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那年,曾经短时间在保险公司实习,接触过一户抑郁症家庭,妻子是重度抑郁症,他们的相处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参考。
1.丈夫在得知妻子患有抑郁症后,第一时间去了解妻子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除了定期带妻子去看心理医生,自己也会去进行心理咨询,学会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学习如何照顾妻子的情绪。
2.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有这样一个思维习惯,就是怕吃药、不吃药。其实他们的想法和我们一样,觉得吃药的话就是已经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或者担心吃药以后会变得“不正常”。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到需要药物治疗的程度,作为亲属,就是要尽责监督好他们定时吃药、复诊。还有一点,就是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每次妻子想和丈夫说话,即使他在工作或者和别人交谈,他也会马上放下手头上的事务,第一时间倾听妻子的话语。他跟我说:当她想跟我说话的时候,说明她真的很需要我了,不管她说的是好的事情还是一些情绪垃圾,我都愿意陪着她 。
但倾听者一定要注意,对于倾述者的话,尽量不要提任何意见或者劝解,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3.可以的话,尽量与ta的情绪隔离。什么意思呢?我们都很清楚情绪是会感染的,就像我们经常接触积极的人,自己也会变得相对积极、心态阳光;而长期接触抑郁症患者,不免也会感染到抑郁的情绪,再加上照顾抑郁症患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会生出委屈、难过的不良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这种时候,我们不要把这些情绪反馈到患者身上,多找其他途径发泄,例如找朋友倾诉、找心理咨询师开导等等。
4.妻子最严重的时候曾尝试一了百了,后来被抢救回来,在病院短暂住了一段时间。如果病情严重到这种程度,不要自责自己做得不够好,因为这并不是你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就能改变的。想要照顾好ta,送到医院让专人照顾一段时间,等病情平复稳定再接回来。
一个家庭出现抑郁、焦虑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关,这个时候更需要陪伴、理解、包容还有坦诚。
结婚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里疾病。精神思想负担过重就会造成自我束缚,无法面对眼前的生活的一种恐惧,任何事情有果必有因,结婚恐惧症常因源于你所看到的和经历的,网络的发达让不幸婚姻有了倾诉的平台,往往负能量宣传会让婚姻没经历过的人看到婚姻的不幸福,让人心里有些阴暗的一面,很多人无形中会身临其境联想到自己。所以让很多人对婚姻产生恐惧,甚至不敢联想不敢面对自己未来的婚姻,从而造成婚前恐惧,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彼此双方可能不太满意,或者对方不是自己喜欢那种人,没有足够信心来面对共同的未来,所以会心存焦虑造成恐惧,结婚恐惧症大部分表现为随着婚期的临近,也有父母思想的束缚,媒妁之命,长时间的挤压会让许多新人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甚至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结婚恐惧症主要依靠心理治疗改善。别人婚姻不等于你的婚姻,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坚信自己,善待彼此是最好的经营,多多看待对方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且行且珍惜,世上哪有那么多的不幸?哪还会有那么多的恐惧?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更何况是婚姻,事在人为,努力吧!加油^0^~
残疾人结婚犯法吗?精神病人属精神残疾,没有法律条文禁止其結婚。精神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疾病种类繁多,有轻的有重的,有的病人在经过医治可以恢复正常人的认知,当然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同时我们也不排出和精神病人,特色是较重病人的交流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很多时候病人家属对待病患结婚这一件事是非常慎重的,既需要对方的你情我愿,,大多数都予先告知,当然也不排出少数家长为了儿女的所谓幸福而隐瞒了病情,但不可否认的是婚后因各种因素患精神疾病的也不少见,这得区别对待,结婚是为了幸福,也是夫妻双方的责任所在,如真的在尽到医治义务后,确实无常生活的,提出离婚双方都会理解的,这对双方都有益处。遇到你是我的缘,让缘份化解生活中的不幸吧,不要因此而产生仇恨,人之初,性本善,让我们善待曾经的亲人,你会有福报的。
你的担心来自于你对配偶的不信任,不信任他的能力,不信任他对你的心,如果有很强烈的爱,结婚恰恰是一种动力,估励双方为了未来而战。
家和子贵访谈:如何疗愈抑郁症
主持人: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网上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家和子贵的李幸福老师为大家讲解抑郁症疗愈的相关知识。
李老师,你好,据目前情况来看,全国抑郁症的发病趋势非常严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李兴福老师:是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达到8%点多,还有人统计,成年的抑郁症据说能到2个亿多。所以说,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已影响了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
主持人:李老师,您认为国人之所以大面积地患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李兴福老师:我想是这样的,抑郁症的产生,我认为和我们文化有关系。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它是一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民族,这种文化掩藏在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的基因里边。但是,近一百多年来,我们学了很多西方的文化,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灌输,就没有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于是,那么西方的文化和我们血液基因里边的文化相抵触,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相抵触。比方说,现在大城市那些培训的,场面搞得热热闹闹,都是美国的心理学行为科学改头换面的那一套,实际上不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心理咨询解决不了抑郁问题,而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又那么快,旧的问题没有消除,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于是,她就心里发生。这样,有心理问题者的人际关系、事业发展、婚姻、教育等等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时间久了,持续下去,于是就抑郁了,基本上是这样的。这是成人方面的情况。
那么,儿童这部分,也是说明传统文化没有普及,他没有得到很好教化,因此产生抑郁,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和刚才讲的成人是一样。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或者有抑郁情绪,你会看到这个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从小到大和孩子说的话都是比较错误荒谬的,换句话说就是孩子没有听到几句正确的话。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弱,家长说的话假如是错误的,他就不能及时辨别。他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家长说的话进行一个自我的解释定义,于是,把这样的语言句子定义完之后就存储到大脑,大脑有个机制,一般存储好之后就不易删除了。如果类似这样错谬的信息,在孩子大脑里边存了200条,咱们假设了,我们的孩子带着这些不健康的信念,然后闯入到成人的社会里边和人沟通,和同学老师沟通起来,就会相互矛盾就会产生激烈地,无法互相接纳融合,这个,有的孩子会用暴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却不说,然后藏在内心里边,时间久了,然后,他就会抑郁。
换句话说,按理说他们大多是大孩子了,但是他有时也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因为他小时候定义的这些错误信念时时会干扰他,让他无法来接受正确的信息或者是新鲜的事物,它无法在心里头来规范这些个信念,于是,就和周围的人无法进行思想的那种融合,继而发生。那种自然的行为一旦跟不上,就会大大地落伍,然后,他在班里那么就会被边缘化,回到家里,家长又不懂他,回家还是抑郁,学校家里都抑郁,时间久了,他就会辍学。这是李老师我对青少年抑郁研究的一个基本的认知观点。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现今社会,抑郁症问题已经是令社会家庭极其头疼的一件事情,它的发病率高,涉及人群广。现在社会,由于人们的生存压力大,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小抑郁。那么,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可以说手段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严重的有时甚至要使用药物。那么,您认为目前社会上的这些抑郁治疗方法,它真的能够起到作用吗?
李兴福老师: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得了抑郁症,特别是比较躁狂这种,他肯定是要用药物。年龄大的患者砸家具,还会伤人,那你不用药物来控制就不行。但是,用药物它只能起个缓解作用。就是说,这个药物服进去了之后,它起个舒缓的作用,暂时就把它那种躁狂的情绪,那种不开心感觉消除了,但是他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再说,厂家在研究这些药的时候,就没有向你保证说这个能根治抑郁症。所以说,我们会发现很多抑郁患者就是在医院住的时间长,回来要长期服药但却不能根治,而这药物对人体还有害,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咨询,这个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治愈。我刚才前面讲了,心理咨询师学的都是欧美的那一套,我们国人的骨子里是排斥的,但是他们不知道他排斥,因为他你看他咨询完了,他没有改变,它改变不了,实际上他内心是在排斥这些的,不接受他的文化体系。这样,心理咨询还是帮不到抑郁症患者,以前我就知道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李老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个抑郁症的问题?
李兴福老师: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家庭有了抑郁症患者,比方说孩子中学抑郁了,首先我们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个孩子是怎么抑郁的,问问我们的家庭环境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平时对他的价值观的教育是否正确,这个你要彻底分析。要知道,他是由于错误的信息太多导致的。你要能这样这点的话,我想这个问题就已解决一大半了。现在很多得抑郁症的青少年不从家庭根源上来解决是没办法治愈的。也就是说它是怎么得病,我不知道,我们就怪罪他,不学习就怪罪他;不上学就怪罪他;砸家具,就怪罪他;玩手机,就怪罪他。这样就只能是停留在抱怨这个层面上,永远解决不了问题。严重的还是把孩子或者成人送到医院,医院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医院他也不解决你信念的问题,他只解决你抑郁舒缓问题,让你不发作而已。
依我之见,孩子之所得抑郁症,成年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他大脑的信念体系出了问题,也就是它容纳的信念和社会格格不入,无法来接轨,沟通不了,于是他就会抑郁。当然了,还有一些是突发事件引起的,比方说女孩遭到性侵,类似这样的恶性突发的事件,也算一种,但大多数就是孩子大脑储存了太多的不健康的信念,而且这些信念已经定义在大脑里边,换句话说,它已经存储到细胞的记忆当中。我们家长首先要下来把孩子送到课堂上来学习。当然了,有的孩子是不乐意的,十个抑郁症患者当中可能有两三个需要动员,只要他能来学习,消除细胞中的有害记忆,我想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主持人:太好了!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大家讲解了这么多疗愈抑郁症方面的知识,实在是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如想了解更多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屏幕下方的公众号,我们会有更多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谢谢大家。
李兴福老师:谢谢!
详细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