孩子,骂孩子,真的一点用都没有,有的还很奇葩。都不如:
多和孩子交流,培养他感兴趣的其他事物(掌握一些运动),多与孩子做朋友之间的交流,而不是以家长以大欺小那样性的交流;
说说我自己吧,叛逆期,管我玩电脑,不让玩,骂打都不管用,我甚至去网吧还让城管抓了,也照样去玩,就是热爱,好玩,就是喜欢,因为自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大方向是正确的,没有走歪路,父母只是常常讲他们小时候多穷,好日子来之不易,自己也或多或少体会到自己家庭的不容易,父母从来没有了解过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也从不交流,从不坐那和他们说话聊天,他们也从不带我玩,也没有很讲究的一步步带领我成长,只是在大方向上引领我走正道,剩下的都是自己跟别人学的,上网看鸡汤文,电视,网络现实阅历亲身体会的。所以人这种东西很奇妙,适合自己成长的办法,总会有,看怎么去发现吧,家长还是多沟通会好,会少走弯路;不沟通自己去领悟那就磕磕绊绊,脸皮厚,照样活到现在,都有好处吧,还是提倡父母和孩子朋友闺蜜之间的交流更好,了解内心真实想法,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