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精神分析诊断一书(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应包括15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
  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可重复和可检验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经济现象.
14、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15、怀疑精神与批评精神
  要勇于质疑传统、权威,坚持真理,敢于向其挑战.
科学精神并不是说,只有科学家才拥有的,而是指只要符合这些特征,并且有所创造有所创新,就一定具有了科学精神.

我准备自考本科心理学看什么书让我先了解一下呢

基础专业类书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心理学》

感觉自己好像病了,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控制不了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该怎么办

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可能是强迫思维,又称之为强迫观念,指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并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的不必要,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觉的,自由的加以控制和干涉,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与反强迫。

多数时候强迫思维都会导致强迫行为的出现。不知道题主是否已经有强迫行为的表现

强迫思维一般,分为几个方面,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和强迫回忆。

治疗上,精神分析对强迫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是因为精神分析的治疗核心是潜意识的意识化而强迫是本身来访者已经意识到问题,所以,治疗效果就不尽人意。

目前来说,对于强迫思维最好的方法还是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

认知疗法首先,要从根本上认知和领悟,力图对强迫模式加以修正,重视过去的经历尤其是导致目前状况的事件加以重新认识。

也要防止思维的“滚雪球”,需要对注意力进行转移尤其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及时去注意别的事情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

对自己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要适当淡化,顺其自然,这也是森田疗法顺其自然的核心

另外,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强迫症症多发于个性,心理素质较差的个体表现为意志力不强,对自己思维活动缺乏有效的控制因此,克服强迫思维的关键仍在自己需要磨练自己的个性,增强自己心理承受和心理调试的能力

对待强迫思维聊要有耐心,恒心,更要有决心!

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哪些书籍可以推荐

作为头条心理情感领域的创作者,很荣幸给您推荐几本入门心理学书籍。看您说的是要了解心理学知识,那应该是看些真正的心理学,而不是那些披着心理学外衣的伪心理学畅销书,例如专门迎合大众的某些控心术、心灵学、毒鸡汤等等。

一、《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豆瓣评分9.4)/《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知之路》(豆瓣评分9.3)二选一

这两部都是经典的入门心理学教程,但是别被题目吓坏,其实都很好读,是对心理学的一个整体认知,内容很全面,也很必要。我看到有的朋友推荐津巴多的另一部著作《心理学与生活》,在我看来,前两者更好读一些。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是经典的入门心理学教程,也是大学教材。但不要被教材这个名头吓坏,相比于国内教材的枯燥,这本书可是非常好读又有意思的一本书。相比于本文作者的另一部著作(合著)《心理学与生活》要鲜活很多。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知之路》虽然叫做导论,据说是心理学考验的参考书,但却是非常适合普通人读的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尤其是翻译很出色,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心理学知识,即使是一个门外汉,也能饶有兴趣的读下去。

作为刚涉及心理学的爱好者来说,如果你只想读一本心理学书籍,那就选择这两本中的其一吧!不过,如果真的看完了这本书,或者看了大部分,你会发现心理学真的挺有趣,让你更想去看其他的分支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豆瓣评分9.1)

这也是非常好读的一本书,沿着人的产前时期、婴儿期、学前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这样一个顺序,从出生到死亡,分别整合了来自生理、认知、社会和人格发展三个领域的重要问题.

所以说,无论是你一个育儿领域创作者,还是教育领域创作者,还是心理情感领域创作者,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心理书籍。就算不想成为创作者,这本书也会给我们的育儿、教育、婚姻、家庭带来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三、《社会心理学》(豆瓣评分9.4)

这又是一本大学教材,介绍说被美国700多所大学采用,但是作为初学者来说,是完全可以读的下去的。当我们看了里面的内容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都是似曾相识,这是因为,这本书解释的就是我们在日常社会活动中的一些现象。

读了这本书后,你再看到各种社会现象的时候,会有一种通透的感觉,包括各种社交活动,甚至爱情。你不会再轻易的被人,也更能看透一些社会骗局。书中还时不时来一个有趣的漫画帮助我们理解。(我拍一个照)

四、《进化心理学》(豆瓣评分9.0)

这本书我是特别推荐的一本书。读了这本,你会发现我们一些理所当然(无解释)的一些行为,原来都有形成的原因的。它未必真的能指导你怎么做,但却能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它还能解决爱情、婚育99%的问题(豆瓣网友)。

例如,男女两性的长期择偶策略(婚姻)、短期性关系策略,人类的合作行为、攻击行为、两性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好了,这些书也不少了,因为他们都是五六百页的大部头,足够你看一阵子的了。

由于我们不是科班的学生,没有什么教学大纲,所以我们可以不用像上学那样,从头到尾按照顺序读,这样很容易感到枯燥,虽然那些语言听通俗的。

怎么看呢?随便翻,翻到感兴趣的就看,然后前后再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这些心理学书籍就像知识宝藏一样,取之不尽!如果能在读的时候记录个随笔,就更好了。(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解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