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社交恐惧症

视觉心理学鲁道夫(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能不能推荐一本)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能不能推荐一本

相对理论和专业的可以看《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发展与教育》;相对有趣及走近现实的推荐看孙瑞雪的《爱和自由》

适合家长看的儿童心理书籍

婴儿心理学

德国著名哲学家有哪些

1康德Immanuel Kant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2马克思
3尼采 Friedrich W.Nietzsche
4黑格尔Lvilhelm Friedrich Hegel
5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6莱布尼茨
7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主义哲学 技术哲学的创始人
8雅斯培尔斯=卡尔-雅斯贝斯=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 Karl Jaspers !教育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
9维特根施坦 !分析哲学
10哈贝马斯=哈贝玛斯 Habermas !法兰克福学派
11阿多尔诺=阿多诺 Theodor W.Adorno !法兰克福学派 哲学家、音乐理论家、社会学家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之一
12谢林!精神哲学
13胡塞尔 !创立现象学
14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 !诠释学
15费希特 Johann G.Fichte !行动
16卡西尔=恩斯特·卡西尔=卡西勤 符号形式哲学 名著《人论》!
17伽达默尔 !节日
18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学派
19华特.班雅明=本杰明=本雅明=沃尔特·本杰明 Walter Benjamin !文化/艺术作品
20费尔巴哈!
21鲍姆嘉=·鲍姆嘉滕=鲍姆加登=鲍姆伽通!哲学家、教育家 美学之父
22斯宾格勒=斯本格勒=施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哲学家、史学家
23莱辛=勒辛!提出教育上亦有和谐原则
24约瑟夫.狄兹根=约瑟·狄慈根!《论逻辑书简》
25威尔什=沃夫冈·韦尔施!"审美人"
26霍克海默尔=霍克海默 M.Max Horkheimer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之一
27彼得?斯劳特戴克 !Peter Sloterdijk 在德国公众的眼中,是目前仅次于哈贝马斯的德国哲学家
28西美尔=息默尔=齐美尔 Simmel !
29施普兰格=斯普兰格=!将社会的价值总结为六大类
30马克斯-舍勒 !
31文德尔班!
32恩斯特·布洛赫!
33施莱尔马赫=施莱艾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 !诠释学 哲学家和神学家
34塞巴斯蒂安.弗兰克!
卡尔·克劳斯
弗雷格 分析哲学的先驱
阿芬那留斯 Avenarius 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布伦塔诺(1838~1917)Brentano,Franz 哲学家,心理学家 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
卡尔纳普
迈因策尔 Klaus Mainzer 哲学家、系统科学家
诺瓦利斯
鲍威尔(1809~1882)Bauer,Bruno
亨利希·奥伯斯
爱克哈特 Eckhart,Meister Johannes 神秘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曼海姆 (1893-1947)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创知识社会学
沃尔夫 《理性心理学》 提出本体论这一概念
拉察鲁斯 创民族心理学
纳特尔
鲁道尔夫·欧肯 得诺贝尔奖 人生哲学
赫尔德
包尔生 《伦理学原理》
鲁道夫斯坦纳 Rudolf Steiner 创Anthroposophy(人智学)
席勒 提出美育概念
保尔逊
冈斯·兰科
伊曼纽尔
欧根·卡尔·杜林
马克斯·韦伯
哲学家兼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
冯特(W.wundt) 哲学家,生理学,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弗洛姆 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爱的艺术》!
赫尔巴特 He'erbate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如何改变孩子爱电视,让他喜欢学习

江大和很荣幸参与问题讨论,下面是我一点粗浅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孩子的行为源于他的年龄特征,他对外界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一切对他来说都具有吸引力,因此他喜欢什么,一定是好奇心里被俘虏了,所以注意力就在它上面了,比如电视、手机。它有声音画面色彩,它的接受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甚至连简单劳动都不需要,方便简单。

反之,电视能吸引孩子注意力,我们能不能将学习对象尽量做得拥有魔力一点,小孩的关注点就会在学习上了。对于看电视,家长要节制,在家里做好榜样,营造学习阅读的氛围。然后,我们再让学习的书籍用品做得精致漂亮一点,第一眼看到书,就被书的外观设计吸引人住了,完成第一关视觉效应。第二关,语言轻松活泼,内容轻松愉快有趣,完成内容感知和目标确定的升级。第三关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分享。在陪伴和分享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传播学习的快乐,让榜样作用,带着孩子爱上学习,离开电视。第四关,根据年龄特点,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让学习产生跳起来可以摘到苹果的效应,一直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这样电视等就冷场了。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喜欢“以暴制暴”这种来教育孩子

谢邀。我是妙笛清音,我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家庭中父母都喜欢 “以暴制暴 ”的教育,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好理解。因为简单呗。下面我就这个话题展开说一下。

一、大多数家庭在对孩子实施管教的过程中,并没有很清晰的教育理念,随意性很强,目标模糊,定位不准。孩子犯下错误,不问青红皂白,抓住就打,张嘴就骂。让孩子也不知道“何去何从”,做对了事,甚至有的家长张口就来:“xxx,你做得真TM像那回事。”做错了事,只有挨打的份了。可以直白的说,我们很多年轻的家长就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教育的糊涂意识并没有跟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也充分折射出家庭教育的悲哀之处。我们真的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二、只知道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的家长,培养的孩子长大了不懂是非、自私自利、没有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难怪很多家长非常困惑,孩子越大越不知道咋管教?越不愿意跟你沟通。简单、粗暴的教育只能在教育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已经分不清了。

三、其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也是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它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打骂教育、棍棒教育并不能“出孝子”,反而会跟家长结下很深仇怨。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还促进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四、一个家庭在生养一个孩子之前,可能并没有完整的“教育是什么?打算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你准备培养孩子为什么人?”这些问题都是很模糊的。所以稍不如意,你强加给孩子头上的就是非打即骂。家长应该多反思自己,多学习,多跟孩子交心,多请教教育专家。

在此,我们大声呼吁年轻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好了再做。粗暴的打骂一定最后的结果就只有“自然苦果”了。

简单粗暴、打骂孩子的家长只能把孩子的成长变得畸形。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