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运动加重了抑郁症吗会好吗(运动使人快乐)

运动使人快乐

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不好,到操场上跑几圈,心情就会有所改变.这是偶然的吗?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心理学家马尔曼作了研究,结果发现: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的水平显著下降,而愉快程度则会显著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体育锻炼的短期情绪效应.相对于这种短期效应,长期参加锻炼的人其快乐程度和不参加或不坚持参加锻炼的人相比,也有明显的数据差异.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闵宝权说:“运动让人放松,运动使人快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运动对于人的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在运动过程中,个体的很多能量通过合理的宣泄了,因此,分配到负面情绪的能量相对就少了.”
  矫玮教授指出,运动本身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人心情的好坏,同大脑内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相关.运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分泌,使内啡肽的分泌增多,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矫玮教授同时指出,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才能使它分泌出来,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缓慢的散步并不能达到上述效果,但散步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舒缓郁闷或紧张情绪,达到减轻抑郁的效果.
  内啡肽同的作用比较相似,都会使人感到特别舒服、特别愉快,因此运动也会使人上瘾,人们享受运动后舒服、放松的状态,如果一段时间不运动,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但运动的成瘾与毒品的成瘾不一样,这种成瘾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比较好的成瘾.
  运动可以抵抗抑郁症
  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人患有抑郁症,1/5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遭遇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至第二,排在心肌梗死之后癌症之前.
  闵宝权指出,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人体内如果内啡肽减少,会使人有痛苦体验、缺少、产生抑郁,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后者具有镇痛及松弛神经作用;运动也可促进五羟色胺和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减轻萎靡不振、思维迟缓,减缓郁闷紧张情绪,因此,针对抑郁症或伴有焦虑的患者,在给予针对性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同时,我们常会建议他们适量运动.
  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心理学家布赖恩·迈耶认为,抬头向上看时,人类的大脑会转得更快.因此,当人产生悲观情绪时,如果抬头向上看,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但若老是低着头的话,就会更加悲观地进行思考.所以,打羽毛球、网球是排除抑郁的好方法.
  步行让我们健美、登山让我们开阔、游泳让我们舒展,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总结出来的运动都是为了让我们更为健康、快乐地生活.让我们动起来吧,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对皮质醇有影响吗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要科普一下什么叫做皮质醇。

皮质醇从肾上腺皮质分泌,一共有30多种的类固醇激素,它们全部统称为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皮质醇。

皮质醇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加速糖异生(蛋白质分解成糖分),以保证能量供应;

2. 促进游离脂肪酸的转移速率,使脂肪供能的效率更高;

3. 降低外周器官的葡萄糖利用率,保证脑部的葡萄糖供应;(降低低血糖症状对于大脑的影响,但这样会降低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

4. 加速蛋白质分解代谢,释放氨基酸,以供组织修复、酶的合成和能量的供应;

5. 抵抗炎症反应,降低免疫反应;

6. 收缩血管

皮质醇是一种分解身体成分去提供能量的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会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如果你在运动过程中消耗的糖分约多,皮质醇分泌越多。

不同的运动强度消耗糖原的时间并不相同,如果,你的运动强度很高,糖原下降很快,皮质醇会加速分泌,分解蛋白质与脂肪来补充掉下来的那些糖分。

这里不断重申:那些说30分钟消耗完糖原才消耗脂肪的理论纯属扯淡。脂肪和糖原都是时刻在分解,运动强度决定脂肪分解多少。没有燃脂心率区间,运动强度越高,消耗脂肪越多。(请阅读《运动生理学》《体能训练概论》《运动员恢复指南》《耐力训练》《体能训练设计指南》)

上图解释了关于皮质醇的分泌浓度(皮质醇的学名叫氢化可的松),65%VO2max是一般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你慢跑还可以说话,但说话会很气喘吁吁的强度。

一般这个强度的运动30-45分钟左右,皮质醇分泌是一个最高点,也可以解释为一般有氧运动可能这个时间点的分解脂肪与蛋白质效果最理想。随后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运动中血浆的游离脂肪酸不断的升高,意味着脂肪分解可能被其他技术持续分解,但是对于脂肪的分解其他激素的比例相对较小。所以,过长时间的运动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因为一定的皮质醇浓度能抵抗炎症反应(运动后延迟性酸痛),过低的皮质醇可能会导致恢复很慢。

当然,如果你运动强度更高,血糖下降得更快,皮质醇的峰值点会来的更早。皮质醇的分泌提升与血糖水平有关,血糖下降越快,皮质醇分泌越快。

皮质醇也被称为压力激素,在心理上造成抑郁与焦虑的感觉,如果,皮质醇在非运动状态下也分泌过度,一方面要咨询医生进行治疗,另外进行适当的运动。

运动过程中分泌的肾上腺素(学名:儿茶酚胺类固醇)会降低皮质醇对于心理的负面作用,而且,力量训练、间歇训练等高心率训练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抵消皮质醇的心理影响。根据上表(图2-14),运动到一定的程度,肾上腺素是比皮质醇高的。

皮质醇是一种分解激素,皮质醇适当的分泌会溶解一部分肌肉里面的蛋白质,然后体型免疫系统,肌肉受到攻击必须变强,然后产生合成作用,也是增肌的重要原理。

但是,如果训练强度过高,训练时间过长,训练内容过于单调,身体内糖分过度消耗,皮质醇分泌就会过度,就有可能过度的破坏肌肉里面的蛋白质,当肌肉分解比肌肉合成大得多的时候,就会导致过度训练——严重的过度训练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是会导致死亡的,所以,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运动员恢复指南》

得了抑郁症、焦虑症,治疗后有完全康复的可能吗

得了抑郁症、焦虑症,治疗后有完全康复的可能吗?

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临床常见的有抑郁症和神经症,其中神经症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很多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患者到处治疗,吃药,做心理咨询,甚至按摩,针灸,甚至看门头等迷信,都好不了,就产生了绝望,认为这些病治不好,只能接受这一事实,痛苦的带着症状生活。

方法落后,加上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员的误导,如只能带着症状生活,再有就是某些专家说,得了感冒治好了,谁能保证以后不得感冒等,来解释这类疾病很难好。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发病原理和感冒是不一样的,心理疾病的本质是大脑自动运行的思维程序,如果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并不断提升自信,以后到了以前发作的那些时间,场景,环境,就不会再发作,同时抗打击能力提升,假如在遇到新的刺激,也能冷静应对,这就能完全康复。

现在青少年发病率比较高,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比较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想康复的动机强,积极配合,勤奋练习,他们很多人不但能彻底康复,还会比以前更优秀。

抑郁患者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吗

心理分析:你好!抑郁患者是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的,这个可以放心,而且进行体育锻炼之后也会缓解病情,对病情有好处,。心理指导: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注意个人的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受到刺激突然抑郁怎么办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当前形势下很有讨论的必要性。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把概念明确一下。

一、刺激

心理学上刺激的概念是指能产生心理反应的信息,包括自身的和外部的。题主所指的刺激是指一组刺激综合体,也可以叫刺激事件,平素我们说的“受刺激了”就指这个。有一些刺激事件会造成心理,我们叫做压力,或称应激。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发事件本身叫做压力源。

二、抑郁,字面解释是被阴影笼罩住了。从心理学上可以通俗地说,心灵被心理阴影笼罩了起来。这个心灵用规范的心理学名词称作情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情感处于被阴影笼罩着的状态。

情感,是对人、事、物、思想观念等等对象相对稳定的看法评价的内心体验,比如兴高采烈、垂头丧气,再比如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等。抑郁就是这些内心体验被阴影所困惑,情感低落消极,不能尽快自我解脱,有时会出现伤害性冲动行为。

好,我们回到本题。

抑郁是一种情感障碍,但不都是“抑郁症”!好多疾病可以出现抑郁症状。本题所属抑郁来自“受到刺激”,也就是遇到了某种事件——压力源,造成心理压力,出现抑郁症状。

当今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大,感情隔阂频现,生活支持少,自身性格脆弱抗挫折能力不强等等,出现抑郁就不足为奇了。

突然出现抑郁,怎么办?

首先,到精神科或心理科或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确定诊断。

第二,如果确诊为抑郁症,要在精神科指导下系统抗抑郁治疗。如果是躯体疾病所致,要在相应专业科室治疗原发病,抑郁症状适当控制。

第三,如果是神经症,如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併抑郁等,应到临床心理科接受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

第四,如果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要到心理科或心理咨询室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必要时适当配合药物。

系统心理治疗包括:

1、自身心理特征评价;

2、对压力源的态度重新评价;

3、抑郁情感的触发点感悟;

4、探讨调整承载压力的角度和/或根本解除方法;

5、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6、有必要实施的特殊心理治疗方法;

7、有必要服用的药物;

8、跟踪随访。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