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大学生心理

室友有心理障碍我该怎么相处(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解决办法)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解决办法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心理障碍:一是认知障碍,包括对就业形势不明,对未来工作期望过低或过高,不能科学选择工作种类和就业地区等,以及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不清;二是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三是人际交往障碍,包括怯懦、冷漠,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存在社交恐惧等。
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存在于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性格因素或锻炼较少,很多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这往往引发社交恐惧,而社交恐惧又反过来导致对人际交往的愈加陌生,形成恶性循环。仅有16.7%的被调查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通过对相关问题答案的统计看出,有人际交往意识和倾向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堪忧。
而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43.3%的人将自己工作的首选地区放在了东部,仅有3.3%的人表示自己的首选地区会是西部。同时,高达86.7%人认为长江三角洲是当前我国最适合就业的地区,另有41.7%和38.3%的人同时选择了京津塘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地区、西部的总和仅相当于珠江三角洲的比例,达到38%左右。在调查人员假设毕业生毕业后会去西部工作的情况下,去西部工作的原因,26.7%的人表示源于东部就业压力过大,41.7%人表示是政策优惠,同时仍有30%的人表示如果去西部工作会是出于个人自愿。可以看出,从就业趋向来看,毕业生就业已经发生转变,但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同时,西部地区也引起了毕业生的重视。
对于就业的薪金,一半以上的人将自己的月薪期望值定在了2000—3000元的范围内,不到40%的人期望3000—5000元的月薪范围。从就业趋向来看,20%的人看重就业的薪水,18.3%的人追求稳定的工作,而有将近一半的人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列为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条件。关于就业单位,占一半以上的人将机关列为就业的首选单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今年来出现的考公务员热现象。
在被调查人中,有61.7%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人希望在大四在校就读时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另有40%左右的人趋向毕业后考研,其中女生的比例占70%左右。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同时40%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一方面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是部分大学生没有提早做好就业思想准备盲目选择考研的结果。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反映出了一些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51.7%的毕业生将自己最近生活的色彩描述为蓝色(忧郁)或者灰色(低沉),只有30%的人把黄色(代表欢愉)作为自己的色彩。笔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在“蓝色、灰色”的人中,女生占了64.5%的比例,这说明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与男生相比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就业难度也相对较大。
而考研、生存压力,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都会导致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比较严重的焦虑担忧的情绪。同时在毕业生群体当中仍有很多人存在的过分的敏感和非常态的发泄现象。据记者了解曾有一名女生,进入大四之后脾气性情乖戾易怒,总是觉得周围的人话外有音,和室友的关系变得很紧张。而每年夏天毕业生离校期间都会有个别学生摔暖水瓶,严重的还会酗酒滋事,将自己的苦闷情绪蔓延到校园里。
二、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里重要的一课。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

有一个低情商自闭的杠精舍友应该怎么相处

他都“自闭“了你还处什么?

室友有自闭症怎么办

你好,我是学特殊教育的,首先我确定你的室友不是患有自闭症,自闭症儿童是由于先天性原因造成的,带有广泛性发展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社会的一种疾病。

在问题中,你说的是你的室友,说明你们是同学,是处于受教育的一种状态。自闭症患者很难接受教育,并不能进入正常的学校上课,所以我排除了这种可能。

我推测你的室友可能性格上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现状,总是维持于自己的圈子,不愿意打扰别人,也不希望被别人打扰。这可能就是抑郁质人格的典型特征,在人格方面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不需要太过于紧张。

如果你的室友有抑郁的倾向,抑郁倾向是总是局限于某种事,或某个人无法自拔而出现的持续性悲观的状态,如果你的室友有,抑郁的倾向,或者是攻击性行为,希望你能够主动帮他,也许是带他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美好,或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人生的价值。除此之外,也可以报一些社团活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欢迎您关注:凌霄,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