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诊疗

幼儿园小班心理疏导存在问题(儿子不好好学习,脾气又坏整天游玩有时候晚上不回家我好话哈说尽了不知道怎么办)

儿子不好好学习,脾气又坏整天游玩有时候晚上不回家我好话哈说尽了不知道怎么办

谢谢邀请!

我侄子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二十五年前,从小在长途汽车站生长的他,由于生了副活泼好动、乖巧迷人的面孔,惹得司机们的喜爱。父母忙于生计顾不上照顾他,常常被司机们带着长途免费食宿旅行,一出去就是几天,个别没打招呼就带走他的司机,害得他父母到处找人,久而久之,侄子也沾染上不少坏习惯,如吃饭挑食,没有喜欢的菜宁愿不吃,看见玩具就要,要不到就闹着不走,到了游乐场所,不玩个够是不走的,弟媳教他写1、2、3,教了上百遍,也总是将“3”写成“m”等等,弟弟弟媳回老家时,无奈地给我讲了。明白他们的意思后,我说:可以给你们带一年两年的,但前提是你们不能挿手任何事。得到他们认可后,将3岁的侄子送到我家,并送来大量零食。放惯敝马的侄子,自然将坏习惯一并带来了,我对他讲,到了我这里,必须遵守我的规矩:一是没有大人陪同不许离开家属区区域;二是每餐饭必须好好的吃,零食统一保管,定时定量发放;三是当天交待的学习和劳动任务,必须按时按质完成。违返任何一条,前三次教育后原凉,超过三次就要“面壁思过”了,或受到处罚了。

一开始继续挑食,只吃麻辣鱼干下饭,不断的变换菜品也不吃,持续近一周,体验到了排泄困难,在我们再三讲解、疏导下,逐步开始吃其它疏菜了。

学习上每天学会认写三个阿拉伯数字,每天会读会写会认三个汉字,学完写完才能出去玩,不懂的先问妹妹,再不行,等我下班后做解答。一开始病不断,凡事呼眼了事,罚过几次站门后去面壁思过,好过一天又忘了,继续犯“3”写成“m”的病,让你哭笑不得,看来老一套的办法对他不起作用了,哪就改进吧,去屋外面壁,傍晚的蚊子咬人厉害,第一次不停的叫妈妈,见无人应才承认错误,第二次不叫妈妈了,改叫“大伯,我错啦,我改正,以后不乱写了!”第三次“大伯,我又错了,您原凉我,我要听您话了,要认真学习了!”就这样触及灵魂的收拾了几次,让他有了敬畏感,说话才有份量了。

大棒落下了,还得给点胡萝卜吧。表现好了,进步了,每天给点奖励(水果、糖之类的吧),每半月或一月带进游乐场玩耍消费,或奖励其它喜欢的东西。既立威又有爱,周日只要一出门,兄妹俩就跟着追,想你带他们玩呢。

吃完饭,擦桌子搬凳子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兄妹俩都有明确的分工,互相监督,各自做好份内事。同在幼儿园上小班,每次妹妹第一,他就第二。终于将他纳入正轨了。

一百天后,我给弟媳写信谈侄子的情况,侄子见后也主动提出要给妈妈写信。短短三十多字的信到弟媳的手里,弟媳感动的泪流满面,逢人就说:我儿子才去三个多月,就给我写信来了!

事情尽管过去二十多年了,幼时打好的基础和培养的良好习惯让他受用终身。由于弟弟弟媳早逝,成绩十分优异(某地级市最好的高中考过年级第一,平时都保持在前十以内)的侄子高二的学历未完便失学了,靠着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到某大学任辅导员,继续复习考博士呢。

至于你儿子的情况,你该根据实际情况,该疏的疏,该堵的堵,因势利导及早制定计划,与家人沟通协商好,一步步帮助他改掉坏毛病,这是做父母的责任,毫无底线的惯着他,只能是毁了他。

孩子间隔性的不愿意上幼儿园是什么原因

幼儿不喜欢去幼儿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不喜欢去幼儿园的原因有:

1、幼儿有分离焦虑:

一般来说,刚和妈妈分开和快要见到妈妈时孩子的焦虑是最严重的。

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师生比例为1:10或者1:20。也就是说一位成人负责照顾15—20名幼儿,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幼儿在入园之初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如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

解决办法:

每天一定要准时接送幼儿,让幼儿知道家人不会真正的离开他。

安排不同的家庭成员接送幼儿,不让幼儿造成依赖一个人的习惯。

在家里给幼儿独立的空间,让他一个人看书、做游戏,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2、在学校受到伤害

幼儿因为在幼儿园表现不好受到老师的责罚或者未处理好和其他幼儿的关系,常与幼儿架打闹,心理受到伤害,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

解决办法:

幼儿每天放学回来,检查身体有无伤痕,询问有没什么特别不开心的事情,比如:饭菜好不好吃,有没有和同学闹矛盾之类。如果有,一定要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介入式的解决问题。

3、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在幼儿图哭闹最多的孩子通常自理能力不够,进餐、午睡、上厕所等行为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完成。这些幼儿在家里大多太依赖大人,到了幼儿园需要靠自己,而自己又不会,导致心心不足,越来越不喜欢上幼儿园。

解决办法:

幼儿对父母的依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如:吃、喝、拉、撒。正因为如此,才使幼儿逐渐地产生依恋父母的情感,在家里,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而不是一个样样都不会的“小宝宝”了。

4、社交能力不强

有些幼儿入园前生活圈子较小,社交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与其他幼儿相处。在幼儿园里通常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玩具,没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欢迎,所以也就不喜欢去幼儿园。

解决办法:

加强与老师的联系,让老师提醒幼儿让他参加不同的游戏活动,以保持他对新的环境的好奇心、新鲜感。

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的物品,不霸占别人的物品,有好玩的要和别的幼儿分享。

课后家长主动约些其他幼儿和自己孩子玩耍,一方面观察社交遇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增进幼儿们的友谊。

【如果喜欢我的答案,请关注或点赞,谢谢!】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闹

1、 园内安全教育。幼儿园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    (1)、禁止幼儿擅自离开活动室和幼儿园。    (2)、加强常规教育,严禁在楼道内拥挤、起哄,避免冲撞,谨防幼儿因嬉戏玩耍引起碰伤、摔伤。    (3)、加强户外体育安全教育,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使用中、大型体育器械,提醒幼儿不玩危险游戏,杜绝因玩具造成的伤害。    (4)、要加强外出活动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外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确保活动过程不发生任何意外伤害事故。    (5)、要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防止和减少幼儿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园实际,加强幼儿行路常识、乘机动车常识、道路交通标志常识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玩火和危险品,让幼儿知道简单的灭火常识,知道火警和报警的方法,加强自救与逃生、消防标识识别等教育,使广大师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识、人人有消防意识,保证幼儿园和师生不受火灾伤害。    4、卫生防病和饮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等卫生常识,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5、自然灾害防范教育。要加强对幼儿风暴、洪水、泥石流、雷电、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确保把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内容:    1、防火、用电、煤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1)、幼儿禁止携带烟花、爆竹、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进园。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3)、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懂得如何报警。包括110、119、120的拨打方法和报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4)、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    (5)、防止触电事故。对幼儿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外壳;幼儿不准在配电房,变电器周围玩耍;    2、饮食卫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1)、要教育孩子不乱吃零食,专杯专用;    (2)、不吃陌生人和来历不明的食品。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3、交通规则宣传和教育。    (1)、幼儿遵守教育规划。    (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4、学习游戏活动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1)、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楼梯,防止拥挤,禁止。    (2)、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    (3)、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4)、教育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5、防偷盗、防绑架、防拐卖、防走失等自卫、呼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1)、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    (2)、教育幼儿离园后,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    (3)、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    (4)、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带班老师姓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6、防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1)、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知道风暴、洪水、泥石流、雷电的危险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树下等危险的地带。    (2)、知道远离水库、小溪等危险地带,防止幼儿溺水。    (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五、活动形式:    1、幼儿园开辟安全宣传栏,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悬挂横幅等形式,向幼儿和家长普及安全知识,营造事事讲安全的氛围。    2、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各班组织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早谈、集中教育、游戏、亲子活动等,进一步提高预防各种侵害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和幼儿宣传安全知识。    4、组织全园师生进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练、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演练。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安工作纳入全年计划,制定具体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实具体负责人,严密组织。    2、形式多样,讲究实效。    3、作好总结    4、长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儿园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武汉新增5例学校放假了吗

武汉解封后,随着武汉清零,一级响应等级解除,5月6日,5万多名武汉高三学生,中职技工学校毕业班学生,顺利返校。

然而,5月10日,湖北新增病例5人,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而且这5个病例都是居住在同一个小区。

武汉新增病例5人,是怎么受感染的?

确诊病例5人,都是居住在武汉三民小区,其中病例高某3月17日出现发热,吃药后退烧,5月6日去医院就诊,5月9日高某被确诊,5月10日他的妻子在隔离期,做检测后被确诊。

高某所在的小区曾经有确证病例20人,经专家排查分析,病因应该来源于既往社区感染,所有密切接触人员已经被隔离。

湖北的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是全国最多的,现在观察里的无症状感染者还有615人。昨日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人,全部来自于湖北。

武汉新增5例学校放假了吗?

5月1日,武汉高三进行核酸检测,截至5月2日,1.9万名学生已经做了核酸检测。

5月6日开学,武汉高三学生返校前进行了核酸检测,如果学校内进行封闭式管理,那么学校外的本土,按道理说,对学校影响不大,但是还是要看当地学校的最新通知和安排。

然而,如果学校不是封闭式管理,学生是走读式,那么受本土影响,学校可能会延迟开学。武汉初中5月20日开学,是否会延期开学,要看高三开学的情况而定,还有武汉的变化而定。

李兰娟教授提过,无症状感染者并不可怕,但是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核酸检测。张文宏教授提过,核酸检测是辨别无症状感染者,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但是有个别人病毒的潜伏期超过3周。

钟院士提出的,早预防早隔离,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最可行的方法。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