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双相情感障碍药物的副作用它根据不同的药物品种会有不同的副作用,比如情绪稳定剂它有几种,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个是丙戊酸盐、一个是碳酸锂。
碳酸锂的副作用就是说一定要长期的监测血液里面的浓度,要定期到门诊去查,一般来说半个月查一次,后来一个月查一次,再后来两三个月查一次。
如果锂浓度太高了就会导致碳酸锂中毒,中毒就会出现手抖、腹泻、恶心,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要定期的监测,这是核心的。
碳酸锂长期使用也有少数病人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也要监测甲状腺功能,看是不是正常状态。当然我们任何一类药物都要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有极少数病人会出现肝功能的减退,还有的病人会出现白细胞的变化,所以我们要鼓励病人定期到门诊随诊,门诊医生都会告诉他要做哪些检查。
丙戊酸盐也是一样,我们也要检测它的血液浓度,丙戊酸盐有些病人会有消化道的反应,有些病人会有肝功能的异常,还有少数病人会出现掉头发。
这是情绪稳定剂,会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总体来说这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药物进入临床之后,经过了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一般来说都是安全有效的这种不良反应毕竟来说都是少数又少数,所以只要监测到位,不良反应都是可控的,不要担心。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非常大,双相情感障碍其本质跟诱发的最根本的成因还是抑郁症,最后躁狂参与进来,也就是临床上说的“躁郁症”患者情绪很不稳定,上一秒可能是“兴高采烈”下一秒就“愁云惨雾”
这样的性格常常会导致人际关系糟糕、工作效率低下,并影响家庭生活,甚至自残,但在本人多年诊疗的经验中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往复无常的特征,往往不会引起本人的重视,长期处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患者会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为周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从而形成偏激心理扭曲型人格,也就是俗称的“变态”。
躁郁这类情志问题最大的困扰就是让你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那个无意识就是罪恶,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意识不到自己出了问题, 甚至包括提问者,都是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因为那个无意识是我们所能制造出来的一切无知、梦想、幻象和无意义之事的背景与基础。罪恶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头脑。所以每当一个情况出现的时候,你的头脑根据既定的模式去响应。既然是根据准备好的答案回复,那就不是真的响应,那只是无意识的反应。是停滞不动的一池发臭的水,而意识则是一条河流。
排除药物疗愈,心理疗愈双相障碍的关键是在于提高头脑的意识水平,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要时时刻刻清清楚楚的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一直处于一种习惯的驱使下做事情,让你的头脑时刻处在意识的状态,同时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不等同于思考,在实践诊疗过程中发现,那些抑郁或者情感障碍情志病患者,最大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们用脑过度。
所以我对使你的思维变得清楚没兴趣。思考是个非常具有欺骗性的过程,它让你觉得你在做一些伟大的事业,但你其实只是在筑一座风中城堡,所思考的念头就是风中的城堡。感觉比较具体也比较实在,感觉会转化你。我的整个努力是要使你察觉到你混乱的思维,使你察觉到你生病的头脑,使你察觉到你的疯狂,使你察觉到你的精神。使你察觉到你的整个病——以至于你一定要丢弃它,你不能再抓着它不放。 一旦思维被丢弃时,一旦你知道你不是思维时,突然的蜕变就会发生——你被送进另一个世界,你已进入意识的世界了。
意识就好像一条河流,当思想很多的时候,河流就冻结起来了。意识能够被缩减成思维,而思维能够再度被融解成意识,河流完全在流动,你将冰山完全融解,你将所有冻结起来的东西都融解掉,合一就是在做这样的事,它是融掉所有思维的一种努力。它们可以再度被转变成意识,那么河流就会恢复流动,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跳着舞的,然后它就会流向大海。
有意识的生活就是超越思维地活着,超越思考地活着,但却带着极大的警觉去生活。唯有当思考被丢弃时,你才能带着极大的警觉生活,因为本来涉入在思考中的能量,现在已经被释放掉而能为你所用了,而唯一能到达这一状态的时刻就是当下,思维总是以娱乐在你的头脑:打开收音机,打开电视机,去看电影,或讲闲话。如果你不做任何事,那么无聊是思维给你的惩罚。而对合一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无聊。
一但你活在当下,你是有意识的。意识就是当下;意识是一种当下。否则你像一个机器人、一部机器一样的活着。沉迷于你的习惯,你不断、不断的重复它们。而因为它们是机械般的,它们从无法满足你。所以轮子继续转动。因为不满足,你欲求更好的未来。不满足于过去,你投射出一个未来。但未来来自过去的投射--它注定会这样。也许某些地方有点不同,但不是很多。一点修饰过的,一点装饰过的,改良过的,但本质一直未变。你将会再度是不满足的,然后你将再次投射。
以上是陈了凡老师在《了凡心疗愈》里的观点,是针对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很有效的认知行为疗法,这个疗法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求助别人甚至是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通过认知的角度自我调整,是不错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药物疗愈的原理就是平衡神经递质的摄取水平,神经递质有1)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作为自体活性物质,(5-羟色胺(5-HT)是人脑中有用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的作用主要是传递神经信息。5-羟色胺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睡眠、食欲等。 当5-羟色胺浓度过高时,人会产生过度兴奋现象;如果5-羟色胺浓度过低,又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病态,比如焦虑,惊恐,最主要的是抑郁情绪,从而引发恐怖症、强迫症等。)2)多巴胺(传递快乐)这个可以通过运动获得。3)肾上腺素,可以考虑长期使用的药物有丙戊酸钠以及奥氮平,如果药物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症状还不能消除,应该考虑换另一种药物联合使用,育龄妇女不推荐使用丙戊酸钠。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反复发作后,病情往往会加重,而导致反复的元凶很大程度上来自睡眠不足,人体生物钟失调,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力月西,等,这类药物见效很快,像是就被犯罪分子当做的来用,但是剂量控制不当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本人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比较温和的助眠方案,比如褪黑素,这个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只要我说“脑白金”大家可能就有点印象了,可以自行脑补,这个对于睡眠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中医疗法也是有必要的,中医在于平衡人体的机能,比如中医里的“酸枣仁”就是很好的天然助眠剂!
谢邀!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实际上在现实操作中很难确认何时会被完全控制。不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双相障碍和无抽搐电休克。
双相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以前被归类在心境障碍中,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双相障碍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高涨、兴奋躁动、精力充沛、言语话多等躁狂症状,以及情绪低落、反应迟缓、愉悦感丧失、兴趣活动减少等。另外,一些非典型双相障碍的患者早期还会表现出躯体化、焦虑甚至是一些精神病性症状,这些都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表现,需要长期的临床观察和鉴别。
原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又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无痉挛电痉挛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无抽搐电休克在精神科的适应症还是比较广泛的,除了癫痫以外,几乎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一般只要躯体状态允许都可以进行。另外对于老年人,相对于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更安全一些,而且起效也比较快。但需要注意的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快速缓解症状的治疗,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研究结论可以单纯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因此,在临床上都是以急性期治疗为主。
楼主所提的问题是临床上处理双相障碍燥狂相时经常会使用的方法,因为药物起效时间长,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明显,对于这种急性期的处理,无抽搐电休克往往比较适合。
根据临床观察一般患者症状往往都在进行的第6-7次有所改善,目前推荐的疗程为8-12次一个疗程。如果想要控制双相障碍的兴奋躁动,一定要按照疗程进行。
祝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