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治疗可以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心理疏导。自我心理调节。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人类不是机器人,我们有血有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非常脆弱,很多情况都会导致我们受伤,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
而且,很多人对疾病这个概念都有些模糊,他们会将一切不同于往日的感觉归结于生病,实际上很多疾病都有着功能性和器质性的区别。
比如长期熬夜导致头痛、乏力,这其中是神经的作用,患者由于长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神经正常功能受到破坏,暂时处于紊乱状态,进而产生多种不适症状,这就是功能性改变,由于患者的症状是因为神经异常状态造成的,所以常规检查无法检测出来。
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每一种疾病的确诊都需要慎重的考量,绝非某个人的主观感觉可以确定的,影像学检查就是验证医生猜测的手段之一,但在临床上的检查项目和种类非常之多,我相信基本没有人会全部检查一遍吧。
现代医院科室划分非常精细,这给很多人一种错觉:“疾病也是精确分类的”,很多常见疾病确实如此,但绝非全部,有一部分疾病可能同时跨越多个部位及脏器,对于这些疾病而言,症状部位和病变部位很可能并不相同,如果患者依然心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法,很可能只会在疾病表面进行治疗,无法深入解决病根。
言归正传:患者感觉患病却检查症状,应该是存在某种异常症状,怀疑自身患有某种疾病,比如“长期胸痛怀疑心脏病,去心内科检查,经过心电、心彩检查后,却没有查出任何异常,可症状确真实存在!”——我判断为:查错了。
在临床上一种症状可能提示多种疾病,我们不应该单纯考虑症状,更应该回忆下病史、发病诱因、持续时间等信息,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无论是焦虑还是焦虑症,确实是会引起我们肢体不舒服的。
实际上,任何情绪都会引起躯体的反应。比如,小时候看电影,看到情节紧张的剧情,就会情不自禁捂住眼睛或者攥紧拳头。
而焦虑作为一种复合情绪,更是所有情绪之中最难以自我控制的一种状态。相应的躯体反应时间也会过长,如果长期如此,那么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首先要区分焦虑情绪和焦虑症,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焦虑症需要系统治疗以及心理治疗辅导,如果病情严重合并抑郁等还要服药治疗;而焦虑情绪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在自我调节后,一般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
缓解焦虑可以尝试参与户外锻炼,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或者冥想等方法得到缓解。焦虑的时候还可以和朋友沟通,聊天,这样也会有很好的缓解作用。