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常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重要观点(请高手指教:教育心理学中,构建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种主义理论的主要论点及代表人物)

请高手指教:教育心理学中,构建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基本观点 四种主义理论的主要论点及代表人物

1)构建主义观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而获得.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

心理学的各个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荣格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认知心理学派:皮亚杰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罗杰斯
主要观点在网页搜索这些人物就有详细和大概的描述了.

“心理旋转实验”表明表象的什么性质

直观性!----心理旋转实验  说明了以下重要事实:(1)表象这一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的.心理旋转的实验恰恰证明了表象的存在,并非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断言的那样,外界刺激传入大脑,就...

什么是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流派,它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点,是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作为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机能主义心理学集中在很实际的、功利主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或心理过程完成什么.创始人为詹姆斯.
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是詹姆斯.一位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意识是连续不断流动的,人的心理是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发挥作用的.他还持有实用主义观点,强调有效用的思想就是真理.因此,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用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意识流这个词含有意识是不可分析的整体之意.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但是詹姆斯本人没有建立一个学派.机能心理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派创始于杜威.其他重要代表有安吉尔和卡尔.这个学派的活动中心是芝加哥大学.
机能心理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它代表当时美国心理学的主流.这个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推动,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们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绝大多数的能力雏形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关键的心理发展任务是深入探究。

1.5-3岁是探索期,探索是认识事物的表相而进行的行为,而3-6岁的探究期则是为了深入的认识事物而进行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了,而是会在了解事物表相之后,继续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有目的的探索,也就是探究,探究事物内在究竟是什么。

孩子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内在能力,都会逐渐在这个阶段得到迅速的发展,比如孩子的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勇气、挫折抵抗、问题解决、情绪管理等等。

“3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期!

其次,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需求,人际交往。

3-6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的阶段,在幼儿园里,不论孩子是否愿意,都需要主动或被动的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所以这个阶段孩子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

幼儿园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

(1)、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3~4岁的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会也受理智支配。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2、 爱模仿 3-4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可能也想玩这个;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这个。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要求,同理孩子的需求心理,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由于3-4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对幼儿提出要求也要具体,同时教育要多使用正面教育,讲反话很可能是无效的,孩子听不懂或不会联系。

(2)、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泼好动。

1、 爱玩、会玩 幼儿都喜欢玩游戏。但3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5、6岁幼儿虽然爱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分散关注,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合作或商量,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有时还需要成人帮助和解决。

2、 活泼好动 4、5岁的中班儿童介于小班大班之间,既不像3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岁那样“懂事“,这阶段孩子主要特征更“活泼好动”,或被大人冠以“太淘太皮”。不少研究发现,4、5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

3、 思维具体形象 4、5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解决简单问题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儿子”的形象是小孩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爷爷”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或往往是这样理解事物;比如:“能吃苦”的意思就是“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而孔融“让梨”,是因为“他人小,大的梨吃不了”。

(3)、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好学、好问、好探究 5、6岁儿童不光问“是什么”,还会问“为什么”?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这个年龄的孩子也特别喜欢拆拆卸卸,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以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多多耐心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也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摆弄的材料,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对探究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多采取接纳、宽容的态度,并在他们需要时可以适当提供帮助。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属性分类;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参观科谱知识类,多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显得比较有“主见”,有了相对稳定的人格和行为;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好动,有的安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温和,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