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一个亲戚的真实故事:
小伙子90后,毕业四年,正式工作换了两份,第一份是辅导机构做了两年,第二份是做外贸一年一月。在做外贸期间实在是厌恶自己的工作,遂离职(离职前反思自己到底喜不喜欢一个月,提出后又被公司拖了近两个月才走)。
现在他找工作的时候别人评价是”不够稳定“,但是他觉得现在年轻人面临的选择比较多,大家很容易迷茫自己到底合适什么(小伙子属于那种连兴趣爱好都没有的佛系)。不过他觉得之前遇到的两份工作都有很努力地去做好,第一份在机构的数据中等偏上,家长反馈很好;第二份是真的太累了,五个同期入职的同事他是第四个走的,加上做了长久衡量发展自己对工作内容不喜欢 厌恶,长痛不如短痛…
几年下来,真的非常迷茫,不知道适合做什么好,还要不要死磕下去?
结合本话题,以及我亲戚的故事,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现在的职场年轻人,跳槽频繁的问题很普遍。而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职业迷茫。
比如”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总有很多年轻朋友来问我。
但我哪怕再神通广大,也很难直接告诉对方你可以适合做什么,因为我不是你,真正了解你的还是你自己。
会产生职业迷茫的根源,就是求职前缺少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有几个重要的因素,我给大家分析下:
第一,了解自己擅长什么
你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比如有些人性格内向算不上优点,但工作很仔细,完成任务的质量高;而有些人性格很外向,善于沟通,但就是做事不够耐心,浮躁。
所以选择一份职业,最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避开自己的劣势。
管理学里头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补短板,而职业选择其实是“反木桶原理”,能找擅长的工作更有利于你择业。
第二,了解自己喜欢什么
这说的是一个人的职业兴趣问题,也就是说找工作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做。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份工作可以保持专注度和学习内驱力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一点兴趣都没有,哪怕给你更高的收入,恐怕你都是被动的心态。
第三,了解外面有哪些机会
职业规划除了结合自己的因素,你还得考虑职场的发展趋势,比如互联网兴起以后,很多“互联网 ”的产业就兴趣了,这些产业里面就充满了有前景的机会;又比如国家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医疗、环保、信息化”等许多重点培育的产业,那么你就可以注意到这些产业可能是未来几年的资源聚集地。
第四,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有了分析,你还需要制定目标。职业目标通常可以分短期(1年内)、中期(3年-5年)、长期(5年以上)等阶段,有了具体的目标,你后续的努力才有明确的方向,不会跑偏。
做好以上这些职业规划的内容,你才能知己知彼,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去努力。
这个时代,不少年轻人都过分看中眼前的利益。
比如自己明明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做得好好的,结果外面听到有个更赚钱的机会,立马选择了跳槽,结果这里没干一两年到了新工作那里,又干不了多久就跳槽。
这就好像很多股民做股票,喜欢玩短线,追涨杀跌是一个道理。
一只股票,既然你看中了它的质地,就应该有耐心守得住,你的股票跌了别人的涨了盲目去跟风,回过头来却发现被你抛弃的那一只股票却涨得更好!
你说这样的浮躁心态如何成功呢?
我刚毕业那会,我的师傅就曾经对我说,第一份工作无论如何你都要干满三年,因为职业生涯中,三年对一个职场人基本上就是一个瓶颈期。
刚入职的时候,需要对公司和岗位有个熟悉、适应的过程。然后到了一年以后,了解了岗位的基本操作,你开始谋求发展和创新。再到了第三年,成长开始变得缓慢,晋升也没那么容易了,此时你会感到比较困惑,再要想改变,那么跳槽就成了一种捷径。
如果你连沉淀三年的决心都没有,急着跳槽,很可能对上一份工作的内涵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就投入下一份去了,循环下去,你这个人就难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懂的是不少,但都不精通。
各位朋友,你要知道未来的社会,比拼的不再是谁的工作量干得多,或者谁的经验更久,职场竞争最看中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什么是“不可替代性”?一是别人能做的,你也能做,但你能做得更好;二是别人不会做的,只有你能做。
这两种情况,都考验你的专业功底。要是没有沉下心专攻一门技术,如何实现“不可替代”呢?
三、年轻时,不要总想着“累不累”,你年轻时不去拼搏不去学习,难道等老来奋斗吗?
前段时间,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讨论话题,说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为何都不太愿意吃苦了?
是啊,如今的社会,家庭经济条件好了,年轻人从小的生活环境都不错,长大后吃苦的动力就不足。
但经济条件好,并不意味着职场的竞争就不再残酷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波又一波的裁员潮在我们身边爆发,无论是高大上的外企,还是大型互联网公司,许多年轻人乃至中年人都面临失业。
当危机来临,我们能做什么?
总不能真的指望家里的金山银山可以养自己一辈子吧?我想年轻现在都很要面子,不愿意也不甘心吧!
所以,有危机意识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步,你得培养起自己的内部驱动力,让自己有这种去拼,去努力。
然后,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负能量很重的时候要懂得调节自己的心情,工作后我们会面临各种压力,但如何把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你得有意志力,保持自律,提升自己的执行力才行。想一万次,不如做一次来得有效。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学程序开发的一门语言,看书不如自己编程,编程不如参与一些重要的项目。
年轻时,我们的记忆力最好,身体也最好,还拥有相对较多的时间。你不抓住这最佳的时机去努力,难道等到走不动想不动的那一天去奋斗吗?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 : 丁路遥知事,头条职场教育自媒体营销号top5,多家头部平台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高级培训师,欢迎点击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